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河山皆华夏_第三十三章 小胜,赐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小胜,赐字 (第2/3页)

先发射完的第一排明军燧发枪手们已经重新装填好了弹药,对着冲过来的清兵便是又一轮齐射。

    距离的缩短,再加之已经准备进村的清兵在队列上变得紧密了不少,明军燧发枪的命中率骤然提升。这一轮射击竟然只有两发落空,十四名清兵或惨叫着或是连惨叫也来不及发出便失去了所有战斗力。

    等到明军的燧发枪进行完第五轮射击,冲锋在前的清兵离院墙只有咫尺之遥,几乎是触手可及。

    明军士卒们赶紧后退。这一“怯懦”的表现令清兵们大为兴奋,高喊着“杀光明狗”之类的口号准备冲上去翻越那低矮的院墙,或是直接冲上入村的大道翻越另一面院墙,两面夹击。

    不料,还没等清兵们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冲到墙边准备翻墙的的清兵还没来得及站稳便掉进了明军事先挖好的陷坑中,“扑通”、“扑通”的闷响不绝于耳,接踵而至便是连绵不绝的惨叫,陷坑里密密麻麻的尖锐木签将一个个清兵扎得血rou模糊,像那些头先栽下去的更是当场毙命。即使有少数清兵侥幸攀上墙头,也很快变成了明军的刀下之鬼。

    与此同时,那些冲上进村的大道的清兵也纷纷中招,掉进陷坑里被扎得鬼哭狼嚎。一些清兵甚至在侥幸越过一个陷坑之后又掉进了另一个里面,一时间,整支队伍的冲势为之一滞。从高处往下看,村口尽是一片涌动的白色,却一时难以向村内推进半分。

    而面对着这样一个好机会,明军又岂能放过?在王樟堂和唐坤的指挥下,刚刚后退的明军士卒重新来到院墙边对着墙外陷入慌乱的清兵开了火。

    顿时,血雨再次横飞,那些及时在陷坑前收住了脚或是刚刚侥幸从陷坑里爬出的清兵再也没能逃过这一劫,就此送了性命。整个清军队形越发地混乱起来。

    村外二百步的位置,那甲喇章京塞尚滨看到眼前的一幕,紧紧地抓着缰绳,皱起了眉头。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勇士为了攻打一个破村子居然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正当塞尚滨在盘算着是不是要换一个方向进攻的时候,突然听到南面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闷雷般的响动。紧接着,一名哨探向这边狂奔而来,跑到十几步开外勒住马头、翻身下马,连滚带爬地来到塞尚滨跟前,焦急地喊道:“主子,不好了!南面又有伪明骑兵来了!”

    “有多少人?”塞尚滨顿时为之一惊,身体微微前倾,瞪起眼睛大声问道。

    “大概有二百来骑。”

    二百来骑?听到这个数字之后,塞尚滨稍微松了口气,觉得事情还不是那么严重,眼下自己身边还有一百多披甲骑兵和一百几十名包衣阿哈,并不占多大劣势。尽管包衣阿哈们没有盔甲,手里只有一样简陋的武器,属于炮灰之类,但明军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大人,快点下令出击吧!给那些自不量力的尼堪们一个教训!”塞尚滨身边的那名满洲分得拨什库大声地喊了起来。

    此刻,不管塞尚滨想不想出击,形势都由不得他了,要是还呆在原地不动任由明军骑兵冲杀过来,后果将更为严重。

    点了点头,塞尚滨抽出佩刀,朝天一指,大吼道:“勇士们,跟我过去杀光那些尼堪!”

    这下,所有的披甲战兵包括包衣阿哈们都大声地响应起来,举起了手中的武器。这些包衣阿哈虽然没有自由,完全是依附于主子的奴隶,享受的各种待遇也是差到了极点,但他们平时也没少听主子说,只要立下一些战功便可以抬旗、成为真正的旗人。不得不说,这种鼓励确实激起了他们的不少希望。

    随着塞尚滨一声令下,这支由披甲战兵和包衣阿哈组成的镶白旗骑兵队伍便朝着南边马蹄声传来的方向奔去。

    与此同时,正在小院里指挥作战的王樟堂也得到了手下士卒的通报,飞虎营甲队乙司的把总何盛明领着麾下的二百骑兵前来增援了,派来联络的士卒已经到了村里。

    听到这个消息,王樟堂自然是大喜过望,几乎笑出了声。即便没有援兵,他也自信能将这支清军一点点地拖垮乃至全部消灭。如今援兵已到,那这伙清军离全灭也就不远了。

    村口,五十几个汉军镶白旗的披甲战兵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与明军作战的主力已经成了辅兵。越来越多的明军从村中被调了出来,加入到了战斗中,隔着陷坑用手弩和缴获的各式弓弩朝清兵射击,使其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在失去了作为领头羊和组织者的披甲战兵之后,清军的攻势逐渐地停住,演化成了和明军在原地的对峙和缠斗。并且,当明军援兵到来的消息传来之时,这种对峙的局面也渐渐地开始动摇。

    而到目前为止,明军的伤亡与清军比起来几乎是微乎其微,援军的到来也让王樟堂信心更上了一层楼。看到清兵已经出现了不支之态,再加之不用担心村外的那支清军骑兵的干扰,王樟堂便立刻下令全线反击。

    ……

    村西的旷野上,那支由汉军镶白旗披甲战兵和包衣阿哈组成的混合骑兵已经与何盛明所率的二百明军骑兵对冲了两次。

    经过这两次对冲之后,包衣阿哈们损失惨重、几乎已经完全溃散,在田野中散步得到处都是。此时,包衣阿哈们再也不敢去想什么抬旗了,抬了旗也得有命去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