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下名将 (第1/3页)
雪龙江之战十日之后。 碧珊海国结盟青川逐鹿中原的消息席卷了整个苍歧大地。各方震动之时身处激流中心的青川与沧澜开始了攸关生死的较量。青川与碧珊联军方面,二十余万军队偷袭玄州澜州连破毫无防备的沧澜大小城池九座。切断了从临云关至赤勒城的一切供给线。拥有强大水师为后盾的联军并没有南下直捣沧澜国本沧州腹地,而是选择沿路北上直奔幽玄战场。其行军意图自是要掀起一场惊天决战。 与此同时,赤勒城以北的幽州前线,青川联军兵力集结已近六十万之数。庞大的军阵在赤勒城前连营数百里,渐渐对沧澜北伐孤师形成了南北合围之势。琴羽原上陈兵百万,再一次把世人目光吸引到了此处。 风流涌动之时,青川元老会下达了一封令人震惊的任命书。资历尚浅的七城军都统伯河晋升为青川军副都统,同时也被推上了联军青川方面统帅的位置。只有少数人知道这封任命背后究竟暗藏着什么样的深意。知情者透露,在这封任命下达之前,本就貌合神离的元老会各方在一夜会议之中几乎翻脸,现任青川军正职大都统——寒岭族人耶律铎更是佩剑冲撞元老会首席元老忽安,议席被弄得一片狼藉。 而那夜过后,耶律铎被青川皇帝单邪和下诏以捍卫京城为由召返青川帝都,三军帅印被交到了首席元老忽安的手中,这位执掌风云的老人再一次用无可比拟的权威压下了一切质疑和异动将伯河送上了青川军职最高的大都统之位。 不管如何,青川方面终究敲定了大决战的统帅和战略,只等合围之势渐成。便要向沧澜军队发起毁灭的打击。 激流的另外一头,世人猜测沧澜军留兵断后挥师撤离的景况并没有出现。 面对两倍兵力合围,沧澜军阵的反应出奇的缓慢。一天过去,两天过去。赤勒城周围的四十万沧澜军丝毫没有整装撤离的动静,反是在两天的时间里将大军散在了赤勒城周围。绵延的军帐如雨后春笋般冒在了雪原之上,兵行往来,利用平原无法俯瞰的地利完全隔绝了青川斥候对全局的侦测。 面对这样反常的调动青川和碧珊国联军既是疑惑又是兴奋。再过两天沧澜军就失去了撤退的最后时机。自从沧澜人进攻青川打了几次胜仗以来,似乎这些南人对于自己手中军队的战力有了盲目的乐观。不动如山或许是妙招,可是联军更相信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之下就算是山岳也要崩塌在前。 于是联军将领纷纷提议等待两日合围而战,这道大势所趋的命令却被两个人否定了。 其中一个是掌青川三军帅印的伯河,另一个人便是碧珊国大军统帅安阳王秦越。 他们两人没有商量过对策,都只对自己麾下的将领士兵传达了一个简单的命令。这两个来自于不同人口中的命令却是一模一样,这不谋而合的一幕让两人都感到了一丝庆幸——看来对方都不是没有脑子的人。 这个命令只有一个字,那便是打!传达下来对于联军双方自然还有别的意思。对于纵横草原的青川来说,便是打。而对于不善陆战碧珊国而说,是协助打。 于是联军出动了。伯河与秦越短暂的会了一次面,联军便出动了五万人的兵力作为试探。其中青川军铁骑四万,碧珊国轻骑一万。 说是试探,其目的就是sao扰正在不知作何布局的沧澜军。只要打乱敌人的阵脚,那么不论敌人是在修建工事还是暗度陈仓都将露出端倪。 可是沧澜人的阵脚并没有被打乱。浩浩荡荡五万骑兵日出而发却在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里去而复返,和出发时的军容鼎盛不同,这支军队回归之时已经变成了一支残破之师。 联军想要试探,沧澜军想要的却不是被试探。 五万联军带着任务走到半途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沧澜骑兵,敌人气势汹汹似是早有预谋。