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往事_第九十八章 无功而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无功而返 (第1/2页)

    (98)

    高一和孙栋梁出了门,直接往村西头走去。一路走来,高一觉得这个村子还不小,只是太安静,一路上很少见到人。不过那袅袅深升起的炊烟还是提醒着他,这村子里的人在过着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村后的山岭蜿蜒伸展,从现在这个角度看去,它又如一条巨龙。这条巨龙到了村东头突然一个回旋,形成合抱之势,而龙头却昂首朝南。来到村西头,高一发现这里的房子相对简陋一些,墙壁都是土筑的,也没有粉刷,板与板之间的痕迹清晰可见。

    孙栋梁也不知道那两个学生住在哪里,高一更迷糊。他们正打算找人询问,恰好发现一个老人背着一捆柴禾从山上下来。孙栋梁赶忙上前询问。那个老人抬眼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又迅速地低下头,半天才说道:“你们是招工的吧!不是我老年人多嘴,你们也太狠心了!他们这些孩子才十多岁,你们天天来叫他们出去打工,挣的钱大部分都进了你们的腰包了吧!我们老了,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可我们心里不舒服!”说完就走了。

    高一和孙栋梁一愣,立刻明白过来,是那老人误会他们了,就赶紧上前解释。那老人看了孙栋梁一眼,这才认出他来:“哦,对了!你不就是村东头‘黄秀才’的外甥吗!原来都是老师啊,我还以为你们是招工的呢!你们跟我来吧!”说完,老人背着柴禾把他们领到一户人家的门口,指着屋子说:“小光就在这里住,你们去看看!”

    高一赶紧说声“谢谢”,那老人说声“不客气”就走了,孙栋梁和高一就赶紧进了屋。刚进门就看见一个人从屋子里出来,高一认出来了,他就是黄小光。黄小光站在那里,喊了一声“老师”,然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羞涩地低着头,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高一走到他的身边问道:“你家里人呢?”

    黄小光这才缓过神来,冲着旁边的屋子喊道:“奶奶——,老师来了!”

    不一会儿,从屋子里慢慢地走出一位老人,她的头发已经全部白了,眯着眼看着高一和孙栋梁。黄小光又对她说道:“奶奶,我的老师来了!”

    老人听后,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热情地邀请两个人到屋子里坐。

    高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就急忙说道:“奶奶,我们不坐了。昨天学校已经开学了,小光没有去报到,我们就过来看看,目的就是想让他去上学。”

    高一刚说完,小光就低下了头。那老人叹了一口气说:“哎,小光为了上学的事,跟他爸爸闹了几天啦!他爸爸说家里没钱,不想让他上了,说是让他去外面打工,他说什么也不答应。说实话,我也不想让他去打工。这孩子还小,正是上学的年龄,最起码也得初中毕业吧!”

    高一就问道:“他爸爸呢?我跟他谈谈吧!”

    那老人说:“走了!过了年就走了!”

    高一又问道:“他妈呢?”

    那老人又叹了一口气说:“他mama是在家里,可那是个老实人。除了做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高一听完,看了看孙栋梁,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那老人又说道:“你们大老远的来了,也不容易。我明天让他到学校去!”然后又说道:“都晌午了,你们在我家里吃点饭再走吧!”

    高一忙说道:“不用啦!那你明天让小光到学校去就是了!”说完,又看着小光说:“黄家福呢?他怎么也没去上学呢?”

    小光低着头说:“他去打工了!正月初八就走了!”

    听说人已经走了,高一就对孙栋梁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走吧!”

    孙栋梁点点头,于是两人就告辞出来,直接回到孙栋梁二舅的家里。等他俩坐下来后,杨平安就询问起有关情况,孙栋梁简单地作了介绍。杨平安听完笑着说:

    “不管怎么样,终于找回一个学生!这总算让我们这一天没白跑!”

    孙栋梁的二舅听完后忽然感叹说:“人都走啦!你们不知道,现在这农村里呀,剩下的人只有三种:一老二少三‘苕’。再过几年,恐怕这村子里就没有人啦!”

    高一知道,“苕”是当地的方言,意思是“傻”。高一刚要说话,杨平安就说道:“黄大哥,你这话也太绝对了!其他的村子里有一些人还没走,他们一年还挣不少钱呢!”

    孙栋梁二舅看着他说:“有是有!这些人我又把他们分成两种:一种是手艺人,一种是‘地头蛇’。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地头蛇’!那些手艺人挣的是辛苦钱,那些‘地头蛇’上蹿下跳,赚的却是‘黑钱’。”

    高一疑惑地说:“这里的人怎么不搞点其他的?比方说,种点药材,搞点木耳,或者是搞点其他的?”

    “黄秀才”说:“搞这些也不是不可以,可那需要本钱,还得能卖得出去!”

    正说着,孙栋梁的二舅妈就喊吃饭。几个人就起身到堂屋里去吃饭。吃完饭,三个人不敢耽搁,继续赶路,前往下一个村子。那个村子叫白石崖,当地人把“崖”都读作“岩”,所以又叫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