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9章 开口求人 (第1/2页)
前面我们说过,这段时间杜长富非常的忙,忙得连自家的地都没有来得及过问,一切都是由大喇叭张罗和做主。大喇叭呢为了使杜长富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房赚钱的伟大事业中,也就甘心做贤内助,把家里外面的事儿全都承担起来。 种地的事也都由她一手cao办,其实大喇叭也是很能干的,对农活也都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起码比王老三在行。但不管大喇叭怎么在行,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家里地是种上了,但种的也不是很理想。杜长富也没有工夫过问,他已经不在乎地种的如何了,只要不撂荒就行。不管怎么说,大喇叭尽了最大的努力,地好歹按时种上了。 她倒没有像王老三舍不得钱买化肥、农药,而是恰好和王老三相反,准备多了。本来杜长富把种子、化肥、农药都早早买好了,但大喇叭觉得杜长富买的化肥和农药不足,她又擅做主张,搭邻居胡老二的车又去镇上买了几袋化肥和农药。大喇叭的想法很简单,地是自家的地,那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样,就要舍得投入,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吝惜不得。因此她又私自多买了几袋化肥、农药也又买了几瓶。 等化肥农药买到家,被杜长富发现了,杜长富立即就发火了。 “我说你这败家的老娘们,你要干啥,钱多了烧的啊,花不出去了是不?我不都买完了吗,你还买啥呀?” 大喇叭见丈夫生气,小声的解释说。 “长富,我觉得你买的不太多,怕不够,这不正赶上胡老二也去买点,顺脚就捎回来点儿。” “有啥不够的,每年不都那么些吗,你没看见啊,眼瞎啊!” “长富,土地那东西不糊弄人,种瓜得瓜,多投多得。” “什么多投多得,你当这是买股票呐,一亩地多少种子,多少化肥,多少农药那是有比例的,不是你想多撒就行的。” “长富,你看这都买来了,就这么地吧!” “什么这么地,肥多了、药浓了不仅没好处,反而伤苗。” “那咋整啊,都买了,要不留明年用吧!” “留什么明年,明年地还不见得种不种呢!再说这东西是有期限的,到明年早就失效了。” “那咋整啊,都买了,也退不了了。” “咋整,卖呗,你能买,不能卖啊!” “卖谁去啊,谁家都准备好了。” “卖谁去?咱家不也准备了吗,你不也买了吗。这么大村子就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么傻的,到街上去问问,看看谁家不够,想买就卖给他。” 大喇叭为难地为自己开脱,但杜长富没有一点通融的意思,他的语气很果断,简直就是命令,不容大喇叭反驳。 没办法大喇叭只好到街上挨家去问,看看谁家有需要。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还真遇到了买主。一个想买,一个要卖,各取所需,一项双赢的合作,也算是把大喇叭给成全了。就这样大喇叭把买来的化肥和农药又了卖了出去,但农药还剩两瓶没有卖出去,这已经很好了,大部分的经济损失挽回来了,可以给杜长富一个交代了,也算是对自己的救赎吧。 有时我们真的应该表扬一下大喇叭,她真的很能干。农村种地都集中在那么几天,各项程序不是一起完成的,需要先翻地,然后是起垄,然后才是播种。现在早已不用牛马来种田了,而是用机器。机器不是每家都有的,村里就那么几家有播种的机器,每年村里的这三千多亩地都是那么几台机器的事,这其中就包括大喇叭家的播种设备,前后大约有那么半个来月也就全都结束了。 因此谁家先种,谁家后种,那都是有说道的。往年大喇叭家就不用说了,自家有机器,杜长富对自家地里的活一点也不含糊,每道工序都干得是非常精细。年年也都是自家的地先种完,才开始承包别人家的活,才轮到给别人家种。周涛跟杜长富关系最铁,年年杜长富干完自家活就给周涛家干,然后依次根据关系远近亲疏来决定春耕的次序,不仅杜长富如此,其他几位揽这个活的人也是如此。因此谁家先种完,谁家后种完从一个侧面就能看出这家人在村里的地位,王老三家就不用提了,一般都是最后才轮到他家播种。 “争抢的有什么用,先种的就能长出金苞米啊,我就不信了!” “晚两天能咋地,早种也不多得,晚种也不少打,不误节气就行!” “啥用啊,让他们争吧,咱等两天,再早你不也得等老秋再割嘛,谁还能今天种明天收啊。这种庄稼跟人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