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上 (第1/2页)
凤仪殿。 “夫君,这一次元宝他又输了!”内殿之中,蔡琰穿着青色宫袍,在细心的为孙权泡茶。 “输了活该!” 孙权四平八稳的端坐在茶座之前,抿了一口清茶,入口甘醇,口感很好,蔡琰的泡茶技术又有见长,果然是才女,才艺方面,不仅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旁门技艺都钻研很深。 “你是他父亲,就不能盼着他点好啊!”蔡琰给了他一个白眼,有些埋怨,但是也不是很在意,作为凤仪天下的皇后,她经历了太多,连龙策之乱的都抗过了,这点斗争她已经不放在眼中了。 “他自己信错了人,能怪我吗?” 孙权碧绿通透的眸光闪烁一抹深邃到看不透的光芒,喃喃的道:“这一次,我可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那一票,投给了孙晟。 他终究是一个父亲。 向着的孩子,这是天性。 但是孙晟最后还是输了。 这在他的意料之外,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孙栋这孩子,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出色,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出手,一击而中,日后孙晟恐怕更难把他拉下储君的位置了。 *********** 龙策五年,九月九日。 重阳之日。 孙权领文武百官,自长安城郊外,渭水河畔,祭天坛台之上,正式册封孙栋为储君,入住东宫,列为大吴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旁听朝廷会议,自有出入内阁大殿和军机阁。 这个消息很快就从长安城传出,不出数日,天下皆知,地方百姓皆然开始对此事议论纷纷。 “南陵侯已经被册封为储君了!” “现在已经不是君侯的,是殿下,太子殿下!” “陛下不立嫡长子为太子,却立庶弟为太子,有违人伦,有违礼法,岂可为之也!” “进储君以定,天下该安心了!” “昔年孙绍为储君,却仍然为朝廷带来了龙策之乱,今陛下不立嫡子,立庶子为储君,亦不知道是朝廷之福,还是朝廷之祸!” “陛下此举,乃是仁政,天下是孙氏的天下,当初先皇立贤而不立长,方有今日大吴之鼎盛,进陛下效仿之,何以不对!” “南陵侯亦为孙氏宗亲,陛下亲弟,年少有为,位列孙氏骁楚,立为储君,当得天下民心!” “……” 经此封禅之礼,孙栋在天下万民之中,算是正式列为大吴朝的储君,但是这个储君有人认同,也有人反对。 有些饱读诗书的老儒生更是反应激烈,纷纷以民书上奏朝廷。 当然也有不少睿智的人认为这个储君的选立虽有违前朝之别,但是对朝廷,对天下都是一件好事。 在这争议之中,孙栋正式入住未央宫城东侧的东宫。 …… 时间进入十月金秋,天气开始变冷了。 这一天,长安城依旧繁荣热闹,一轮金乌已经西沉下去,夕阳不见了,月兔浮上来了,夜色渐渐来临,在魏国公府邸之中,却是气氛有些萧冷。 “为什么?” 孙晟强行的闯入国公府的内殿,挺拔的身躯站立殿堂之中,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一遍温酒,一遍读书的曹冲。 “对不起!” 曹冲屏退左右侍奉的下人,站了起来,长叹一声,有些羞愧的说道。 当尘埃落定之后,他也清楚,他和孙晟之间必然也就是到了一个分道扬镳的地步,他在这一场争夺之中起到的作用是瞒不住孙晟了。 孙晟早晚会知道,现在才领悟过来,已经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我曾似你为师,待你为友,可曾亏待你半分?”孙晟面容萧冷。 “不曾!”曹冲坦然回答。 “昔日你在宫廷之中投靠于我,曾言助我登上皇位,可有半点真心之意?” “从无!” “你何时投于他孙栋?” “在见到你之前,我已宣誓,愿意追随效忠于太子殿下,之后点点滴滴,皆为太子殿下铺路,把他送上储君之位,日后更会尽心尽力辅助他继承皇位!” 曹冲回答的斩钉截铁。 “原来如此!” 孙晟自嘲而笑:“我父皇的那点本事倒是让他孙栋学的有模有样,居然在我身边埋暗子,手段比我可阴狠的多了,到底是是我孙晟比不上他孙栋啊!” “不是,殿下无论才能城府,皆为上等,不负陛下之睿智,当得天下之储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