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下一步计划 (第2/2页)
最后一代氘-氚核聚变,采用了强大的中子束缚设备,可以完全束缚住逃逸的中子,使核反应堆实现零辐射。并且它还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工艺,可以使反应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低了它会停止核反应,高了它也会停止核反应,这就几乎避免了核聚变电站爆炸的危险。最为关键的是,这一代核聚变电站的燃料获取只需要海水就行,它能自动从海水中获取微量的氘和氚,非常的方便和环保。 可以说这第三代氘-氚核聚变电站,是个完全能建造在市中心的核电站。 其实还有一个最安全的核聚变,称为氦3-氦3核聚变,这种反应是最最安全的,就算不用特殊设备也不会产生辐射。不过因为氦3元素只能在月球上找到,所以现在暂时还无法实现。 胡扬当然不会制造有危害的核电站,要造就造第三代核电站。但因此这里面的花费也是非常吓人的。 就算所有的设备和部件都让胡扬一人完成,成本至少也要几十亿,这远远超过了地心科技所能承载的资金量。 想要将核电站卖出去,地心科技就必须亲身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而想要证明这点,地心科技就必须花费大量资金来亲自建造一座核电站。 说来说去,又说到钱的问题上了。 没钱,寸步难行啊! 得,看来还是得靠民用科技产品来继续聚拢资金。胡扬无奈的撇了撇嘴。 民用科技,不外乎围绕着衣食住行以及健康、通讯等几方面。 而九月过后,天气就会渐渐变冷,也到了全国雾霾的高发时段。
那么自己能不能推出一款针对这两方面的科技产品呢。 家用空气净化器在市面上已经有许多种类了,并且净化效果也非常不错。地心科技此时才进入这个市场,不容易做出新成绩来。 但是公用空气净化器就不同了。 说到底,只要外面的雾霾被解决了,家里也就根本用不着空气净化器了。 在污染源没有被政府取缔之前,能够解决雾霾的最终办法,只能是使用大功率的室外空气净化器。 平原城市还好,只要来一阵风,第二天空气质量就能达标。 但某些地形特殊的地方,比如家乡蓉城是一片盆地。雾霾进来容易,再想出去就变得异常困难。 更可恨的是,天杀的华石化在蓉城旁边修建了一座年产80万吨聚乙烯的化工厂。当年蓉城的蓝天白云,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胡扬不知道这些人在修建之前,有没有好好儿的研究过巴蜀省的地理以及环境污染的原理,也不想知道这其中究竟牵扯到多少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既然事关自己的家乡,胡扬决定在未来亲自摧毁这一座污染了整个天府之国的罪魁祸首。 唉,现在还是尽快发展自己的实力吧。 胡扬在心中给公用空气净化器画了一个圈。这个产品虽说设想非常好,但能不能畅销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态度和采购力度,和民众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胡扬不想做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所以暂时将它记在心里,放在一旁。 再来考虑温度的方面。 近年来,由于厄尔尼洛和拉尼娜现象,华国的极端天气出现得愈发频繁起来,夏天更加炎热,冬天异常寒冷。远在东北的人们在冬天的感受最为切身,甚至大部分老人要到琼州省去过冬,不然冬天就过不去了。 炎热和寒冷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了。 胡扬原本是想搜索出类似于保暖衣这样的衣物类产品,但他却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东西。 温度调节胸针! 这个玩意大概半径3cm左右,可以佩戴在胸前。当开启功能时,它能在人体表面形成一道屏障,屏障内部的温度可以任意调节,让使用者随时都能处在一个舒适的温度之中。 可以说这东西的功能非常强大,而且采用的是太阳能充电,非常方便。 不过对于这件产品来说,一个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电池。 电池的容量,决定了它能否被大众接受。 它的微小体积,注定了它不能使用太大的电池。如果依旧使用现目前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它最多坚持使用二十分钟。二十分钟能拿来干嘛?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来。 以上的想法相辅相成,层层叠进。 而最底下的第一步,便是要解决电池的问题。 胡扬抿了抿嘴巴,缓缓闭上眼睛。 接下来,是时候革新电池技术了。 ps:昨晚我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你们信不…… 唉,算了,什么都不说了。今天至少更新八千字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