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齐王代魏(下) 新 (第2/2页)
开了眼睛。 阿娈走到榻前轻轻唤了一声“郎主”。见高澄未说话,她从元仲华用的金镂枕下面拿出半截玉笛奉上。 高澄这时方眼前一亮,很快伸手接了过来。 阿娈忍悲道,“此物一直放在主母枕下近身处,时时拿来细看,从未离弃。” 元仲华从前的那只笛子因为是少时高洋所赠,被高澄一怒之下摔了。这一支是他所赠,只是后来又被元仲华不小心掉落,断为两截。 如果她从未丢掉这断了的笛子,是不是她从未在心里抛弃他?竟是这玉笛比他更得她亲近。高澄此刻恨不得立刻死去,魂魄附在玉笛上伴她长眠地下。 见高澄不再那么神情麻木,阿娈才借机回禀道,“孙太保、崔侍郎都等着见郎主。” 高澄手里握着玉笛仔细抚摸细看,终于在长长的沉默之后道,“命他们书斋候见。” 天冷了,只是书斋里还没有火盆。 书斋里满是人,显得有些拥挤。原本焦灼不堪的等待在听到禀报说齐王来了,所有人都涌出来。 果然看到高澄正缓缓走进院子里。他身上穿着齐衰孝服,科头、发髻凌乱,首如飞蓬。他双目通红,颌下都是杂乱的青髭。人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几乎让人认不出了。 等在这儿的人不只孙腾、崔季舒,还有高阳王元雍。此外还有陈元康、崔暹、高岳、司马子如等。 谁都没敢先说话,众星捧月般把高澄迎入书斋内。 高澄心里自然明镜似的知道是何事。他走进屋子里,乍然想起元仲华在这儿和他最后共度一夜的时候。那时他满心里只有月光一个人。再忆及只有又悔又痛。 看到高澄在大床上坐下来,还是神思不属。其他人各个神色有异,还是没人说话。 直到高澄自己抬起头来逐一看过。他眸子一扫之间锐利四射,让人安心松了口气。 崔季舒先道,“天命至此,意在郎主身上,郎主勿再推辞,国岂能一日无君?” 崔季舒这话一说,孙腾、高岳等人齐齐跪下请命,接着便是众口一辞。 所谓天命所归,这结果也都是早晚预料得到的。况且事到如今,还有谁能再来做这个皇帝? 高澄不为所动,神色淡然,“此等烦劳事,何必来找我?” 元雍这时福至心灵,第一个膝行上前道,“明公若不允,天下谁能担此重任以解救苍生?” 司马子如、孙腾、高岳道,“大王继献武王基业,吾等旧臣只愿拥立大王。” 陈元康、崔暹等本来就是高澄的心腹,自然是一万个愿意如此。
高澄沉默不语,只听人七嘴八舌,自己并不表态。 崔季舒把握着时机道,“天下祸乱,生灵涂炭久矣。欲保生民,安定邦国,非大王不可。大王忍见再有人受屠戳?” 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众人所请。意思全都和崔季舒说的一样。 高澄听了只点点头淡淡道,“我意已决,诸公不必再请命。” 众人安然而返。 自这一日起,这样的事如此三次,高澄才应所请。 冬日终于来了。初次下雪是薄薄的一层小雪。但只这一点雪就把邺城装饰得如同白玉无暇,仿佛一切都恢复到了干干净净。 为了迎入新天子,魏宫中重新装饰一新。 既出预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新皇帝的寝殿果然没有选在仁寿殿,而是选在了显阳殿。 国号定为“齐”。曾经的魏宫改头换面,从今以后就成了齐宫。 外朝内寝的齐宫中,显阳殿并不出众显眼,在内寝之中的偏东处。 这种事不宜再拖延,尽快选定了吉日举行登极大典。 高澄受魏禅为齐国皇帝。 追尊父祖自然不在话下。王太妃娄氏此时成皇太后,也迎入齐宫中奉养。 世子高孝琬在登极大典第二日就被立为太子。同时太子生母元氏追谥为皇后。 齐王府里果然空寂了。按照新的大齐天子的心思,旧邸仍令人看守洒扫。从前的齐王邸郎君们和生母都移入齐宫各有位份。 柔然公主郁久闾氏因从前没有名份,现在也没有理由入宫。 直到天子宣诏,月光才在很多日子之后再见到高澄。 虽然修饰一新,此齐宫究竟还是彼魏宫,月光心里万般不愿意来。 她被带来的地方名字叫做“瑶华殿”,在内寝之西侧。 穿过永巷及过了重重宫室,就看到原本陷落在无数的飞檐雀替之间的瑶华殿。 宫院中虽也精致华美,但在偌大的齐宫中还是囿于一方、形同囚禁。 这天天气极好,碧空蓝得耀眼。此后的很多年,月光时时会想起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从这一天起她会一个人在这儿孤寂度日那么久。 瑶华殿的庭院中冬日很空旷。月光进来就看到内宦肃立,黄门侍郎崔季舒正在庭院中。 中庭有一方浅池,上有小桥,桥上站立着一人,只能看到背影。 崔季舒看到月光等人进来,走过去向那人低语。那人转过身来,正是高澄。只是陌生得让人有些不敢认了。 他穿着黑色袍子,更显得肤色白得像是透明一样,绿眸子格外慑人心魄。 月光多日不见他,此时乍见心里狂跳不止,情不自禁向高澄走过去。 高澄也从小桥上走下来,向她走过来。 两个人止步时中间的距离虽短,却让人觉得不可逾越。 不用再说,月光也能感觉到从前一切已逝。也不必再说什么不合适的话。 高澄看看这庭院里凋零的冬景,没有看月光,问道,“卿喜欢此处吗?”他语气里没有关切,无意间透露了他的心思。其实他是不在乎她喜欢或是不喜欢的。 月光是第一次到瑶华殿,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她也随着他的目光四处环顾,终究还是不肯附和他,回道,“陛下是要妾喜欢还是不喜欢?”她的声音里满是冷硬。 这显然不是高澄想听的话。他重新转头来看着月光,漠然道,“我说过娶汝为妇,必不让卿心有遗憾。”他眼圈慢慢泛红。“卿所请之王妃我给不了,只能迎娶卿给朕做继后了。” 月光几乎把唇咬出血来。原来在高澄心里王妃只能是元仲华一个人。元仲华是结发之妇,又是太子生母,自然是元后,她只能做继后。 远远站着的桃蕊怔住了。她没想到月光公主最终会落得和落英公主同样的结果。 月光忍了回去,跪下来道,“这是陛下隆恩。妾代柔然部族谢陛下之恩。只求陛下日后帮我兄长驱除突厥。” 从前她总想着回柔然王庭。其实真的回去了又能怎么样?留在邺城,做这个皇后,这恐怕也是她能为柔然,为兄长做到的极致了。 高澄神色轻松起来。“朔方郡公和朕约为兄弟,朕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想想两个人似乎已无话可说,只为了了结此事而已。 等到高澄出了瑶华殿,崔季舒陪侍在侧慢步。 雪后初晴,地上还有不尽的残雪。 他放低了声音道,“大家立柔然公主做继后也算是给足了朔方郡公面子。” 高澄慨然叹道,“西贼不除早晚是祸事,南朝大乱又近在眼前,也是脱不开的。自然要怀柔,朔方郡公虽精明,也算有情义之人。” 颀长的黑色影子在雪中越走越远,越来越孤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