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改变(三) (第1/2页)
“救命啊——Help——Hilfe——”魏荣霖在脂粉堆里大声疾呼,远近的人笑成一片。安静的伊斯马宁难得碰到这样的事,大家纷纷驻足,准备看戏。 简越忍住笑,让童牧过去救急,一阵忙乱之后,将帅哥解救出来。一行人进了包厢,关上房门,齐声大笑。 魏荣霖揉揉鼻子,嘟哝道:“笑什么笑,我只不过是会错了意思。真没想到德国女人这么直爽,竟然当街示爱。你们说我一个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白妞喜欢?” “你老家在内蒙是不?”邬明丽问。 魏荣霖点头,随即补充道:“准确来说,是我爷爷的老家在内蒙,我是云南人。” 邬明丽盯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缓缓道:“面孔有雕塑感,又不缺柔和,骨骼粗大,身材挺拔匀称,你祖上的母系有欧罗巴血统,十有八九是白俄罗斯和德意志的混血儿。内蒙很多汉人都有西方血统,几代之后,白人基因虽被隐藏,但部分后代会将隐性基因表现出来。” 魏荣霖半信半疑,“真的吗?” 邬明丽严肃道:“当然,人会说谎,基因不会说谎,变异只是一小部分,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你知道围住你的那些女人是什么民族的吗?” 魏荣霖摇头,邬明丽笑道:“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小部分是德国人和波兰人,你这么讨白俄姑娘喜欢,99%是她们认为你有白俄血统。我们不熟悉某些特征,她们熟悉。” 魏荣霖张口结舌,邬明丽继续:“近代能到欧洲活动的中国人都不差,姑娘们不熟悉历史,可能误会了,以为你家境不错,这是其一。其二,你跟我们在一起,你知道我们现在是什么地位吗?” 魏荣霖摇头,邬明丽说:“我是UDFH教务长,我丈夫沃尔夫冈-林德曼是ZA投资监事会主席,林德曼家族是慕尼黑都市圈的新晋豪门;小越不仅跟MMI监事会主席迈耶巴哈博士的家人来往甚密,还是优立得监事会主席奥恩沃尔德博士儿子波尔的朋友,和EFEK监事会主席阿施沃夫博士的学生兼家人。” 魏荣霖一呆,“小简总结婚了,或者入赘了?” 笑声再起,邬明丽解释道:“小越到德国后,和阿施沃夫博士夫妻走得很近,称得上亲如一家。” 魏荣霖哦了一声,随即问道:“怎么有这么多博士?” 邬明丽说:“伊斯马宁智力密集度非常高,光这屋里就有五位博士和一位准博士——我是慕大教育学博士,沈玉奎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姚善誉是亚琛工大机械工程博士,吴予乐是德累斯顿工大材料学博士。藤俢铭是慕尼黑工大在读博士,而且肯定能拿到学位。” 魏荣霖挠挠脑袋,“还有一位呢?” 瘦削眼镜男姚善誉拍拍边上一声不吭的家伙,“喏,他,我们中间智商最高的人。” 魏荣霖愕然道:“小简总这么小,怎么能当博士?” 听众哭笑不得,这哪跟哪啊。简越拍拍手,“不说了,点餐,大家都忙,来日方长。” 魏荣霖双手一摊,“菜单呢?” 简越笑道:“在你背后呢,触摸屏点菜机,上面有高清图片和30余种语言的说明。” 康谢再也按捺不住,起身查看,摆弄一阵,咋舌道:“真先进啊,立宇餐饮还在用纸质菜单呢。哇,好多螃蟹啊,我要吃,我要吃……” 听众一起爆笑,康谢回过神来,干笑两声,“德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大闸蟹了?” 简越说:“98年5月,UDFH餐饮学院完成了综合研究,正式推出大闸蟹,不过只有优立得卖的大闸蟹德国人吃,在华人餐馆吃大闸蟹的几乎都是华人。不是歧视,而是两个民族体质和饮食习惯不同。” “美国呢?”魏荣霖说:“我听说那边中国淡水鱼泛滥成灾,一个赛一个地大。” “一样,美国人不喜欢吃中国淡水鱼,除了生活节奏快,不会做,嫌刺多,还跟污染有关。优立得在美国出售的中国淡水鱼及鱼制品都进行了安全检测,现在吃的美国人非常多。去年优立得快餐店累计卖出近9000万只鱼汉堡,优立得农业销售了一万多吨中国淡水鱼制品,仅接到了不到一百起投诉,而且都跟污染和鱼刺无关。说来说去都是技术和成本,只要成本控制好,技术过关,就不存在美国人不吃中国淡水鱼的问题。” 魏荣霖想了想,“为什么要帮美国佬处理物种入侵?嘿,应该让中国淡水鱼全面进入五大湖。中国人打不倒美国,中国鱼打倒美国也行。还有,应该让大闸蟹爬满欧洲的江河湖海,以后中国人过来吃就轻松了,阳澄湖大闸蟹卖得死贵。” 听众都很无语,邬明丽说:“优立得环境接了美国政府20亿美元的订单,不能看着钱不赚。德国这边,光大闸蟹一项,优立得每年能赚1500万欧元。德国产大闸蟹比阳澄湖大闸蟹品质更好,个头更大,价格更高。你是怎么知道美国那边中国淡水鱼泛滥成灾的?” 魏荣霖笑而不语,康谢没好气地说:“他是个吃货,大螃蟹说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中国淡水鱼肥美,不要钱,随便吃,他立刻动心了。准确来说,他是准备去美国吃鱼,而不是当保镖。” 笑声立起,魏荣霖辩解道:“那么好的鱼,不吃太浪费了。” 邬明丽说:“美国的中国淡水鱼不能乱吃,不少已发生变异,而且重金属和有毒物质超标,优立得农业说美国的化学药品污染非常严重。美国人不傻,他们不吃垃圾鱼是有原因的。” 魏荣霖气呼呼地说:“中国淡水鱼不是垃圾鱼。” 邬明丽笑道:“这跟偏见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因为中国淡水鱼的生活习性和美国的化学污染。这个话题到此为止,点菜吧。” 康谢cao作,其他人口述,点了一桌的美味,然后提交,很快服务台确认收到。大家洗完手,继续聊天,话题转到餐饮城管理系统。 “这套电子系统花了多少钱?”陶欣如问。 邬明丽说:“具体我不清楚,我只管UDFH,这是规矩,不过有一点可以告诉你——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德国本土企业生产的。” 陶欣如很惊讶,“德国的3C产业现在怎么这么发达了?” 邬明丽笑道:“我建议你们还是在慕尼黑地区定居,这里华人不少,生活方便,物价也可以接受。” 陶欣如望向康谢,后者说:“你的事你拿主意,纸包不住火,反正大家迟早会知道的。” “我……”陶欣如欲言又止,轻轻地叹了口气。其他人七嘴八舌地细问,康谢没有隐瞒,一时间包厢里都是劝说的声音。 简越发现自己隐隐有些不耐烦,暗叹一声,知道自己变了。维持老圈子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关系圈无穷无尽的琐事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而他没有时间挥霍,也不喜欢浪费时间。罢了,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有必要强行拧在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