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长安传奇 (第2/2页)
蛮微微向他笑了一笑,并不想与他有过多的交流。眼前的这个人五上昆仑上,目的再明显不过,便是为了那无双的巨阙、豪曹,若是他真的得到了这两把剑,那么他当真就是这世间无双公子了。 幸好此时寻阳公主已经流泪拾起一把剑,交于宗正李长。李长举起那把剑,举过头顶,以示众人,接着才郑重宣布这把剑乃是东突厥突曼太子之剑。寻阳公主一下便摔倒在地,眼中有泪更有喜,下面更是群情奔涌,一边为突曼太子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纷纷想要看看姬无心所取的十世修罗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丑妇。这时候,突曼太子已经上台将因为悲喜交加而摔倒在地的寻阳公主扶起,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等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幕。 阿蛮密切的关注着台上的一切,等着命运对姬无心的宣判。只见一个长得如同是画中美男的男子长发披肩,没有任何的束缚,一头长发倾泻在地上,美如画卷。一时之间,喧闹不止的场面一下子鸦雀无声,静寂如云。他笑着看向台下的芸芸众生,嘴角是不经意的无所谓。他拿起一支喜秤,看着上面由天干地支配合而成的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轻轻的笑着将此生将要与自己共度一生的女子的红盖头揭开。 红盖头盖住了新娘子的风情万种,揭开来才发现这个被称作十世修罗的女子美得楚楚动人,回眸一笑百媚生,举止投足之间,尽是女子的妩媚妖娆。她的美惊住了眼前的新郎,也惊住了台上台下所有的观客。静了好一会儿,才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天子诏书到,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荥阳公主,系周武大帝之女,世宗孝文皇帝之妹,身份贵重。自幼聪慧灵敏,旦夕承欢皇太后与朕躬膝下,太后与朕疼爱甚矣。
今公主年已芳华,适婚嫁之时。朕承圣母皇太后慈旨,于诸臣工中择驸马与公主成婚。闻镇北将军冯安世人品贵重、仪表堂堂、且未有家室,与公主婚配堪称天设地造,朕心甚悦。为成佳人之美,兹将荥阳公主下降镇北将军冯安世,一切礼仪由礼部尚书与钦天监正商议后待办。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内监在宣完旨意之后,又打开其中另一卷圣旨,继续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李仙芝郡主,系前燕王李旦之女,早前为国祈福,居于幽寺,为国祈福,功在社稷。诰封懿德,行端仪雅,礼教克娴,执钗亦钟灵毓秀有咏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闺。无心王子,南国上国之后,节cao素励,才德秀于天下,清约闻达朝野。潭祉迎祥,二人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仙芝郡主晋封宁国公主,赐册赐服,垂记章典。望汝谨守妇道,扬我国之文明,以结两国万世只好,敬尽予国,勿负朕意!” 因为寻阳公主已经婚配给突曼太子且旨意已下,所以并没有多余的缀言。百姓听闻,山呼万岁,纷纷言这是大周百年难遇的盛事。没想到一桩案子,却引发出三段传奇的爱情故事。这样的事情又怎么能不引起长安百姓的轰动呢! 这是第一件事情,虽然只是一件简单的案件,却牵扯了三个国家,并牵引出了三段传奇的爱情故事。 而第二件事则是发生在南国使团以及东突厥太子、太子妃回国以后,那是香花飘香的四月过去,五月的初始,这件事情便是涉及到嫁荥阳公主中的那个“世宗孝文皇帝”的庙号,不过不是关于先皇李泰的,而是关于先帝李阳的庙号之争。 大周开国,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如今仅仅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高皇帝,李治庙号为高宗孝文皇帝以及李泰世宗孝皇帝,其余天子皆无庙号。 升平二年五月,即位不足一年的李秉佑下了一道颂扬他的曾祖父李阳的诏书,要求国相、御史与列侯、二千石、博士讨论李阳的“尊号”和“庙乐”。群臣莫不赞成,唯独长信少府杨光地发表了惊人的反对意见:先帝李阳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不宜为立庙乐。 御史大夫崔浩和廷尉萧道成、太尉杜为国带头声讨杨光地“非议招书,毁先帝”的罪行,定性为“大逆不道”;又有人揭发国相长史黄霸先事先知道杨光第的观点而没有告发,犯有包庇怂恿之罪;两人都被捕下狱,判处死刑。不过李秉佑并没有按惯例将杨光第和黄霸先按“大逆不道”的罪行处死并夷三族,而是长期关押。一个月后,遭逢大赦,两人出狱继续当官。 此后,大周朝臣们很快便拟定了方案:尊先帝李阳的庙号为太宗庙,尊为太宗孝武皇帝,在庙中演奏《盛德》、《文始》、《五行》舞曲,孝武皇帝生前巡行过的四十八个郡国都建立太宗庙、像高祖庙和高宗庙呵世宗庙一样。李秉佑看后先和国相谢贤商议,之后才下令在全国实行。为庆祝这一重大决定,李秉佑大赦天下,特地给全国成年男子普遍增加一级爵位,并赏赐酒rou。 短短的半年之中,李秉佑已经将民心完全的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不过在朝堂之上,他仍旧以谢贤为重,并着力依仗先皇李泰所留下的一班臣子,善于纳谏,不拘一格用人才,大胆起用侯郡县推荐的人才、孝廉。而对外,他巧妙的将两位公主分别嫁予南国北野,更加的安定了大周的边疆四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