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全是好日子_第076章 贪心不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6章 贪心不足 (第2/2页)

东北农村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激荡的情节跃动,没有大喜大悲的故事渲染,只是如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如散文诗一样和缓。因为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温馨、祥和的。读了我的书你的心会沉静下来,慢慢品味生活的气息,换换口味,品一品不同的生活吧,下面言归正传!

    “长富,今个咋这么早呢?”

    “林哥,今天早上吃得早,在家也没啥事,就早出来一会儿。”

    看见郭文林走过来,杜长富站了起来。郭文林边走边撕开新买的烟,弹出一支,递给杜长富。

    “换一个,长富。”

    “不了,刚抽完。”

    “来、来,再整一个。”

    杜长富盛情难却,就接过烟,掏出打火机,先给这个“林哥”点上,然后自己也点上了。郭文林吸了一口,慢悠悠的吐出烟雾,样子很是惬意。

    “长富,最近挺忙哈!”

    “还行,瞎忙呗。”

    “长富,咱村里呀要说我最佩服你,有头脑、有眼光、有魄力啊,不愧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真行!”

    “林哥,你可别笑话我,你这么说等于打我嘴巴子一样。”

    “看你说的,哥啥时候忽悠过你,真的,心里话,在咱村你是这个。”

    郭文林说完竖起大拇指。杜长富看着郭文林谦逊的笑了笑、又轻轻摇了摇头。他心里在揣测,郭文林突兀的对自己恭维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也想要盖房,想求个人情,加个塞儿,还是因为种地的事儿来卖个话。

    他不知道郭文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因此也就没有主动岔开话题,也没有接续这个话题,只是在默默的抽着烟。他还需要多倾听,根据更多的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判断,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总之,现在他可以确定,郭文林绝不是无缘无故和自己唠闲嗑的,他一定有什么目的,或是有某种企图。自己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长富,你说咱村今年能动不?”

    “百分之七八十吧。”

    “噢,那盖这样的房子能给钱吗,以前不是挨家登过记吗,谁家院里有多少不动产,上边那不都有案底的吗?”

    “林哥,这个怎么说呢,登过记是不假,但是这盖房也不是咱村发明的,这都是外边人的经验,沈南那边老百姓盖的都给了,这你也是知道的。那每家都几十万上百万,你说谁不眼红,谁不着急。再说了,咱花一万两万的盖了,一旦动迁了,给钱了,就赚大了,这是千年等一回的机会,你舍得错过?”

    为了迎合杜长富的心理,郭文林主动将话题切到盖房的事儿上来。其实郭文林的心里很是矛盾,他对盖房的事有点拿捏不准。上边早就统计过家家的不动产,早在几年前镇里就对农村建房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一律封停,即使建了也不给办房票。

    没有房票就是不合法的违建房,现在兴起的建房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百姓自己内心的恐慌,或者说是杜受长富等人的蛊惑造成的。这一点儿也不冤枉杜长富,因为为了打开局面,开拓市场,拉动客户,他不仅在全村第一个建了房,算是给大伙打个样,做个广告。而且他还到处散步谣言,给百姓造成紧张心理,明明有五家要盖房,他就跟别人说有十家,明明工期预排到二十天后,他就说两个月之内都没有了时间,如果谁想盖房,他就表现得很为难,然后再做个顺水人情,给加个虚拟的“塞儿”。再加上大喇叭也为杜长富摇旗呐喊,奔走聒噪,这更增加了声势。

    “别的地方都给钱了”,这也仅仅是耳闻,郭文林并没有眼见,也没有更确凿的第一手证据,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因此郭文林也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该是何去何从。

    人都有盲从的心理,杜长富对这一点有很深的见解,他也正是利用了人性的这个弱点。郭文林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杜长富的圈套,他正徘徊在十字路口。建吧,那也是两三万的投入,对于农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土里刨食一年哪有太大的收益,那每一元钱都是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万一白盖了,那钱不打了水漂。不盖吧,周围家家都在盖,谁都不傻,如果没有六七成把握,谁能干这搭钱赔工夫的事。要是真的给钱,到时候人家赚的垛圆仓满,,自己颗粒无收,不仅会被人家嘲笑,更承受不起那经济上的损失。

    看来,人都是有弱点的,在金钱面前,人的眼睛里都会放出异彩的。有时候我们恨贪官,但假如自身处于贪官的位置,真就能保持洁身自好,真的不敢妄下断言。因此可以借用现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那叫“羡慕嫉妒恨”。郭文林是个小人物,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贪性,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胃口,无论怎么说,本质是一样的。用一句话来结束本章吧,那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