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生死神境 (第1/2页)
西北荒漠深处,有一个人丁稀少的小村庄,名叫“大北村”。要说这个小村子,多年以前也曾风光无限,居住在此的人口不下五千,往来的客商旅人络绎不绝,只因这里是戈壁荒漠的唯一绿洲,更是往来东西的交通要道。 然而近年来荒漠逐渐东扩,土地日渐贫瘠,就连地下的泉水也越来越小,原本人丁兴旺的村镇渐渐萧条,再加上国家修通了铁路、高速,往来的商旅再也不需艰苦跋涉,所以大北村的居民大多迁移到县城生活,留在这里的只有老弱病残,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足百人。 老于头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在大北村出生、长大,现在年过花甲,还是住在大北村西头的三间小土房里。三个子女早已成年到大城市谋生去了,只有他和老伴儿两人仍住在老家。 今天晚上,老两口吃过晚饭正在看电视,新闻里浓妆艳抹的主播正在用一口纯正的西北腔播报本地新闻:各位观众,下面播报本台最新收到的消息。今天中午,一股强沙尘暴突然在我县以西80公里的戈壁上空形成,然后迅速向东移动,造成我县上百农户房屋倒塌,截止下午18点30分,沙尘暴带来的沙尘将我县完全覆盖,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派出工作组到我县指挥抢险救灾……” 老于头儿坐在一张用了不知多少年的藤椅上,敲了敲手中的烟袋,嘴里嘟囔道:“屁,这么大的沙暴,从我小的时候就没见过,肯定是老天爷收人哩。” 正在抱怨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啪啪啪……” 老于头儿和老伴儿对视一眼,皆看出了对方眼底的忧色,村里全是熟人,即便有事儿来家里都是扯着嗓子喊的,哪里有敲门的习惯,一定是来了外人才会这样。大北村地理偏僻,除了邮递员每周三来一趟外,哪里会有外人? 正在犹豫,敲门声再次响起,同时还有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带着疲惫传进屋里:“请问,有人在家么?” 老于头壮着胆子答道:“你是谁?” 那声音道:“你好,我是荒漠里迷路的人,下午被沙尘暴吹到这里了。请您帮忙报警,我还有同伴在戈壁里失踪了。” 老于头为人朴实,一听这个情况,顿时吓了一跳,赶紧从椅子上起身,拉开房门。只见门口站着一个上身****的年轻人,脸上身上已经乌黑一片,有些地方还有尚酷汩汩地向外冒着血。 老于头大惊失色,赶紧让来人进屋,却见那人脚步沉重,一步三摇地入得屋内,几乎站立不住。这时候,老于头儿夫妇才发现这人的右手已经烂成一团,连手指都看不出来,也不知受了怎样的创伤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没错,来人正是韩镇。他费尽体力才找到有人居住的村庄,本来兴奋异常,谁知刚一进村,身上便开始难受,身体好像散了架一般不听指挥,而且脑袋一阵阵眩晕,简直连站立都有些困难。 “小伙子,你没事吧!”老于头儿两只手拉着韩镇坐在椅子上,赶忙对老伴儿道,“还愣着干啥,快去村委会叫人。” 老伴儿也吓得不轻,紧走几步往村主任家去了。 韩镇此刻却已经浑身颤抖个不停,脸色刷白,连话都说不出了。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近在面前的老人家好像隔了十万八千里一样。 他并不清楚,自己从被沙尘暴卷上半空直到现在,身体早已严重透支,如果不是自己体质特殊、意志过人,早就一命呜呼,哪里还能挨到安全着陆的时候。 所以,当他来到村里后,情绪稍有放松,身体的剧烈反应才终于显现出来。这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他再不休息的话,恐怕直接倒毙路边,连救援的机会也没有。 现在,韩镇难受得犹如大海里的一叶孤舟,巨大的风暴在脑海中形成,将他的神志吹得支离破碎。如果意识是有形之物的话,那么此刻韩镇的意识已经化为狂风骤雨,在他的脑海里尽情肆虐。 而老于头则看着身体抽搐不止的韩镇手足无措,但他小时候曾听老人说过,人若是突发疾病,抽搐不止的话,无比要把他敲晕,否则一旦时间过久,想救也救不回来了。 老于头儿没读过书,但对祖辈的叮嘱却记得格外清楚,眼见韩镇抽搐不止,这样下去必定大伤元气,于是强按下心头的不安,从门口抄起一根顶门棍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