十万沧澜骑兵在雪原上逆着风铺天盖地杀了过来。 联军来不及掉头仓促迎战,兵力五万对十万。双方将领差距更是有些离谱,一位七城军将领和一位碧珊国先锋将军遭遇了沧澜统帅叶炎,靖川将军君天离。随在两位正副统帅身后的还有吴骏,沈鸢这些堪称名将的男人。 联军败了,败得有些惨不忍睹。五万人丢了近半才极其狼狈地回到联军阵地。沧澜军追击十里最后扬长而去。 这一仗是开战以来输得最莫名其妙的一仗,所有人都没有回过神来。明明那瓮中被困的鳖是沧澜军,怎么决战还在酝酿之中,那些本应固守或者撤退的敌人却像马上就要夺取胜利果实一般疯狂? 联军高层开始疑惑了。难道沧澜人真的就想在这平原中和号称百万的联军决一雌雄? 秦越也有些疑惑了。他原本想象的战局应当是青川和沧澜打打停停,自己利用水师的优势在沧澜南撤的各段运兵拦截,这应当是一场阻拦与破境的较量。没想到敌人就这么像桩子一样钉在了赤勒城边,既是不动却又带着杀意。 这究竟是必死?还是必胜的决心? 唯一没有疑惑的人是伯河。即使在消息传来的时候柳浅在他身边做了无数个猜测。可是他知道,决战就要在此地进行了。 叶炎君天离同时领兵出战,沧澜军为了拦截一支先锋军就作此动员。这样的命令是谁才能够下达? 伯河笑了,他不知道是战意沸腾还是如释重负。 他一直忌惮,忌惮沧澜军背后最杰出的指挥者,此时他的忌惮已经从背后来到了台前。 那个曾经挂帅的太子,如今的沧澜皇帝,终于亲自出手了! 不论如何,这是一场盛宴的到来。 当晚,初尝一败的联军举行了第一次两方统帅皆在的军事会议。伯河与秦越只是私下交换了片刻的意见便各自与旗下将领吩咐了任务。将领们来不及抱怨自己被无视,也来不及感叹这两个怪异的统帅下达命令如此草率。因为这些任务实在太紧迫,紧迫到会议直接被解散,所有将领立马要赶回自己镇守的营寨。 漫漫长夜,原本在赤勒城北方五十里驻扎的青川碧珊六十万联军开始收营撤寨。在雪原上井井有条的化成了三支气势磅礴的队伍。左右两翼各十万人,分取东西方向在雪原行军。中军足足四十万人随后进发,三支队伍拿捏好了时间差,黎明之时将一齐对沧澜军成合围之势。 为了防止沧澜军趁联军立足未稳再次偷袭,行进得最晚路径最短的中军却是行军最快的一支。一旦沧澜方面想要再来一次偷袭战术,那么拥有绝对优势的中军既可正面相迎也可分兵驰援。这一些周到的行军之策自然是出自伯河之手。这让原本还有些担忧的安阳王秦越放心了几分,却也对这个盟友忌惮了几分。 黎明,联军就位。 也是在朝阳升起的一刻。沧澜军也早早的等候着对手的到来。 看来沧澜人是铁了心不让打扰。伯河看到严阵以待的沧澜军时心中便是这种想法。尤其是当看到敌军帅旗之下那个苍歧最年轻的将军策马阵前的时候。那场面已然交代了这是一场双方都志在必得的战争。 只是伯河还弄不明白沧澜人究竟是在布局,还是利用布局的假象逼他提前决战。 东边和西边也有与己方对峙的沧澜军规模约莫五六万。让股力量伯河也不禁皱眉,沧澜军的骑兵力量已经不知不觉膨胀到了这种地步。 伯河的犹豫没有持续多久,不管对方究竟是真想一决高下还是故弄玄虚,自己统帅六十万大军到了阵前又岂有不战的道理。他盯着沧澜军最前方的将领,想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 可是他只看到君天离满脸的自信还有他身后那个沈鸢一脸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样子。 “打吧。”伯河对着柳浅还有副将查尔木道。查尔木领命下去,片刻之后青川军开始了第一波的进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