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联合调查 (第2/2页)
袁绍占着渤海不走,冀州府对他也没有好脸色,想必是处境和赵部相仿,有兔死狐悲之意,故而对赵部帮到这种程度…… 袁绍肯如此帮赵部,赵部必定已倒向了他,希望借关东盟主和袁氏的影响力自保。赵部穷途末路,投靠袁绍不足为奇,袁绍现在也是困窘时期,更需做些事情彰显关东盟主身份,刷存在感,让韩馥不敢轻易动他…… 勾搭成jianian! 太过分了! 不过,袁绍保赵部态度如此鲜明,真的只是因为境遇相似?好象不对,此子受袁氏教导熏陶,年纪不大,却沉稳练达,不象意气用事之人。 如此一来,袁绍的立场显得有些奇怪。 难道他想借此机会将影响力扩展到荆益地区,万一在冀州呆不下去了,还有机会跑到益州或荆州? 一念及此,刘焉倒吸了一口凉气。 袁绍自己的处境不太好,韩馥对他的支持在减少,前段时间黑山军公然进入渤海境内,袁绍也没敢吭声,这些事情,刘焉是知道的。虽说袁绍放弃渤海跑到荆益之地,机会不是很大,但哪怕只是有一丝可能,刘焉都会如芒在背,不敢大意。 刘焉摒退众人,只留下吴懿等几个心腹,商议对策。 既然关东诸侯的联合调查团要过来,武陵军越境事件变得更加复杂。风向不对,切忌轻举妄动,以免给外界落下陷害忠义之士的口实。当暂缓对赵部下手,待情况明朗后,再做定夺。 勒在赵部脖子上的绞索,暂时放松了一些。 袁绍的公然表态,无非是动动嘴皮子,再派出一个使者团过来打太极,几乎没花什么成本,就将赵部从火坑里捞了出来,暂时不用担心自身安全。投资少,见效快,关东诸侯盟主的虎皮,用对地方,事半功倍。 所谓的“联合使者团”,绝大多数都是袁绍的人,冀州刺史韩馥派了一人做代表,其他诸侯再没有派人参与。不过袁绍发文告前有跟诸侯们通气,此事并不涉及机密,通过玩家联络渠道就能很快实现信息交换。 关东诸侯虽各怀鬼胎,对赵部死活并不关心,但既然此事被定性为“董卓报复关东诸侯”,不管是不是那么一回事,谁都不希望类似情况真的发生,大家同仇敌忾,支持赵部的声音倒是惊人的一致。 武陵军越境事件,由于关东举事诸侯强势插入,变得更加复杂。 到这个时候,明眼人不难看出,该事件如何解决,已经不是赵部和曹寅这两个当事者能决定,而是取决于更高层面的博弈结果。确实地讲,得看益州府、荆州府和关东诸侯三方,能否商量出都能接受的意见。需要经过多少次谈判,才能实现利益平衡,暂时还不得而知。
巴郡太守赵部的未来尚不明朗,但起码暂时没有覆灭之险。 诸侯们忙着讨价还价的时候,渤海太守府与黑山军的谈判先有了结果。两方会谈,涉及对象和事情都清楚明确,先出结果是意料之中的事。 黑山军愿意接受渤海太守府的斡旋主张。 确实地讲,是张燕愿意卖袁绍一个面子。 张燕是黑山军共主,号令黑山各部,但黑山各部实际上多是自负盈亏,遇到一家吃不下的买卖,叫上其它同伴一起发财,是比较松散的联盟组织。张燕实力最强,是各部承认的老大,可实际上张燕对各部约束力有限。 张燕和黑山各部的关系,类似于州刺史和太守。 苦哂部趁袁绍出兵讨伐董卓,率部进入渤海境内,虽然未对袁绍下手,却的确损害了袁绍威严。事情发生后张燕非常震惊,既惊诧苦哂胆大妄为,又不敢相信苦哂部居然被一个玩家领地歼灭。 震惊过后,张燕得考虑如何收拾残局。 苦哂部被歼,乃黑山军奇耻大辱,此仇不能不报! 要报仇就得出兵,可飞鱼领在渤海郡,黑山军前往讨伐。上次越境,渤海太守还可推说部队在讨伐董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如果还越境,袁绍想不出面阻止,肯定说不过去。 那便意味着,黑山军将和袁绍开战。 张燕是贼寇头子从良,当上平难中郎将后,渐渐知晓更多朝堂的规则。袁绍是关东诸侯盟主,自身实力虽不见得有多强,但号召力惊人,张燕打心眼里不愿与袁绍交恶。 黑山军占据太行山谷,朝廷不便出兵剿灭,一再寇击郡县,无所顾忌。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张燕坚持认为,没有人能够动摇他对山区的统治。可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大事,让他多少有一些触动。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 诸侯联手,董卓都扛不住,被迫烧了洛阳迁都,如果诸侯们齐心协力搞黑山军,他抗得住吗? 抗不住! 苦哂部战败消息传出,各部群情激愤,要兴兵复仇,被张燕压了下来。 关东诸侯盟主袁绍,是张燕现在最不想得罪的人。 苦哂擅自进兵渤海,张燕知道后私下里痛骂苦哂愚蠢,惹谁不好偏去惹袁绍?自己活得不耐烦了,别拖老子下水!各部惹出什么事情,别人都算在老子头上,背那么多锅,心真的好累…… 这件事情也不能一直压着,总得想办法解决。 张燕正纠结,渤海太守府的使者到了。 渤海方面愿意从中斡旋,和平解决此事,张燕举双手赞成。 事情发生后,苦哂部和飞鱼领的那点恩怨,张燕也是知道的。 飞鱼领吃了豹子胆到黑山军地头掳人,最终引发了战争,但平心而论,张燕不觉得掳点人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黑山军经常寇击郡县,抢的东西更多,也没见人家郡县寻死寻活进山区报仇嘛! 做人要厚道…… 张燕也有意和平解决,谈判进展顺利,很快达成协议。 主要内容如下: 1、放还被俘黑山将士; 2、鉴于被掳乡民已习惯飞鱼领生活,黑山军放弃乡民回归原籍的权利; 3、飞鱼领掳人不道德,向苦哂部作出相应补偿; 4、双方达成谅解,不得因此事再生龃龉。 飞鱼领与黑山军的危机,至此圆满解决。 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