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欣慰(三) (第2/3页)
近的临时小秘书恍若未闻,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除不时响起的内网电子邮件提醒,只有翻文件和敲键盘、写字的声音。这一幕在01年之前非常熟悉,简越的心不知不觉中平静下来,思维也敏捷了。
第一天顺利渡过,第二天是周六,安德丽娅没有使小性子,乖乖地跟着简越加班。第三天,第四天,日子一天天过去,小丫头迅速适应了新生活,每天两点一线——白天在前程大厦工作,晚上到海韵职院基地班学习。兴致来了,还客串一把德语和荷兰语老师。
只有助力,没有扯后腿的,简越的日子过得轻松自在,有条不紊地完善齐悦集团的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的责权划分。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内部不稳,再好的策略也无法落到实处。
首先是通捷物流,熊福邻没瞎说,戚超维的人品的确不错,通捷物流的分拆工作进展顺利,对运营几无影响。蒋仲哲的能力也比看到的要强,接任总裁后,短短一周就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不再需要简越帮忙。
其次是海韵五金。方庆余和易世林虽相识不久,但配合默契,各司其职,这对搭档比尤海成、骆晓韵、陶德钢三人组更强,没费多大力气就恢复了海韵五金的正常运作,并接到了第一批来自国外的预付款,共计300余万美元,其中大多来自跟榈利涯毫无关系的中小客户。从这点来看,方庆余颇有心机和人缘,在客户的心目中属于可以信赖的一类。
再次是岑山经开。9月17日,柳宝贵恢复名誉和党籍,接着恢复公职。虽仍是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但在市府的地位大幅上升,权力仅次于市长苏丙晨和常务副市长陆庭城。当了副市长就不能再兼岑山经开的董事长,柳宝贵推荐了一个继任者,一个简越从未想过的人——许水清,前世澄溪03年之后的书记,今生也是正处,因病提前退休。许水清这人四平八稳,偏保守,但能力没得说的,不迂腐,没什么架子。连简郁骏也对他赞不绝口,认为中国如果都是这种干部,官场就要安静和清廉许多了。
岑山经开董事长一职现在没有多大风险,油水十足,而且都是干净的钱,不愁找不到合格的人才。许水清并非最佳人选,但简越没有犹豫多久就同意了。原因很简单——公心,他需要展示自己的公心,许水清也有相当的公心。更重要的是,许水清还跟孙向堂一派关系不错,任命这家伙为董事长,可以极大地缓和北边和南边的关系。
9月20日,新任书记简郁骏给澄溪人带来了一份重礼——55993即水利工程的准建批文,澄溪上下一片欢腾。简越赫然发现,这厮居然一直在装糊涂,不仅早就知道5599,而且打定主意利用这个计划脱困,一举多得,反正又不是花他自己的钱。不管怎样,总是有些公心。主管基建的副市长高清平是本地人,向来照顾家乡。可以预见,55993不会烂尾,而且必定是个优质工程。
作为本地最大的企业,当然得带头支持父母官。消息传出后,齐悦集团第一时间给澄溪水利建设基金捐赠了一个亿。跟随者众,仅一天,澄溪小经济圈的企业和个人就累计捐赠八亿有余,足够55993工程第一阶段之用,民间的富庶可见一斑。
就在焦点被吸引到55993之时,齐悦集团悄无声息地行动了,一次性还清了全部的贷款,正式加入无贷款企业俱乐部。让简越意外的是,没人给他电话,包括中行和农行,仿佛一点都不稀奇。你们不sao扰我更好,免得我费口舌。他懒得琢磨原因,继续工作。
“不贷款不融资不上市”极大地提升了齐悦集团的稳定性,员工们都安心了,凝聚力剧增。财务流程也大大精简,各子公司都量入为出,自觉优化管理制度,以免被扣分。成熟企业如果需要总部支援,既丢脸又丢钱。对核心员工来说,直接关系到03年的股权分配和在下属面前的威信;对普通员工来说,直接关系到集团绩效奖金的二次分配和晋升积分。齐悦集团的考核体系非常细致,没有多少钻空子的机会。就算能钻,大部分人也不想钻,因为他们已在澄溪安家落户。
内部短期内不会再有什么大事了,简越的目光自然转移到立宇集团上。如他之前所料,范立宇只不过是徒劳挣扎。立宇集团这种规模的企业,牵扯到大大小小的势力,又关系到现代农业改革的国家战略,不是什么人都能动歪心思的。一旦主要股东达成共识,范立宇费尽心机缔造的攻守同盟就会土崩瓦解。
立宇集团的清理工作进展远比预期中的要快,很显然上面已经下了明确指令,必须在国庆之前搞定。范立宇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现在不是秘密,为减小损失,京城没有直接与渥太华正式接洽,仅派了代表前往美洲拜会各路牛鬼蛇神。即便如此,范家也压力山大,只坚持一周便举手投降,交出了绝大部分的秘密文件。立宇集团管委会拿到这些文件后,按图索骥,轻松追回一百多亿。接着问题来了——
立宇控股上市后,虽然立宇集团相对独立,但仍与立宇系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存在交集的部分。在部分地区,属地原则大大增强了这种交集,以至于无法将二者明显区分开来。对01年的中国来说,立宇集团是一个巨无霸,规模之大,尚在央企华润集团之上,以其为核心运作的立宇系牵扯到数百万人。
与华润集团不同的地方是,立宇集团是一个股权比例和控制权比例并不一致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范立宇的能力虽强,但立宇控股上市后,他一直追着这个庞大的集体走。更要命的是,他不仅有私心,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最典型的是跟简越较劲——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也许跟钱来得太容易了有关,他体会不到真正的白手起家者的那种艰辛。
控股股东意图拆散立宇集团,保住既得利益,原本就有些混乱的体系雪上加霜。立宇集团的财务一塌糊涂,几乎每家子公司都在做假账或者被迫做假账。大家要么彼此心照不宣,一起挖墙脚;要么没当回事,反正解体之后没人能查清楚,而解体时间不会太远;要么觉得自己不出事就行,反正立宇集团家大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