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潇潇风雨知 (第1/2页)
“在贤太子假冒先帝使者将我父亲白无瑕这个他认为大jianian大恶的人杀死之后,棋局上第三步的棋子立马便开始行动了。首先是便是不知为何已经将京城局势掌握的贤太子和王皇后却让御史张章、黄门侍郎江一郎以及当时的丞相何不屈给逃掉了,要知道当时贤太子恨他们可不必恨我父亲少呢!所以说一切都只是这盘棋局上的棋子而已,只不过我父亲是死棋,而其余的人也是死棋,只不过他们是缓死而已。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从未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棋局之中的棋子,而都认为是自己命运的主角。”自己的父亲在那场阴谋之中死去,本该愤怒悲伤的无忧,此时已经能够安然的看待,淡然的面对。 他心里更多的是对当初这个布局之人的敬佩与不解。当初的青林竹公子,如今阿蛮的爷爷,煞费苦心,将所有的棋子一步一步稳步的放在棋盘之上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挑拨当年先帝与贤太子的父子关系,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推翻贤太子的东宫地位?还是说他是真的想要颠覆整个大周的朝政呢? 阿蛮想着后面的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想着父子相残,夫妻相恨的过程,想着后来父伤子死,妻殁夫哀的结果,无限的悲伤。若一切都是爷爷策划的阴谋,那么爷爷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呢?是什么仇什么恨让爷爷下狠手让原本还算完美的一家弄得家破人亡,让一个国家动摇国本、晃荡不安呢?而为了达到他那遥远深沉的目的,他将太多无辜的家庭都牵扯了进来。相思的父母亲,无忧的父母亲,痞子哥哥的父母亲,还有自己的父母亲,还有那在长安城内一同死去的成堆成堆的尸体,都是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 “那,你的父亲去世后,你的母亲?”阿蛮并不知道此时她眼中的悲伤已经使得她那双湛蓝的双眼染上了一丝丝红色的血丝,以及泛盈着血红色的泪珠,盈盈握在眼眶中,泫泫欲泣。 无忧轻轻的抚摸着阿蛮那张已经比初次出现在长安城之中时已经消瘦不少的脸,轻轻的道:“你放心,当年我的母亲虽然远在长安,可她也是南国从未废除过的皇太女,长安城中任何位高权重的人在动她之前也得掂量掂量南国的力量。更何况,贤太子恨的是我父亲,他是一个仁恕温谨的人,更是一个容易宽宥他人的好人,所以在带走我父亲的时候,并没有将我母亲也下狱,只是派人将我母亲软禁在了我白家的院子之中。可惜我父母亲当年在蜀地相识的时候一见倾心便许下诺言,不求白首相守,只求以死相守。所以在我父亲去世的那一日,我母亲似乎与他心灵相感,最终自缢而死,也终于随着我父亲而去!” 而当时的自己却还在南国的外祖父处,认真的收集着南国难得一见的相思红豆,将其串成一串又一串的手钏,思恋着一年前便已经离开了的自己的小小新娘。他那时候的思念都给了远在塞外的阿蛮,而从未想过在长安的父母也应该值得自己思念,更没有想过一直以来总是那么恩爱的父母亲有一天会会双双离开自己。在他亲耳听见外祖父颤抖着双手将他拉到自己的怀里告诉自己,自己的父母已经在长安双双离世,而自己必须尽快回到长安去收拾他们尸骨的时候,自己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但无论是怎么样的不相信,无论是怎么样的麻痹自己,他还是在云台十八骑的护送下奔赴长安。最终,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父母已死的事实,这不是最为悲哀的,悲哀的是他的父亲在他离开的短短三个月之中由一个忠君爱国、最受人震撼的顶天立地的男子变成了调拨父子不和、造饰jianian诈、群邪错谬的jianian邪小人。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父亲的死大概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轻巧的轻于鸿毛的不值得一提的死。或者说,父亲的死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当年,他回到长安城内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个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白府如今已经变成了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的地方。当然也并非是这样的,每一个经过的人,每一个轻轻巧巧或者偷偷摸摸经过的人都会大方或者偷偷的往白府面前吐一口口水。家里面显然已经被人任意的损坏了,他摸着已经被砸的破碎的母亲的梳妆台,摸着上面碎裂的铜镜碎片,看着自己的血液慢慢的让红色在上面晕染,心已经没有了感觉。 可笑的不是自己的父母已经死去,可笑的是自己的父母在背负骂名、满身遗臭的情况下死去。他不甘心,就这么让自己的父亲蒙受污名的死去,所以他选择了借着外祖父的力量留在了长安,开始调查当年发生事情的点点滴滴。哪知道却是越查越心惊,越查却也越心痛。 一见倾心,一眼定终身!这样的话语,在上次听到似乎还是寻阳公主带自己去洛阳寻找她心中的心上人的时候。不过自己似乎并没有真正的遇见过这样一见倾心的一对人呢,似乎自己看得到的更多的是一方的一厢情愿和另一方的心机满满。可是无忧的母亲却真的遵守了这个大多数人只是说说而已的诺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最后的时刻她真的选择了遵从当初许下的初心,飞入无底洞,就那么与自己相爱的人远去。她看向身旁的无忧,想着要是有一天自己先死了,他会不会也如他的母亲那般与自己一同而去呢? “想什么呢,一直盯着我看?”无忧轻轻的刮了刮阿蛮的鼻子,看着她眼里那颗红色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落在了南国的缤纷的土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