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妃_第30章 以讲代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以讲代游 (第2/2页)


    “此谓‘秦岭玉屏’,你看我潼关南面的秦岭峰峦起伏,苍翠清新,令人赏心悦目,每当雨雪前后,景象更为佳妙,峰峦中游云片片,若飘若定,似嵌似浮,来之突然,去之无踪。一会儿若祥龙腾跃,一会儿若骏马奔腾。有时如丝如缕,有时铺天盖地,或如高山戴帽,或如素带缠腰,或如绵团乱丝。千姿百态,变幻无穷。迨旭日初露,锦幛乍开,五光十色,山为画,画为山,画山融为一体。”

    “慨叹我大宋神州,江山处处多娇,引无数才子佳人英雄豪杰竞折腰。”清清真想拥抱整个潼关。

    “古人是又是怎么形容潼关之险的呢?”清清谦虚地请教。

    “细数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这是诗圣杜甫写的:‘大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哦,诗圣、辛苦了。”清清笑着说。

    “听说潼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此话怎讲?”清清问。

    “毋容置疑,潼关历史悠久,发生在此地的著名战争有数十次,回溯到211年,曹cao与马超激战于潼关,曹cao以沙筑墙用水浇灌,一夜冰冻成垒,马超兵败而逃。756年唐将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玄宗听信杨国宗谗言,迫使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被反军安禄山打败。安禄山占据潼关西进,唐玄宗仓皇而逃。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唐将田令孜率兵10万镇守潼关,未料起义军由禁沟潜入,夺取潼关,直捣长安。”

    “果然曾经狼烟四起,彼此争得你死我活的。”清清大叹道。

    “先生,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吗?我大宋朝要发展工业,离不开矿产资源。”

    “看来姑娘有着高瞻远瞩的胸襟。”

    “真叫姑娘说对了。潼关不仅人杰地灵,而且物华天宝。‘人杰’体现于被儒学界尊称为‘关西夫子’的东汉太尉杨震就生于此葬于此;境内黄金资源丰富,是全九州著名的产金大县之一,自古就被誉为‘华夏金城’,还有丰富的银、铜、铁、石墨、大理石、蛭石等。”

    “此地真乃富庶之乡。请问关西夫子有何千古传扬的经典故事呢?”清清信奉践行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SX潼关)人士。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名震一时的大才子。他热衷教育事业,20岁以后,就一心一意自费开设学堂教授学生,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教学有方,名气大,学生多,因而被人们尊称‘关西孔子’。

    杨震在家乡办学一办就是30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直至被大将军邓骘招募那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杨震被邓骘招募不久,便被推荐为“茂才”即秀才,随后先后担任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直到汉安延光二年担任太尉,掌管国家军事大权。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每每被人们说起的便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也就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特备黄金十斤,乘夜深人静,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

    王密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而从此‘四知却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

    “高山仰止,景行则止,杨老先生的高洁品行令本姑娘叹为观止加目瞪口呆。”

    “先生,多谢你告诉我们这个令人钦佩并震撼的故事。”

    “灵儿,我们去上一炷香,决心以后像关西夫子学习以告慰先贤。”姐妹俩虔诚地进行了祭拜仪式。

    “灵儿,这位导游先生口齿伶俐,且不遗余力带我们领略通关的大好河山,赏一两银子。”清清总是那么“以才赏人”。

    “谢姑娘抬爱。”导游拱手致谢。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