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年的味道 (第2/2页)
。看着爸爸和mama忙碌的身影,高一就感觉到年的味道愈发的浓了。 第二天,两个jiejie也回来了,他们两家人都过来看看。亲人相聚的时节,高一又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他们吃了中午饭就走了,高一就在家里帮着做些家务,准备着过年的事。 过年那天,爸爸和mama很早就起来了,忙忙碌碌的。高一也早早的起床,帮着贴春联。过年最要紧的就是祭祖。这一年,爸爸把堂屋修饰一新,买了一幅崭新的中堂,正中间挂的是“祖宗昭穆神位”,两边都是画有松和鹤的画。祭祖时,点蜡烛,烧香,贡上酒和rou的,然后是烧纸钱。爸爸虔诚地叫着列祖列宗,让他们回来过年,享用贡品,领纸钱,气氛庄重严肃。最后爸爸让高一给祖先磕头。高一不敢说什么,只好给祖先下跪磕头。 他在给祖先磕头时,爸爸在旁边说:“列祖列宗,保佑高一身体健康,工作顺心!” 这时mama也在旁边,她也说道:“列祖列宗,保佑高一找个好媳妇,让高家早一点添人进口,好延续高家香火!” 高一听完后,差点笑出声来,幸好他正低着头,就赶紧憋回去了。祭完祖宗,就是放鞭炮。高一特意买了新出品的鞭炮,大家都叫它“冲天炮”。燃放时,它呼啸着冲上天,然后在天空中炸响。村子里每家每户都要放鞭炮,有的还在暗地里较着劲,看谁放得多放得响。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飘散着淡蓝色的烟雾,空气里也弥漫着火药的香味,这一切都是年的特点。 接着便是吃年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高一还陪着爸爸喝了几杯酒。 mama边吃边笑着说:“要是高一娶了媳妇,有了孩子,那才热闹呢!” 爸爸笑着说:“急什么!那还不是迟早的事吗?” 过完年,接着就是走亲戚拜年。和上学时不同,这一年的寒假特别的长,高一在家里一直住到元宵节之后。回想起来,他已经有四年的时间没有在家里过元宵节了。按照当地的说法,元宵节就是过十五,村子里的人又玩起了花灯。玩狮子,舞龙灯,抬花轿,样样都有。可不要小看这些玩意儿,这些项目玩起来都不简单,表演者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而且还要会跳会说会唱。
经过筹备,花灯终于开始了。人们敲锣打鼓地,高举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第一步是拜龙潭。据说世上的深潭之中都会有龙的,因此所有的潭几乎都叫龙潭,拜潭其实也就是拜龙了。拜过龙潭之后,就挨家挨户地上门表演,俗称“拜门”。不管到哪里,都是玩狮子的在前面开道。 在所有的表演中,高一其实最关注玩狮子。玩狮子的人要模仿狮子的各种神态和动作,其中的高手模仿得惟妙惟肖。玩了一会儿还要“喝段子”。那所谓的“段子”其实就是打油诗,一般是七言的绝句,内容以祝福为主。最常见的“段子”是这样几句: 来到东家大门前, 狮子玩得喜颜颜; 自从青狮玩罢后, 东家老少得平安。 “喝段子”有专门的人负责,一般的人都是事前准备好,不管到哪里就是那几句;而那些高明的人却是见景生情,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脱口而出,形象生动,恰如其分。比如说,遇到合适的人,“喝段子”的也可以开玩笑、逗乐子。按照习俗,不管到哪个人的家门口,玩过之后,那个家庭都要给一点东西,香烟饼干之类的,多少不论。那一回喝段子的人就开起了玩笑: 来到大嫂贵府前, 大嫂爱好花了钱; 两盒香烟有点少, 恳请大嫂再加点。 惹得众人一阵哄笑。那个女的故意刁难“喝段子”的,就是站着不动,看他再说什么。那个“喝段子”的人又开口了: 青狮玩到大门口, 大嫂花钱有点抠; 你不给来我不走, 看是你丑是我丑。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那个被叫做大嫂的人,这才笑着回到屋里拿出了一盒饼干,才算是过了关。 高一还分常关注关注的是玩船的,因为爸爸也加入其中,还扮上了船娘子,依依呀呀地唱起来。尽管年纪有点大,身板也有点壮,但人们都说唱得还不错。 正月十五一过,村子里的年轻人就开始出门了。他们先先后后地背着行李,有的还拖家带口的,坐上了去城里的车,开始了新的打工生涯。年轻人一走,村子里就安静下来了。高一也要上班了,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一大早就上路了。爸爸把他送出门就停下了,mama是把他送出好远才回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