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幽歌_第十七章 长乐宫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长乐宫怨 (第1/2页)

    阿蛮的日子又开始过得逍遥起来,因为皇城不是随时随地都能进去的,所以她更多的时候是待在长安城的无忧阁中,与疯魔般的相思相处。自己认识的人似乎都很忙,就连年纪轻轻的若男,若弟也更忙了。阿蛮将整个的胭脂坊都送给了若男,她想若男才是更适合胭脂坊的主人,交给他,她很放心。而且因为他是大周昭仪的弟弟的缘故,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官位,虽然是虚的,可也已经有了房宅天地,有了俸禄地位。

    与无忧阁之中的安静相比,大周的朝庭之中为了大周的立后问题已经有了连续一个月的争吵。向来立后便是这世间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如今的大周来说更是重大的事情。可奇怪的是,朝堂上的人儿吵德天翻地覆,可其中最应该表态的两个人,皇帝李秉佑和国相谢贤却按兵不动,什么也没说。

    就在这么僵持了一个月,事情有了转机。本应该是最为寒冷的腊月,本应该是冰封百里的长安,本该是万物凋敝的月份,长安城中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本应该凋敝谢幕的合欢树纷纷开出了合欢花,让雪白的长安城内覆上了一层淡淡的清香,让长安城中的人们都惊艳了一把。而城中合欢花开得最为美丽、最为茂盛的地方便是当今大周皇帝和未央宫中的杨昭仪居住的旧居--桃源。

    合欢树姿态美观叶形雅致,花色艳丽,气味芳香。更是象征着恩恩爱爱、两两相对、夫妻好合。合欢花的叶和花朝夕相见,更是象征夫妻朝夕相见,恩爱有加!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各种流言便传了出来,说这是上天的意思,是想要让未央宫中的那位做这大周至高无上的皇后呢!贫贱夫妻百事恩,天下的人也都明白这个理儿,他们在心里都默默的想要这天下的男子都从始至终、守护真心。

    接着,御史大夫崔浩上奏章直言这合欢花之怪事,说这是上天给大周的警示,告诫大周以及大周的君主不可忘恩负旧情,请求皇帝立未央宫中的杨昭仪为皇后。有了开始,后面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御史大夫崔浩的奏章过后,廷尉萧道成、太尉杜为国,以及众多的大臣都纷纷上奏章表示天意不可违,支持立无根无底的杨昭仪为皇后。

    这样一来,这朝堂之中关于立后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支持立未央宫中那位的竟已有三分之二。

    李秉佑终于在朝堂之上表示很是想念当初自己在长安旧居之中的满园合欢。至此,立后之事就算是有了结果:立杨昭仪为大周皇后,母仪天下。这样一来,皇后所生的大皇子如意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嫡长子,成为了继承帝位的真正有力对手。

    民间的人中多听得的是升官发财之后抛弃妻的凉薄故事,而很少听到这种不忘糟糠、顾念旧情的故事。因此,李秉佑的名声一下子便在民间传开,支持率在民间达到顶峰。百姓的思想很简单,这样一个不嫌弃旧人的皇帝,当然对百姓也是极好的。所以李秉佑的形象一下子便比大周以前的皇帝要光辉了许多,放佛这样有情有义的皇帝才是对民对国最好的。

    李秉佑果然是聪明的,他虽然立了杨胜男为皇后,但是却虚心的求教谢贤让他为胜男改一个更为风雅的名字,谢贤在三推辞,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于是李秉佑将皇后名字改为子兰。此外,在朝堂上,事无巨细,李秉佑都会虚心向谢贤请教。这倒让这位已经浸润朝堂三十多年的老人有些担忧了,皇帝心机如此深沉,对于他来说绝算不上好事。

    李秉佑在立后之后,发布了三条诏令,都是得民心的好事。

    诏一是关于婚丧嫁娶的,诏曰:“导民以孝,是天下顺,今百姓或遭衰致凶灾,而吏徭事使不得葬,伤孝子之心,朕甚怜之,自今,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

    诏二是关于重视廉士的,诏曰:“人不患其不和,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

    诏三则是要求公卿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善谏之士的,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夙夜栗栗,不敢荒宁。而灾异仍现,与政相应。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犹诲以贤才,问以得人。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甽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

    李秉佑的聪明是实实在在的稳固的聪明,他生长于民间没有高傲的性格,没有跋扈的脾气。他的高傲是在骨子里的。他对人总是那么的春风满面,总是那么的和煦阳光。他果然是步步为营,徐缓图之。知道在朝政上难以插手,他便从民间为入口,借助百姓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又从百姓之中挑选能人异士进入朝堂,从而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李泰果然没有看错,他才是最适合皇帝的人,最耐得住孤独,最能够隐忍,同时也是最有耐心最不着急的一个帝王。

    虽然皇后是杨子兰,可谢小妹是不逊于她的昭仪,在后宫之中是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