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卢新华荐《亮剑》 (第2/2页)
真正意义上的不是我写的,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他们在嗡嗡嗡中遭受的苦难、血泪和生命体验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的轰动是众缘所成,幸运的是,命运选择了我来执笔。”卢新华迟疑了一下,坦然的回答道。 “……你太谦虚了!对了,你这一次来给大家分享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呵呵,说是书的话,还不太准确。我这次分享的其实是一本杂志上连载的一部小说。” 广播中,卢新华似乎在卖关子一般,故意挑起了听众的兴趣。 而听到这里,正在听广播的听众们也都是好奇了起来。 “一本连载的小说?就是你手里的这本杂志吗?”节目主持人将听众们的疑问说了出来。 “没错,这部小说现在还在连载过程中,刚刚开了个头,不过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过这本小说的文稿,写的实在是太精彩了!” 广播里,卢新华像是刚刚又回味了一番他话里的文稿,然后才又强调道:“非常精彩!” “好吧,按照节目的要求,你现在要告诉大家这部还在连载的小说的名字,以及你推荐这部小说的理由是?” “说起这部小说的作者来,估计大多数听众都知道,这本小说的名字叫,小说的作者叫戈文。” “呀,是的戈文?” “呵呵,我没说错吧!果然一说起戈文,大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戈文又在写新的小说了?” 一直都保持着平静的主持人的声音意外的透漏着一丝惊喜,说起来,这也是戈文的粉丝一枚。
而收音机前、广播前的听众们也都是精神一震。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频道的忠实听众,很多人自然喜欢阅读,喜欢文学,喜欢文化,喜欢艺术。很多人之所以收听“读书汇”这个节目,一方面是喜欢名人讲述的各自的读书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听节目来选购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毕竟,大家都不太富裕,而且现在市场上的图书也变得越来越多,玲琅满目,对于有选择困难症的听众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名人们推荐的书不会差到哪儿去。 “嗯,这本就是戈文同志创作的新作品,已经写完了。不过,目前这本书应该没有出版,只在这本杂志上有连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厅里,卢新华将手中的杂志递给了一直跃跃欲试的主持人,然后解释道。 “这是一本新杂志啊!”广播中主持人翻阅杂志的刷刷翻页声从话筒中传遍了整个中国。 “没错。” “那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很多人认识我都是因为当初那篇小说,我记得发表后,有很多文章说它突破了这个禁区,突破了那个禁区,一些文学界的大理论家像陈荒煤啊、王朝闻啊都说打破了很多桎梏。其实我想说的是,我自己其实什么突破都没有。他们看到的突破是从嗡嗡嗡这一段历史来看的,那段时期什么都没法写,就强调了三突出啊、高大全啊,早就成了八股文了,在那种情况下,自然什么都是突破了,爱情的禁区、悲剧的禁区、在加上对嗡嗡嗡的反思……” 卢新华的声音很平稳,自己评价起自己的来,让录音机前的所有听众听得都是大感意外。 “其实再早二十年,又或者再晚七年,比如现在,我一点突破都没有,和那些大作家相比,写的很稚嫩,其基调基本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渲泄,从艺术内容和艺术审美上来看,当不得那么高的赞誉。” 广播里卢新华的说话声仍在继续—— “其实我也是不久前才真正看清自己与那些大作家的差距的。虽然也表现了对极左路线和政策的否定和批判意识,但在涉及个人经验、情感时,由于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小说充满了悲情主义色彩,这一点确实不值得称道。” “戈文同志的同样写了嗡嗡嗡,但是他不仅写祖国在动乱之中的巨大灾难,不仅写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不仅写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与毁灭,他还写了对于人性的关怀,他还写了对于人性深刻的探索,他还写了对于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呼唤!” “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我觉得他是现在中国文坛年青一代中最优秀的作家!” “没有之一!” …… …… 那个,几天没写,思路有些打断,考虑了很久才写完,这章是星期一的。 上周从周四到周日断更四天,欠四更,这周会补齐的。 最后多谢大家的包容。 叛儿鞠躬致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