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闻动 (第2/2页)
也简单,大方桌,大禅床,大梅瓶。 此时的几案后一个年轻男子正低头看着一张铺开的舆图。 旁边一个小厮正安静的煮茶。 清香在室内飘散。 随从的脚步不由放的更轻。 “殿下。”他低头躬身轻声说道,“彭水的信。” 这句话出,低着头的男子抬起头,露出英俊的面容。因为光线的缘故。一半明一半暗。 随从将信举着捧过来,看到一只修长的手轻轻的接过来。 细碎的拆纸声响起,片刻之后室内便又恢复安静。 不知道写了多少字。殿下看了这么久。 随从悄悄的抬眼看过去,见东平郡王低着头看着手里的信。 虽然站得远,也能看到那只是一张纸,透过纸可以看到仅有寥寥数行。 随从忙垂下视线。 “黄主簿说。当日去谢家找柔嘉小姐,家里人说在郁山。黄主簿又到了郁山,柔嘉小姐又进城探望受伤的堂妹,找到城里,人说柔嘉小姐哭着走了……” 听他说到这里。东平郡王抬起头看过来,眉头微皱。 受伤的堂妹,哭着走了。不,还有。郁山。 得了皇帝的匾额,这孩子竟然还住在郁山? “……黄主簿忙带着人去找,万幸在街上找到了,说是一边走一边哭……” 一边走一边哭。 这孩子虽然是个喜怒不掩饰的,但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哭,若非难过到极点是不会这样的。 出什么事了? 东平郡王低头又看信纸。 信纸上只有简单的感谢以及问候,没有提及丝毫自己的事。 “…黄主簿不敢贸然上前,跟在其后待柔嘉小姐逛街一段后情绪好了,才上前送信,柔嘉小姐见信惊讶且喜…” 东平郡王听到这里嘴边一丝浅笑。 喜? 黄主簿夸张了。 “柔嘉小姐当场就要写回信,挥笔密密麻麻的写了四张纸…” 四张纸? 东平郡王低头看自己手里的信纸。 “……柔嘉小姐悲喜交加写完,思虑片刻,将信纸揉烂,重新再起笔….” 原来如此。 东平郡王点点头,再次看了眼信纸上的字。 他抬脚走向另一边的禅床,盘膝而坐,取过纸笔三笔两笔写下几句话,停顿一刻,扔到一边,重新提笔书写。 小书童将茶水斟好,看着这边东平郡王,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开口,低头轻手轻脚的整理着茶具。 一阵风来,窗边的一丛翠竹摇曳生姿,日光透过翠竹斑驳的照在禅床上盘膝而坐的东平郡王身上,闪烁着碎玉的光芒。 …………………………………………………… 八月初,天刚亮雨水就从天而降,跟夏日的电闪雷鸣不同,初秋的雨下的安安静静。 京城的码头上来往的行人少了很多。 一艘船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的靠岸,船上多是货物,此时并不能卸载,所以也没有上前搬运货物杂乱的人群,只有一个少年人撑着一把伞走下来。 站在码头上,他停下脚步,似乎有些茫然。 这些乡下人第一次进京城都会如此,两边匆匆而过的人心里嘀咕。 一辆马车出现在码头前,一个小道童从车上跳下来,含笑迎过来。 “邵公子。”他笑着施礼。 邵铭清抬起伞,含笑对他施礼。 “您请。”小道童引路说道。 邵铭清走向车前,车帘被掀开,他不由一怔。 车里坐着一个老道,正端着一碗茶。 “邵公子,欢迎回来。”他含笑说道。 “真人竟然亲自来接了?”邵铭清说道,低头施礼,“真是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玄真子笑道,“你能回来我很高兴。” 邵铭清抬起头。 “真人,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会回来?”他问道。 “你回来了我才确信你会来。”玄真子笑道,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伸手做请,“来,有什么话上车再说。” 他说着一笑。 “那小姑娘没有跟你一起来,想必不会反对你跟老道我同行了。” 邵铭清笑了笑,没有再说话收起伞上车。 车帘垂下马车调转向城中而去,到达城中,雨已经下的很大,街道上车马经过溅起水花。 “喂!” 看着疾驰而去的马车,临街一间酒楼上有人举着酒杯喊道。 马车丝毫未停,只有对面廊下避雨的人们闻声抬头看过来,见一个剑眉星目俊美的十**岁的少年人站在窗口。 他身上穿着华丽的锦袍,头上插着玉簪,只是衣袍有些松松垮垮,半个身子几乎探出窗外,结实的胸膛若隐若现,再加上手里握着的酒杯,整个人就显得几分玩世不恭。 “喂,老牛鼻子,下雨天赶着车出来逛什么!”年轻人将手里的酒杯一倒。 街上正有人举着伞急匆匆走过,酒水和着雨水跌落,路人丝毫不觉。 年轻人哈哈笑了,干脆将酒杯也砸出去。 一个路人被砸中,有些愕然的抬头,旋即愤怒,刚要斥骂,旁边的人立刻冲他摆手。 “周世子,周世子。” 听到路人报出的名字,那路人顿时收起愤怒,带着几分恐惧缩头忙忙的跑开了。 周成贞呸了声,抬起头看天,被雨水浇落一脸。 “世子,世子。” 门口传来喊声,伴着咚咚的脚步声有人颠颠的跑进来。 周成贞收回身子懒洋洋的靠在窗上。 “什么事?”他漫不经心的问道。 “世子爷,我听到一个大消息。”小厮眉飞色舞的说道 “说。”周成贞说道。 “世子爷,彭水谢家二小姐,进京了。”小厮压低声音笑嘻嘻说道。 什么? 周成贞猛地站直身子。 “我媳妇儿来了?”他眼睛似乎一瞬间被点亮,烁烁闪光。(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