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朱仙镇会战(2) (第2/2页)
丁启睿也没办法,他对于左良玉的威胁,也就是说说,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治左良玉的罪。 那样的话,会让他前面的一切布置,全都前功尽弃,还会让他们真正步入绝境。 所以,最后丁启睿只能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方国安。 正是因为,他们内部的争执,耽误了太多时间。 使得直到后半夜,方国安才真正集结人马,等到他们杀到宋献策大营时,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个巧合,误打误撞,甚至可以说是明军的幸运。 同时,也因为这次左良玉的抗命,让他和丁启睿等明将之间,产生了巨大信任裂痕,这在关键时刻,将会是致命的。 正是因为随着天色快亮了,宋献策才放松了警惕,他不认为明军会在天色快亮时,发动进攻。 “李来亨听令!” 这个时候,宋献策对着身前一个青年闯军将领喊道。 “属下在。” 这个李来亨来头不小,他是李过的义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李自成造反,那时候他还是李自成手下孩儿兵的头领。 别看他此时年纪不大,但在李自成的闯军将领当中,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此时,他跟随宋献策,宋献策手里仅有的五千精兵,其中有一半就在李来亨的手中掌控。 “我命令率领三千精锐,上前面挡住明军的攻势,我会在这里拦截所有溃兵,稳住阵脚。 你至少要给我坚持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内,我不想看到明军杀到这里,你可能做到?” 宋献策看着李来亨,肃穆的说道。 “是,属下接令,半个时辰内,我绝不会让明军杀到这里。”李来亨郑重的说道。 “好。” 宋献策走到李来亨跟前,抱了他一下,低声说道:“李侄,此去小心,一定要活下来。 我会让张世杰率领另外两千精锐,在半个时辰后,从侧后方杀出。 那时候,我这边也应该能够稳住阵线,同时我也会率兵反击,此战能否抗住明军的攻势,就看你的了。
只要咱们抗到中午,闯王的支援人马,应该就会赶到的。”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负所望。” 随即,李来亨便率领三千精锐闯军士卒,杀奔向前方的明军。 李来亨率领的这三千闯军精锐士卒,虽然身上的甲胄五花八门,并不是统一的制式,毕竟这些甲胄都是李自成从不同地方抢来的。 这些闯军精锐士卒,有的里面着皮甲,外面着棉甲,有的里面是皮甲,外面套着一层棉甲,最里面再穿一件棉袄负责防寒。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闯军精锐士卒身上,普遍都至少着两层甲胄,手里全都是锋利的长枪或是长刀。 而李来亨自己更是穿着三层甲胄,最里面是皮甲,然后棉甲和最外层的铁甲,待遇丝毫不差给方国安这些明军将领。 毕竟,李自成从洛阳福王的府中,搜出了大量的甲胄,其中像精良的铁甲数量也不少。 李来亨此时穿的坚固铁甲,是华夏古代甲胄中,毕竟坚固的山纹甲,除非是明军将领,否则很少有人,能装备这种甲胄。 像山纹甲,明光铠,或是乌锤甲,锁子甲,光要甲等,都是毕竟精坚的甲胄,而且想要打造不仅难度高,而且代价高昂。 别看现在关外鞑子在甲胄方面,远远领先于明军,但他们那些甲胄,相比起这些精甲甲胄来说,简直就是垃圾。 只可惜,明军实在没有财力,给明军更换装备,而且随着火器出现,明军早就跟士卒替换成了棉甲。 毕竟,棉甲在防范敌人火器上面,性能更出众。 不过,现在像鞑子和李子霄的白龙军,真正的精锐,他们都是着三层甲胄的,棉甲和铁甲全都有。 很显然,就算是李自成此时手下的精兵,也无法做到全部着三层甲胄。 谁让李自成不事生产,他手中的甲胄全靠抢,不像李子霄和鞑子那样,可以自己生产。 但此时鞑子也只能生产普通铁甲,想明光铠,山纹甲这些精坚甲胄,此时只有大明在京城和金陵的制造局,才能打造。 李子霄这边,也在李子霄去年帮助手下的‘兵工厂’,解决掉了冲压冷锻的难题后,他们才能大规模制造明光铠。 甚至于,在李子霄得知他们能够打造明光铠后,便下令兵工厂全面开工,加班加点打造这些明光铠。 李子霄指着用这些明光铠,为自己打造一支具装重甲骑兵,重现当年大唐重甲铁骑‘玄甲军’的盛况。 像大唐‘玄甲军’那样的重甲铁骑,要是轮野战,他们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 像鞑子那些轻骑兵,射出的箭镞,根本就伤不到这些具装重甲铁骑丝毫。 而重甲铁骑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冲杀鞑子那些骑兵,他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 当然,随着火器的出现,在超近距离下,也是能破开这些重甲的,可是鞑子不怎么用火器啊! 就算是用,也是落后的火绳枪,对于重甲骑兵的威胁小的多。 所以,等再过段时间,等李子霄攒出一支,用明光铠装备的具装重甲铁骑,那也是李子霄为了对付鞑子骑兵,而精心准备的。 到了那个时候,李子霄手里握着燧发枪和重甲铁骑,他再面对鞑子骑兵,就完全不会被动了。 想当年,唐军就是用这种具装重甲铁骑,还有威名赫赫的陌刀队,在西域杀得胡人鬼哭狼嚎,惨不忍睹的。 而这个时候,在李子亨的三千精锐中,唯独只有他亲自统帅的那三百亲卫队,才着三层甲胄。 同时,这三百亲卫更是执刀持盾,是最为精锐的刀盾兵,战力十分凶悍。 李子亨曾经带来手下这三百亲卫,足足杀崩过三千人的明军,足可见其战力有多彪悍。 此时,宋献策只有指望,让李来亨率领这三千精锐,抗住方国安此时太过猛烈的冲锋,搓掉明军的锐气,留给他时间。 让他能在后面召集人马,重新稳住脚跟,在发起反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