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甲点评札记_转载:第一章 太极生两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转载:第一章 太极生两仪 (第2/2页)

络文学的固定发展模式。

    记得八十年代末,当红作家王朔自嘲说,连错别字加在一起,认识三千个字就可以成为作家。比起实体出版,网络文学的门槛更低。你甚至不需要认识三千个字,只要会用拼音输入,就可以写书。无论一篇文章里有多少错字、别字、错误标点,只要故事好,读者几乎不愿意深究。

    网络文学在发表不需要书号,不需要考虑编辑胃口,只要读者喜欢,出版商自然会找上门。这样的作品难免会良莠不齐,但读者会淘汰掉大部分滥竽充数者,只留下少数的精华。而那时精华,就是现在人们回顾网络文学十年之路时,还能看到的里程碑与路标。

    当然,也许很大一部分网上发表作品者,是不带任何功利心的。他们只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找到知音来欣赏。为每增加的几百次点击和读者的回应而激动。这样的网络文字作者在当年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也构成了网络文学得以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石和土壤。

    然而,光有基石和土壤是不够的。网络文学想要发展壮大,需要雨露和阳光。在商品社会,最直接的雨露和阳光恐怕就是金钱。恰恰在金钱方面,各大网站能给予网络文字作者的几乎为零。一本在网上流传、火爆的作品,只要不出版,作者就没有任何收入。痞子蔡、今何在、慕容雪村这类站在当时金字塔顶端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梦想着通过

    网络迅速成名,迅速积累财富的文字写手,迅速地发现自己在做白日梦,然后迅速地掉头远去。

    于是,网络文学在其诞生不久,就面临了第一次危机。笔者套用神话中的说法,称之为暗。

    3、暗

    暗

    ———有光,便有暗。黑暗降临的时候,那些闪烁的热源,我们称其为火种。

    危机的起源,并不单纯是因为大批网文作者因为失望而放弃。互联网泡沫的第一次破裂,还有国家突然加强了对BBS的管理力度,共同导致了这个短暂的冬天。2001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很多BBS将加强网络管理的通知挂在了首页上。随后,大量网页运营商,包括一些提供盗版小说和正版书库的运营商,因为风险投资的撤离而宣告破产。非但网上

    看文者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地方看盗版及原创小说了,一些仍然有兴趣在网上舞文弄墨者,也没有了发表文字的场所。

    此时,以西陆为代表的,依旧坚持提供免费BBS空间的网站就显出了其可贵之处。虽然西陆BBS的速度越来越慢,但依然阻挡不住文学爱好者们的脚步。大伙在西陆有限的空间里,将自己的作品默默传递上去,期待着别人的点评与欣赏。

    与大陆网络文学的冬天不同,海峡对岸却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春天。内地的BBS关闭了,台湾的BBS还可以上。使用代理服务器绕路而行的简单技术,难不住互联网的资深使用者们。而随着大量内地读者的登陆,人们突然间发现,原来台湾地区小说出版的门槛与大陆网络文学的发表几乎一样低,并且在赚钱的同时无需担负任何道德和法律责任。

    笔者不知道台湾的小书摊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但那种6万字左右一册,按销售数量支付版税的制度,对很多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于是,海量的网络文学作者将头转向了台湾,几乎每人都以出版一本繁体小说为荣。尽管大多数繁体小说,需要作者放弃一些原则,曲意逢迎特定读者群的特殊口味。

    交流往往是双向的。大陆作者结队涌向台湾时,也将一些台湾地区的作品更快地传递到大陆。金庸、古龙、梁羽生,那都是过时人物!!如今香港流行的而是黄易!并且,黄易也很快让了位,海峡对岸畅销的是罗森!而罗森最擅长的,是色情、暴力与**这些在大陆被视为禁忌的话题。笔者认为,无论来自大陆的作者如何曲意逢迎台湾地区读者的爱好,有人甚至为了提高书的销量,故意将自己的书添加进大量色情内容。都不能被视为过错。毕竟,在互联网的冬天,台湾地区的繁体出版市场让网络文字写作者看到了一丝朦胧的光亮。

    而这其中,有几个接受光亮,并将其无限放大的人。注定要成为网络文学第二次兴起的先驱。

    2003年,一个在台湾发表了《魔法骑士英雄传说》的大陆年青人,在西陆BBS上纠集同好,准备成立一家文学网站。他的网络名字叫宝剑锋,他们所开办的那家网站,名为起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