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1/1页)
女巫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静止的,人陷入沉睡状态,有好几次,少年都以为她要睡了过去,从此不再醒来。 怀着这种想法的不止少年一人,席钰也忧虑女巫的健康状况,她给人的感觉很危险,好像一碰就会碎。 一天早上,再也等不及了的席钰敲开了女巫的房门,紧闭的房门应声打开,阳光照在暗黑的屋子里,带来了光明。 席钰从未见过一间不透光的屋子会那么黑,黑的让人心生恐惧。 “既然来了,就进来吧!”女巫嘶哑的嗓音,依然让人心惊胆战,“正好我要去找你,你便来了。这样也好,省去我许多事。” 席钰诧异地望着盛装打扮的女巫,好像她要去盛宴一般,把自己装扮的像个入流的贵妇人。 “我来此的目的,你早就知道了。我等了那么多天,你始终未曾给我答复。实在等不及了,我只好来打扰你的宁静。”席钰对女巫的态度不是崇拜,而是尊重。 “你真的很在乎她,要不然也不会回到这里。”女巫眯着的眼睛睁开了又闭上,动作快的让席钰误以为自己看错了。 “如果能告诉我她在哪里,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席钰笑了。 “外面的小家伙,你要我请你进来是不?”女巫转向敞开的大门,喊道,“偷听技术有待提高,不过以你的年纪和资历,也可以了。” 少年赶紧从房檐上跳了下来,闪身飞进女巫房中,一串动作行云流水,他的功夫向来俊俏,席钰归结为他的爱美癖。 少年进来后,木门自动关上,席钰和少年对于女巫的力量早已不再稀奇了,在他们眼中,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女巫朝少年抬了抬下巴,说:“你来把这块地砖搬开。” 但凡是藏在地砖下的,一般都是好东西,少年一听女巫让他干活,他得瑟了一下,喜滋滋的去搬那块乌黑的地砖。 少年一把撬开地砖,见地砖下藏着一个洞,便把手支了下去。 滑滑的,有什么东西顺着他的手爬了上来。 少年顿觉不妙,自己被女巫给骗了,这里竟然藏着活物。他噌地跳了起来,手一甩,缠绕在他手上的活物被甩了出去。 咝咝……咝咝…… “它也是个长命的东西,那么多年被关在地底下,依然还活着。”女巫踢了踢爬到她脚边的红蛇。 少年看得毛骨悚然,这条蛇除了牙齿没有一处不是红的,真是活久见。 女巫浑不在意蛇的恐怖程度,她弯腰捞起了红蛇,干枯的手在它身上流连抚摸,嘴里说着他们听不懂的古语,好似在深情告别。 忽然,干枯的手充满了灵力,一股股丝线缠绕着她手中的红蛇,红蛇感到不适,痛苦的挣扎着,红蛇越挣扎反而越难受。 一根根丝线钻进了蛇的身体,红蛇的身体渐渐的膨胀起来,逐渐变成一个圆滚滚的红球,就在他们以为红球要爆的时候,红球化为丝丝红烟,一颗红色的内丹悬浮在半空中。 女巫的右手伸了出来,长长的指甲,皱巴巴的肌肤,紧眯着的双眼,笼罩在红烟中的身体,活脱脱一位神秘巫婆的即视感。 女巫转向席钰,将内丹推送至席钰的手中,席钰被迫抬手接过女巫的馈赠。 “你不必谢我。”女巫挪着沉重的身子,边说边指引席钰和少年跟着她走,“我等你很多年了,久到我以为活着时见不到你了。没想到,老天有眼,让我在有生之年遇到了你。他们都说你死了,我不信。他们说我傻,我就证明给他们看。如今,不信的人都入了黄土,剩我一个孤零零的在世上苟且活着,没有人拌嘴的日子也是寂寞的。幸好,你来了,我可以放心走了。结束漫长的旅程,心无遗憾,我也走的安心。” 女巫的临别之言,惊得席钰和少年出了一身冷汗。 “你一直在等我,可我不认识你。”席钰觉得这世界玄幻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他还能遇到故人,可见人的缘分有多深。
再看女巫的年纪估计上百了,而自己年纪轻轻的三十不到,他是什么时候认识女巫的,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女巫明显不想回答席钰的疑问,“该知道的时候就会知道。” 装神秘。女巫就是这么深不可测。 不知走了多久,绕了多少圈,终于到达底部。 少年被气派的水晶宫震住了,头顶是梦幻般的星辰,脚底下是古老的六芒星。走在其中,身不由己,不知不觉地步入其间,为眼前的景象叹服。 席钰看的比较细,没跟少年一样,一股脑儿热的扑进去,他信步走着,发现这座宫殿年代久远,并非刚建成了的。 而女巫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建造一座充满魔力的宫殿。 女巫的回答解答了他的疑问,“这座宫殿原先并不在地底下,它是被埋入土中,又被狂热的追随者和追随者的后代,经过数百年的保护,才留存了下来。” 女巫接着说下去,“那年,东大陆被海啸袭击,简直是末日般的景象。所有人都疯狂逃命,大地上到处都是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尖叫声。他们哭着,喊着,甚至听信巫师的谣言,将处女献祭给海神,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少女经过巫师的洗礼,被送给海神,可是海啸还是来了。弱小的人族在狂暴的海啸面前只有死路一条,漫天漫地的水吞噬了街道,马路,家畜,花园,房子,人。昔日繁华的东大陆被淹入海底,不见天日。率先逃亡的那批人历经磨难回到被水淹没的东大陆,誓要找到先祖留下的水晶宫。功夫不有心人,花时间下去,他们总算查到蛛丝马迹,凭着那份执着,代代相传,终于找到了水晶宫。水晶宫能有现在,是先祖们的功劳。日夜更替,山川变大海,河流变农田,几个世纪过去,大陆又成了陆地,水晶宫在地下更易于我们修缮和保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