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立规矩(四) (第2/2页)
我,以后请不要再提这个话题,巧娘有难言之隐,待日后时机成熟,必将对郎君一一道来。” 陈宝早已笃定她是鬼物,但并未挑明,反而宽了她的心,“不必忧虑,你是何种身份,于我而言,并不重要。” 说实话,陈宝也曾介怀,思虑了几日,其实才得出这个答案。 林巧娘闻言,面上一喜,将陈宝搂抱地更紧。 林巧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和陈宝可谓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恨不得时刻都不分离。 陈府家大业大,奴仆众多,时日一久,不免被人发觉。 陈夫人早年被恶鬼缠身,受过鬼的惊吓,如今知晓林巧娘的事后,认定她非妖即鬼,告诫儿子和她断绝往来。 陈公虽不像陈夫人那般反应激烈,但也劝说儿子和林巧娘分开。 陈宝也曾想过顺应父母之命和林巧娘断绝往来,毕竟人鬼殊途,可最终还是狠不下心来,更是对林巧娘留恋万分,因而继续和她交好。 陈公和陈夫人见此情景,除了恨铁不成钢之外,请了余杭最好的道士回来做法。 那位道士,也看出了是有鬼在作祟,法也做了,可鬼愣是半只都没捉到,最后走出大门时,无端撞在门梁上,躺了十几日才下床,以后无论陈公再请,说什么也不肯前来。 林巧娘虽赶走了道士,但一心认定此事和陈宝有拖不了的干系,晚上哭哭啼啼,对陈宝哭诉道:“郎君,你对我有二心。” 陈宝大喊冤枉:“我待你真心一片,若不然也不会忤逆父母之意,成了不孝之人。家中已经给我接连说了好几门亲事,可被我都一一拒绝,如今已然知晓你的身份,可我并不介意。” 林巧娘听后破涕为笑,道:“不瞒郎君,妾生前乃隋炀帝宫中一名宫女,后来亲眼看见炀帝兽心大发,将自己的亲生meimei琼花公主玷污,被宫中的几名公公追杀时,不慎掉进荷花池淹死。” 林巧娘后来又讲述了一些萧皇后和宫中的事迹,有条有理,不像虚假,陈宝便全然信了。
林巧娘当时讲述地极为轻描淡写,后来陈宝才知晓了详细的事由。 原来,林巧娘并非普通人家的女儿,而是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她的父亲,乃是隋炀帝时期的余杭知府。 林巧娘十四周岁那年,被选为贡女,入了皇宫。 依她的出身和相貌品行,原本进宫之后,起码会被封个才人之类。 不知该说天公不作巧,还是她福大命大,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见她机灵聪慧,在她入宫的第三日,便将她调遣过来作为近身侍女。 隋炀帝在太子时期,对萧皇后宠爱非凡,但后来因为宣华夫人的缘故,对萧皇后日渐疏离。 宣华夫人是隋炀帝的老子隋文帝的嫔妃,杨广对他老子的嫔妃有了觊觎之心以后,萧皇后作为他的太子妃,自然要规劝他。 时日一久,杨广渐渐对萧皇后不厌其烦。 坊间野史传闻,隋文帝杨坚并未暴毙身亡,而是被自己的儿子杨广给害死,至于原因,则是因为宣华夫人。 姑且不论此说法的真实与否,值得一提的是,杨广继承皇位之后,给宣华夫人专门修建了一座宫殿,用以安置宣华夫人。 此种龌龊之事,令萧皇后脸上蒙羞,时常在杨广面前提起,越提,杨广对萧皇后对厌恶,以致于,萧皇后虽有后位,实则相当于已经被打入了冷宫。 正是因此,林巧娘虽姿容出众,文采也出众,却一直幸免于隋炀帝的宠幸。 不过,萧皇后待林巧娘极好,不把她当宫女,反而当姐妹一般。 隋炀帝杨广虽则荒yin无耻,但据闻,他的相貌极为俊美,可谓是千古帝王中的第一美男子。 林巧娘进宫之前,对这位美男子原本还抱着几分希望,待进宫之后,渐渐对这位皇帝的声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了解,对萧皇后生出几分感恩来,也庆幸自己免遭虎口。 萧皇后毕竟是皇后,隋炀帝再对她冷落,但在每年的节日期间,还是会象征性地前来看她。 林巧娘有门绝活,化妆技术极高,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堪称易容高手。 隋炀帝每每前来之时,林巧娘便会在自己的脸上加工一番,假扮成丑八怪的模样。 这几日,我把自己关在屋中,除了二师兄之外,谁也不见。 贴身跟着我的,是一名叫清风的小道士,今年十七周岁。 令人费解的是,也不晓得老头子为何会派一名男弟子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我曾问过师父,你道他是如何回答的,老头子说:“若派女弟子照顾你,还不晓得你半截腿往黄泉路上迈了多少遭呢。” 此言妙哉,我竟无力反驳。 清风进来禀告,“绝尘子真人来过许多趟了,一直说要见您。” “最近一段时日,本真人一心专注于修炼,不希望有任何打扰,你按原话回禀给绝尘子真人,他自会知晓含义。” 果然,大师兄再也没有来过。 天宝十二年十月十八,气朗天晴,万里无云。 今日是老头子的寿诞,至于是多少岁的寿诞,除了他自个,只恐这世间再也没有他人知晓。 二师兄问我:“你心口疼的事,为何不告诉师父和他们三个?” 我道:“千万别,你若告诉他们了,我就和你断交。虽说我这条小命是被人给救回来了,但估计从此怕是落下病根喽。” 二师兄半晌都未言语,隔了片刻才说道:“那今日怎么办,各路道友已经齐聚山下,其中不乏一些有名之士。依你如今的名气,怕是会有不少坤道向你挑战。” 二师兄可谓是一语中的,我道:“这着实是个问题。” 二师兄建议道:“若不然,你谎称自己抱病得了。” “侍机而动,具体问题,到时再具体分析。” 抱病装孙子这可绝迹不是我的风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不到紧要关头,绝不退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