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不亦乐乎(一) (第1/2页)
环境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中国会出现大批的隐形富豪,默默无名的符国鞍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黎族汉子,刚过而立之年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此后一直稳扎稳打。唯一的冒险是参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海南的炒房炒地,凭借对家乡和建筑业的熟悉,在95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全身而退,转战深圳,后一直在广深一带发展,净资产过十亿。虽然钱来得比大多数富人都干净,但他一直信奉“财不露白”,资产很分散,公开露面的只有一家服装厂和一家玩具厂。 符国鞍有两女一儿,都是单名,排行依次是符珐、符远和符垒。77年出生的符垒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真正的富二代,自记事起就没苦过。虽然家财万贯,但毫无富家子弟的骄娇之气。98年大学毕业后即结婚,和妻子黄千娜在深圳开了一家小公司,主要做工控领域的生意,每年能赚个两三百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与大多数人想的不同,简越首先认识的不是符国鞍,也不是符垒,而是符珐。07年10月,齐悦贸易接到了一个欧洲的玩具订单,简越在网上搜索时,发现了符珐的名字,觉得很有趣,便打电话联系。去东莞验厂时,碰到了符国鞍,就此认识。09年3月,林弋楠设计新型冷风机时,遇到了技术难题。他懒,又不怎么讨人喜欢,圈子小,于是寻找技术支持的任务落到了简越身上。符珐推荐了弟弟符垒,简越带着林弋楠去深圳拜访,和符垒一见如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云越集团的崛起有符垒的一份功劳。 简越在一个别扭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毕业后又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领域,很羡慕符垒。在他的心目中,符垒过的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不自觉地与其加强了联系,每次到深圳,都要过去拜访。一来二去,双方迅速熟悉起来,成了真正的朋友。符垒在上海有合作伙伴,基本上每年都要去上海几次,一般都是从深圳飞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坐大巴到澄溪,最后从句江飞回深圳。 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每年也就能见个两三次,但友情一直稳定,而且没有掺杂利益。玩具不是齐悦贸易的主营产品,采购量很小;玩具厂也不是符家的优质资产,符国鞍年过六旬,力不从心,低端产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随时都有可能将其转让或关闭。两人交往,仅仅是因为谈得来。 简越早熟,符垒也早熟。符国鞍工作繁忙,没空管儿子,符垒一直是自己管自己,连大学志愿都是自己拿的主意。受家境影响,17岁时谈吐已非常像成年人,性格基本定型。今生的94年6月,高考结束后,他带着女朋友黄千娜出来旅游,逛到了平寺,住在立宇酒店。这是两人首次见面,后来一直有联系,但符垒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人生轨迹跟前世基本相同,就是生意做大了一些。由此可见,这家伙骨子里很倔,一旦认准目标,轻易不会改变;也是心高气傲的主,不愿趋炎附势。 可惜有些事不是以符垒的意志为转移的,黎海集团是海南的知名企业,符国鞍浮出水面,想跟少董攀上关系的人数不胜数,更不要说特使的身份。简越断定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孰料赶回办公室时,很惊讶地发现只有符垒。 “就你一个人?” 符垒没好气地说:“你还希望见到谁?” 简越笑道:“一个人更好,免得我要戴面具。千娜怎么没跟你一起?” 符垒说:“她想来,但不方便,怀孕了,妊娠反应很严重。” 简越忙道贺,符垒苦笑:“我还没做好当父亲的准备,本打算过两年才要孩子的。” 简越笑道:“是不是你老丈人担心?” “没错,我是家里的独子,——有烟没?” 简越从抽屉里拿出一包软中华,丢到茶几上。符垒熟练地撕开,点燃一支开始喷云吐雾,半晌才说:“这段时间真把我憋坏了,我老婆不让抽。越是不让我抽,我越是想抽,不知不觉中烟瘾大了。” 简越忍俊不禁,“少转移话题,现在舒坦了,可以说了吧?” 符垒懒洋洋地说:“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七年之痒,外加我爸闹的动静有些大,我是家里的独子,主动凑上来的靓妹很多。说起来真搞笑,千垒机电招一个前台,居然有研究生过去应聘。早知道这样,我应该跟你学习,只从内部招人。” 简越说:“我这是权宜之计,以后还是要从外面招人。——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符垒笑道:“谁敢真的跟你对着干啊,你这种超级土豪用钱就可以把他们砸死。” 简越蹙眉道:“在说正事呢。” 符垒正色道:“我没瞎扯,苹宇贸易一口气给海南的供应商下了30多亿的长期订单,并预付了部分货款,于是省府最后一丝顾虑也没有了。即便没有这件事,省府还是更倾向于让你接手海汽。这个世界终究是凭实力说话的,你接手,最起码技术和资金不用愁。” “海汽的员工呢?” 符垒说:“我出来之前,叶久波说,海汽中低层员工情绪稳定,我们塞进去的人已顺利站稳脚跟,即便老员工全部离职,我们的人加上你的人,也足够维持海汽的正常运转。高层有些麻烦,大部分人都不想走,但很显然你不会让他们留下。他们都是知情人,你想过河拆桥比较困难,以后难办。我爸说,他们正在与我们不对付的势力密谋,意图阻止你接手。——你的城府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深了,我说了这么多,你竟然一丝反应都没有。” 简越笑道:“首先,我的城府一向不浅,能让我毫无保留的人还没出现过。其次,我没有过河拆桥,我的原始计划是让一汽整体收购海汽,只是张国庆cao作的时候出了点差错,钱给多了,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符垒愕然道:“不会吧?” 简越解释道:“我在国内的布局从一开始就不是整车,而是零部件,目标是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更准确地说,是站在各车厂背后的隐形巨人。你应该知道,海汽96年底的时候濒临破产。张国庆跟我说——小老板,海汽快撑不住了,要不给点援助,以后好做生意?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我一想没错,便同意了。只是我没想到张国庆这么能干,短短三年就把我给他的两个亿翻了近三番。” 符垒大吃一惊,“那个死胖子有这么厉害?” 简越说:“我也看走了眼,不过他以前不胖的,身材很好,可能是这几年过得太舒服了,外加中年发福,所以身材走形了。——更要命的是,他不懂汽车行业,以为点点钱打不住,多给了两个亿。海汽缓过神来了,不肯加入一汽。省领导的意见不统一,双方僵持了一年,98年初时,一汽终于妥协了,出资购买了37%的股份,加上无偿划拨的30%,实现了对海汽的绝对控股。我跟一汽拉上关系,与这件事有关。” “海汽加入一汽后,仅仅是得到了轿车生产许可证,没有得到一汽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更不要说新车型。无奈之下,只好想办法降低已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我是个技术掮客,你知道的,发现有利可图,便让EMK日本研发中心招了一批熟悉马自达产品的工程师,帮海汽改良产品,海汽的6450、6470、323、现在的明星车型普力马背后都有EMK的功劳。一汽和海汽分家,根本原因是海南省府发现一汽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不是我做了什么手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