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回 一边倒的朝局 (第2/2页)
”,高俅点点头:“下官已经派人前去调查过了,正是梁山贼寇所为!” “梁山?” 赵佶顿时说道:“这地方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回禀陛下”,那蔡京顿时对着赵佶抱拳说道:“这梁山贼寇,也正是害了我儿——前任江州知州蔡九的凶手!先前大闹江州与贡献青州的,也正是这梁山贼寇!只是不想,这梁山贼寇如此如此贼当宝田,如今,居然又欺负到高太尉身上来了!” 蔡京沉沉说着,随即若有其意地看了一眼高俅。高俅会意,顿时再度一脸沉痛地对着官家说道:“陛下,您千万要为下官做主啊,这梁山贼寇一再挑衅朝廷的威严,若是不彻底清除,绝对是后患无穷啊!“ 而此时,见得高俅如此,大殿内的众多其他官员也瞬间窃窃私语起来。 对于高俅那个便宜儿子高衙内,在场不少官员都市有所耳闻。毕竟,作为这京城内有名的花花太岁,这高衙内可也算是名人了。 这厮在那高俅的庇护之下欺男霸女,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故而,此时听得高俅这般说,在场不少人心头在暂时的愕然之后,却是反倒暗暗拍手称快。 这高衙内居然被梁山泊反贼杀了,不提别的,单单是这件事情,倒是有着几分替天行道的意思。 往日里那花花太岁仗着有高俅撑腰,而那高俅又是官家面前的红人,其他人便是受到了欺凌,也是敢怒不敢言。但是眼下,这一恶霸被除,日后自然不能为非作歹了。 “居然又是这梁山贼寇!”
赵佶忽然想起来了,怪不得如此耳熟,原来居然是先前大闹江州,将那蔡京的儿子也给杀了的反贼。 ”这伙逆贼,当真是无法无天!“ 赵佶不由怒道:“可是,朕可是记得,先前蔡太师便奏请朝廷,派兵征讨过这梁山贼寇,甚至后来还二度派兵前去增援!为何这梁山贼寇还是如此嚣张?” “启奏陛下”,闻言,蔡京顿时对着眼前的官家说道:“先前出兵征讨梁山泊一事,微臣早先便已经跟陛下禀告过了!前方出兵,因为天气酷热难耐,士卒与梁山交战几日,更是疲乏至极,更兼我放士卒中多有着病疫发生,故而无奈之下,方才暂且罢兵!” “这麽说来,前方出兵,却是没有对梁山贼寇伤筋动骨了?”,赵佶闻言,顿时面无表情地说道。 虽然他并不是很热心与朝政,但是也知道,一旦反贼势大,毕竟会危机到自己的江山社稷。 闻言,蔡京老脸一红,却是没有再度言语。他先前给高俅使眼色,便是因为眼下梁山又欺负到了高俅的头上。先前他奏请出兵,已经两度兵败,此时却是难以回答官家的问题了。 “陛下,无论如何,这反贼之势不可涨啊!”,高俅急忙说道:“若是眼下再放纵这梁山贼寇,则这梁山不消多时,又会是朝廷的一个心腹大患!我等不妨提前将其灭杀!” 闻言,虽然知晓这高俅是有着为自己的儿子报私仇的意思,但是赵佶也知道,这梁山贼寇,确实是一个问题。 “陛下,眼下天气转凉,正好厮杀!我等不妨便调遣大军,再度剿灭梁山,以除后患!”,蔡京不失时机地再度说道。 “众卿家以为如何?” 听得此时高俅与蔡京的话,赵佶这一回却是没有立即应下来,反而是看着其他文武百官沉沉说道。 “陛下,此番正是斩草除根的好时机啊!” “是啊,陛下!这梁山泊如今,实力低微,便敢于如此嚣张,若是日后等他势力壮大了,那还了得!”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看着不少文武大臣都纷纷“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蔡京与高俅不仅暗暗点头。毕竟,有着自己两人出面,这朝中其他人,倒是不得不给自己几分面子。 赵官家见状,不由微微皱眉。倒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剿灭梁山贼寇,也不是因为他对蔡京和高俅有意见,而是因为眼下的朝局在这一问题之上太统一了。 便是在那对北边的态度上,朝居都有着两方争执不休,但是在眼下,对付一个小小的梁山泊,朝局居然如此统一,这实在教赵佶感觉到有些不怎么安宁。 在当初,在他即位伊始,他的老师便告诫他,朝堂之上,正常的情况,一定是有着人赞成,有人反对,一定会出现争执。 若是没有出现争执,则说明眼下的朝居很有可能被一人把持了。而这一的情况之下,皇帝的位置可就岌岌可危了。 刚要开口,却猛然听到一个异样的声音传来:“陛下,臣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