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暴力展示 (第1/3页)
好吧,其实我在动笔前,或者说白毛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抱有某种野心的。我希望通过白毛这个角色来展示我所想要的“暴力”。 我其实一早就像有关于“暴力”的问题了,当然,不是什么深刻的人性探讨。我是一朵低俗的菊花,我只是想在娱乐性的文字中,将暴力以一种最能让读者high起来的方式展现出来。 我有一套完整的思路,但一直憋着没说,主要还是担心自己的表述能力不能是使自己的想法,精确的传达给同学们(强迫症晚期临床症状)。而且这个话题实在太容易发散了,一动就要扯到人性的阴暗,社会不公,对于世界的反思等等等等···我的思路很容易脱缰。 菊花之所以突然会提出这个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主要有几个诱因。 1.之前有同学问我hellsing怎么样,我说我喜欢TV版。 ova的暴力展示实在是太假大空了,就像恶心片(隔山有眼)和真正的恐怖片(午夜凶铃)之间的区别一样。 2.有同学说我最新的一章些的有点过份了,虚子同学也觉的陡然间有些太奔放了,同学们纷纷表示卧槽白毛真恶毒(借某同学所言,“满满的恶意”,这个我们待会再说)。 3.学英语这特么苦闷,我需要发泄······ 好吧,还是从hellsing开始(这个靶子实在是太完美了),我之前的比喻可能不够到位,hellsing不是恶心片,他是典型的让你爽片,通过一种赤裸裸直通通的毫无节制的让人看到牙疼的方式展示。但他没让我爽起来,所以于我而言这种没有把预算花到点上的浪费行为更加不可原谅。 我不讨厌暴力,相反,我非常喜欢暴力,尤其是它只出现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跟我的生活不相干时。至于那些准备鄙视我的和平主义者,别装了,我知道你跟我一样,在看300的时候热血沸腾不能自已。“this,is,Spartaaaaaaa!!!!!” 我们天性如此,我们是站在丛林法则顶端的动物,千万年的锤炼让这种本能融入了我们的基因深处,这种暴力情节是不可抗力。 hellsing的ova非常非常暴力,这无可争辩,表现为所有的人类都有如自走番茄一样鲜嫩饱满浑圆多汁,一捏即爆,汁液可以射出一万米。从数量上来看,人类犹如蝗虫般,一波接一波的死去。十部ova中的死亡总人数,让即使是观片无数的菊花也叹为观止。 第一部这么来,很棒,爽歪歪。第二部,很棒,爽歪歪。第三部······到了后期,我终于彻底麻木了————亲,你能换个花样吗? 制作组表示当然可以:亲,你想死多少,给个数儿。 不,我的意思是换个玩法··· 没问题亲!给个数! 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换一种play··· 管够! ············ 可以感受到,制作组很努力的在取悦观众,非常“用力”的,以一种不差钱的姿态满足观众观赏本片的初始冲动,但发力的方向似乎出了点问题————单纯的想通过“数量”平方增长来满足观众,颇有点张大导演“数大即是美”的美学观。 但这招对我不起作用,我是一朵浸yin二次元多十数载的菊花,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我的口味越来越重,我的撸点越来越高。别说灭伦敦,就算你让A叔吃完欧盟所有人,一个一个吃过去,吃的兴致盎然,死者的惨叫震耳欲聋突破天际,也休想叫我那止水之心泛起一丝涟漪。 应为这不是我想要的暴力展示。 这么说吧,笼子里的汉尼拔教授,听着音乐,吃完牛排,擦擦嘴,然后突然就咬死一个人。教授从一个优雅的学者,突然间变成了一之凶暴的怪兽,我的肾上腺素急速飙升,一句“卧槽!”(褒义)哽咽在喉咙里,眼眶里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这,特么,才叫————暴!力!展!示! 为什么会这么带感?仔细想想,用牙齿,咬死一个人,像个一样疯子一样,这明明很挫不是吗?换做A叔的话,弄死个人跟玩儿一样不是吗。 但坏就坏在“A叔弄死个人跟玩儿一样”,这还没完,制作组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提醒观众,A叔不是人,A叔杀人轻轻松随随意,你不信我让他弄死一伦敦给你看。 A叔是主角,是故事的核心,观众的世界观自然会随着主角的视角建立。在剧中,A叔是怪物,于是我们也都是怪物。换做人类的视角来看,踩死蚂蚁也许很有趣,但你特么让我连踩十部,踩400分钟蚂蚁,我会无聊到枯萎的你信不信?! 好的,回到教授的视角,教授是一个“人类”。因此他在杀人的时候,是夺取了一条等价值的生命。(性质完全不一样了对吧?)更妙的是在这部戏中,他其实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那个女探员,我们的视角是从那个三管端正的女探员身上建立起来的。换言之我们在观片时是处于受害者,普通人的角度的。 教授,用尼采的超人理论来说,他以人类的身份,做出了超人(非人)的行为,因此他成为了“超人”。所以明明是rou体凡胎的他,才会给人不可战胜的感觉。人类的身份以及优雅的谈吐,与其非人的行为产生剧烈的反差,这种违和感使得观众产生了恐惧,千言万语终于汇成一句“喔噢!”,菊花泪流满面五体投地,总之我是爽翻了。 好的,现在这个话题进一步的演化成了:在作品中,如何才能让被施暴者,尽可能的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在文字描述中,尽可能的详细客观的记录受害者临终前的徒劳挣扎,心里活动,生理反应等等。文笔细腻(这里是指写实而非华丽)的作者是可以做到这点的。不需要描述受害者的生平性格全家老小这些,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创造一个倒霉蛋,再尽可能细腻的描写这可怜的家伙的死状,即可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实感。 我个人很不推荐这种做法。 首先,这种作者少之又少,我只在从前购买过的,那种廉价恐怖小说册子上(学校报亭有售)见识过几位作者有这种实力。老实说那些家伙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非常冷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无比真实的还原了案发现场(家父是医生,我发誓看他解剖书上的照片也没有看这些文字来的冲击强烈)。看了之后会产生心里扭曲生理不适,多看几篇这个月都出不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