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住所 (第3/5页)
到何年何月才能再见,我心里放不下他们。”李佳阳走了过来说道。 “去看看吧,再给他们留几挺67式重机枪,那个咱们几乎不用。粮食嘛——咱就不给了,咱们下一回再打到粮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王阿贵叹了一口气说道,“老邱,算了,不看了,咱们回去吧,下午去村子里。” “ok!返航!”对讲机里传出邱国兴的声音,接着飞机原地转了个圈开始返航。 中午大家在军卡上吃了饭,装了几挺重机枪和一些子弹、手雷再次起飞前往程飞他们来的那个小山村。这次只有王阿贵、宋婉儿、嫣云、陈二狗、代安阳姐妹、金雨堂夫妇、程飞李佳阳和小五他们和王军,其余的人都没有去,他们还有更重要的活要准备,马上要离开小基地了,该拆的要拆,该装车的也该装了。 “这里是王阿贵和程飞,这里是王阿贵和程飞,请大家不要害怕!请村子里的壮劳力过来搬军火!”飞机飞临小山村上空时程飞拿着高音喇叭冲村民们喊道。 村子里的人数比几个月以前增加了不少,有害怕地往家里跑的、有好奇地仰着脸看的、还有着急拿枪的,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恐惧。虽然村民们以前经常看见军机飞过,但是末世以来却很少能看见军机,极强的警惕心让大伙防范一切来自外面的人和工具。但是听到是村子里的大恩人过来时,拿枪的赶紧放下枪跑回去找老族长和村子里的长辈们了,知道怎么回事的如潮水般涌向村后的那一片农田,后来的则远远地看热闹。 王阿贵等人弓着腰迅速跑出直升机的旋翼范围,老族长已经被村民们搀扶着在远处等候,村里面的几个长辈也在。但是他们的忧愁还是多过欣喜,因为他们看见了王阿贵的右臂已经成了一条空荡荡的、塞在武装带里的袖管,对于他们的来意,饱经风霜的老人们也猜测出了七八分。 “后生啊,一别几个月,受苦了。”老族长丢掉拐棍伸出苍老的双手握住了王阿贵的左手,一脸惆怅地说道。 “没事,我还活着,这就够了。”王阿贵和老族长紧紧地握了握手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这就好,这就好!你是军人,军人不应该为这点小伤而垮下去,老汉果然没有看错人那!”老族长欣慰地说道。 “老族长说的没错,我是军人,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垮掉。”王阿贵面色凝重地说道。然后给老族长介绍宋婉儿和嫣云,“这是内人宋婉儿、嫣云。” “好,好,好!果然是英雄配佳人啊,两位姑娘真是花容月貌啊!”老族长赞美道,一一和两位女士点头致意。只是老族长那双混浊的眼睛在扫过嫣云时突然散发出一道精光。 王阿贵一行和老族长去村子里喝茶,一帮精壮汉子拉成一个圈围在直升机外面不让好奇的村民看,虽然他们也很好奇这传说中的武装直升机,但是一来老族长吩咐了谁也不让靠近,二来他们看见飞机悬挂架下的“火箭弹”和“航炮”都觉得那东西不是好玩的,别让谁家孩子点着了再闹出事来;三来那是高科技,别让这些不知道轻重的人给弄坏了。 “牛哥,这些人真有本事啊,上回搞了两台悍马,这几个月不见又搞了架飞机,他们都是给哪搞的?”一个口音不似本地人的汉子一边挡着外面密密麻麻过来看热闹的村民一边问道领头的那个壮年汉子。 “额哪知?反正额们木有那个能耐。”领头的汉子把一个从他裤裆下钻进去的四岁小孩抱过来递给他mama后说道。这个领头的汉子就是上回第一个看见悍马车中装的是军火的、当过兵的汉子,也是村子里唯一一个会打重机枪的汉子,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成了村子里民兵的头。 “哎,大牛,这回又给咱送了这么多军火,是不是要出啥事啊?”又一个汉子问道。 “唉,不好说啊;恁木见么?郑队长还少了条胳膊类,估计斗是跟内些活死人打的,人家这回来估计就是让咱小心点的——哎哎,谁家的娃娃?赶紧抱走,弄坏了小心挨打啊——”大牛指着远处一个钻过守卫裤裆的小孩儿喊道。 “额家的,额家的,额马上抱走,大牛别生气。”一个中年妇女忙不迭地钻进圈子抱起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孩向圈外走去,那个脏兮兮的孩子还在为干坏事得逞了而拍着手哈哈的笑。 “安稳日子到头类,要变天了。”大牛看着昏暗的天空中飞过几只凄凉的孤鸟叹了一口气。 “介么严重哦?老族长,额们咋介办啊?”一个村里的长辈听完王阿贵说的话后有些紧张地看着老族长。 “走一步说一步吧,粮食都在梯田上种着不耽误收;这几天把所有能跑的娃子都派出去打粮食,有力气的女娃子也跟着去,最好把附近十里八乡的粮食都搬过来;再上山打点野物。粮食是够吃了。关键是水咋弄啊?”老族长发愁道。 “那几个大箱子里是柴油水泵,我们能帮衬的也就这么点了,方圆百公里能用的水泵就这几台,多数都锈死了。咱们从山下的河里面接个管道过来水也不用发愁,只是这柴油和管道村子里得自己想法子了。还有两个星期,时间应该够了。”程飞说道。 “唉,老让恩人们帮衬,老汉心里过意不去啊。”老族长感觉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 “老族长对晚辈的指点重于泰山,这些只是区区薄礼而已。”王阿贵赶紧说道,不能让老人家为这事感到揪心;还是老一辈的人好啊,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如果不是这位老族长当家而是换一个人当家的话,王阿贵未必会再搭理他们。 “阿贵这次来还想听听老族长的教诲,晚辈谨遵您的教诲,现在已经成功从‘匪’变成了‘兵’——您看。”王阿贵示意宋婉儿把东西拿出来。宋婉儿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拿出了那副塑封委任状递给王阿贵,王阿贵转递给老族长。 “兹委任王阿贵同志为‘中国人民抵抗军陆军第八独立合成作战师师长’——此状。”老族长借着昏暗的光线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到,“主席亲笔签名,嗯,大印!好,好,好!” 老族长连说了三个“好”,王阿贵只听出了两个好是什么意思,但是第三个好究竟何意,王阿贵在等待老族长的指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能有一位充满智慧的老者指点,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也许老族长的智慧放在和平时期可能一文不值,尚不如一个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挣得多;但放之于乱世,这种智慧和经验却是千金难换,年逾九十的老人见证了一个朝代的终结,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新生和历程;他熟知社会发展的脉络,明白社会发展的得失;也许他做不到这些,但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他无疑是最清醒的。一个大时代终结了,一个新的大时代已经开始,虽然这是末世,但是只要还有人,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