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汽车狂人_第七十二章 普庆(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普庆(一) (第1/3页)

    符垒是简越圈子里寥寥无几的知情人,虽然他很成熟,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从不问起与本行无关的秘密,以出意外伤及友情,但多少知道一些——简越喜欢阳谋,在汽车行业没有什么压箱底的秘密。

    “你没开玩笑?”

    简越无奈道:“我这样子像是在开玩笑吗?走吧,你待会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另开炉灶了。”

    符垒带着疑惑往前走,志桐汽修南面是四座普普通通的七层建筑,围成了一个四合院。建筑风格与志桐汽修类似,路边没有独立入口,不知道的人会认为是志桐汽修的一部分。事实上10月之前也是,海韵职院汽车研究所在这里办公,直到M9全体回归,在这里安营扎寨。

    刚进门,符垒便忍不住了:“不是志桐汽修吗,怎么牌子上是海韵汽车服务公司?”

    简越解释道:“海韵投资重建后,志桐投资旗下的企业均更名为‘海韵’。志桐汽修也不例外,现在的大名叫‘句江海韵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因为更名时间短,大家都习惯性称呼旧名,汽车研究所也在这里办公。”

    符垒哦了一声,随即问道:“职院有必要弄这么多的研究所吗?”

    简越说:“海韵职院所有的研究所都偏重于应用,虽叫研究所,实际上没有研发能力,本质上是技术部,汽车研究所也不例外。与酒水所研究酒是为了更好地卖酒一样,汽研所是为了更好地修车和卖车,还承担了部分教学任务,员工都是机械系的老师。换句话说,它是海韵汽车服务公司的技术部,只是挂了个研究所的名头。”

    符垒郁闷道:“你乱起名字,我爸也跟着乱起名字。海南教育界说,我爸根本不知道研究所是干什么的。如果不是他乐善好施,很多大学老师都去研究所兼职,黎海职院早就被人笑死了。”

    简越笑道:“歪打正着,对不?”

    符垒也笑了,“没错,不过老师们可不愿意承认是在职院兼职,都说是黎海集团研究院。我爸的脑袋比我活络多了,发现风向不对之后,立刻让红叔在集团内部增设了研究院。我出来的时候,他已决定正式成立黎海集团农业研究院,还想请孟格盛院士做名誉院长。这种气魄,我再练三十年也不会有。”

    简越一愣,“怎么说?”

    符垒嬉笑道:“我爸讨厌鱼,而孟院士刚好是研究鱼的。孟老头已经答应了,不知道他们以后怎么相处,想炒院士的鱿鱼可没那么容易。”

    简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懒得批评没心没肺的家伙,继续往前走。符垒一把拉住他,“别跟我打哑谜,我这次出来主要是旅游,不是动脑。”

    简越苦涩一笑,开始避重就轻地讲故事。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大部分人都不会记得谁首先找到了这条大家都愿意走的路,花了多大的力气。

    在巨头林立、竞争白热化的欧洲开一家汽车公司,而且是生产普通车,在行家眼里无异于是自杀的决定。即便是麦格纳这种在汽车领域浸yin已久的实力派零部件制造商,也不敢贸然以自己的品牌进入整车市场,转而选择为巨头们代工来实现自己的造车梦,而且主要做中高档车。

    沃林汽车诞生后,几乎没人认为它能做起来,连股东都没有信心。从现在流行的称呼即可以看出当初的心态——德国人称其为“沃林汽车”,波兰人称其为“WM”。前者意思是沃林集团汽车部,后者意思是沃林集团发动机分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称其为“沃汽”,起初也带有怀疑和调侃的成分,因为WM的第一款产品不是汽车,而是摩托车。此外,沃林集团虽大,但只有动力类产业使用“沃林”商标,WM是其总调度中心。换句话说,是专属。经营范围类似的沃尔沃直接叫“沃尔沃”,换到WM非要叫“沃汽”,绝不仅仅是沿用国内的习惯。

    欧洲媒体认为,沃林汽车能发展起来,MUZE和沃林财团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其次,主因是宝马的技术支持,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宝马意图扩张自己在中低端市场影响力的野心不死,成就了沃林汽车。

    收购罗孚是宝马历史上一次惨痛的失败,差点被这个无底洞拖入万劫不复之地。一只小蝴蝶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和“商业天才”的威名,成功改变了历史——宝马不仅没有焦头烂额,反而暴起,将劳斯莱斯、宾利、路虎、迷你等品牌收入囊中,布局空前完善,提前坐上了豪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换东家后的劳斯莱斯将传统风格保持得非常好,保守的英国王室因此继续将其作为座驾;宾利年轻了些,主打运动牌,颇受科技富豪和富二代的欢迎;故障率大减的路虎成功翻身,现在已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可以自给自足;迷你库珀这种个性化、小众化的品牌,和宝马拉上关系后,在美国市场的销量飙升,在欧洲市场能跟菲亚特500分庭抗礼。

    媒体的看法也是主流群体的看法,他们只看到宝马带给沃汽的好处,没看到沃汽带给宝马的好处。不带任何偏见地说,宝马能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提前压住如日中天的凌志,是拜沃汽集团完整的产业链和严苛的品控所赐。它在美国新推出的车型一改美国人心目中欧洲豪华车小毛病多的印象,品牌美誉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