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各方反应 (第2/2页)
道理,但这么空对空的放嘴炮,还是折服不了别人的。 不过,这番言论一出,倒是能掀起一番波澜,这期报纸的关注度不会低了! …… “马克库恩因为投资压力过大,疑似精神失常,影片还未上映,就豪言《泰坦尼克号》将取下15亿票房!” “《泰坦尼克号》将超越《侏罗纪公园》,成为全球第一?不,马克库恩比这更疯狂!” “马克库恩的‘乐观’态度,让默多克和卡梅隆都吓了一大跳!” “自信还是自大?狂妄无知还是哗众取宠?盘点马克库恩历年来的疯言疯语!” 说起来,原本人家《华尔街日报》对小库恩的专访,也就是看到卡梅隆的记者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想要跟风一下。 原本没想到激起多大的水花,但没想到,小库恩会在专访里放出“豪言壮语”,惹起了全美几乎所有报纸、杂志(无论是正经媒体还是八卦小报)的热议。 其实这些人也很不解,按理说《泰坦尼克号》扑街相这么足,你本来就因为投资进去被骂愚蠢了,应该把黑锅甩给詹姆斯卡梅隆啊。他是导演,又是片场暴君,影片的第一责任人,正好在风口浪尖时候顶雷用啊! 你马克库恩舍命堵枪眼,这是为哪般啊?难道是惊奇小子和片场暴君之间有基情?没听说啊。但管他呢,几百家媒体都把“马克库恩认为《泰坦尼克号》北美票房5亿,海外票房10亿”这句话当做重点,炒作得全美皆知。 就是一贯支持小库恩的罗杰艾伯特都委婉地表示了不赞同,“我相信卡梅隆能拍出一部好电影,票房不会差,但15亿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我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的意思,也许是因为他给《泰坦尼克号》投了7000万,要为电影加一重保险,但的确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现在电影还没有上映,而整个北美都在讨论它!”乔摩根斯顿也在专栏里提到了这件事,他没对票房预测评论,而是猜测了小库恩龌龊的企图。 “电影还没有上映,我是影评人,应该评论电影的质量,预测票房是票房专家该做的事情!”有些影评人对此避而不谈。 “这在理论上的确有可能,毕竟世界上还有奇迹这回事儿。但没有发生之前,我敢保证,即使是卡梅隆或者默多克,他们在梦里都不会想到这种好事情。”也有些以非影评人的态度评论了这件事。 影评人嘛,至少有一半的顶级影评人是和小库恩关系不错,每年都能拿到CMS的公关福利的,剩下的也大都被小库恩打了几次脸,都学乖了,他们又不像娱乐记者那样不怕打脸,因而即使反对也说得相当温和。 理所当然的,小库恩的相关利益各方,也都受到了这波新闻的影响,当然,他们的反应并不一致—— “北美5亿,海外10亿……”卡神看了一眼报纸就丢在了一边,他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忙泰坦尼克号,可没空理会小库恩弄出的一地鸡毛。 “呵呵,5亿,10亿?”默多克在打给福尔斯曼的电话中,感到好笑又好气,“韦伯,你应该控制住他的,他把我们所有人都送到了舆论的漩涡中——” 拿起报纸弹了弹,媒体大亨又笑道:“不过他在里边投了7000万,他有胡说八道的权力。” “哈哈,15亿!”迈克尔艾斯纳仿佛看到了最好笑的笑话,“我想现在福克斯和华纳一定很着急,这个小子就是枚炸弹,幸好迪士尼不用再和他合作了。” “这小子疯了!”华纳的杰夫罗宾诺夫喃喃自语道,“但我希望上帝再宠爱他一次,不要让这件事影响《黑客帝国》。” “只是投资了《泰坦尼克号》,又不是导演!何必这么拼?”罗伯特艾格瞪大了眼睛,就想抓起电话教训自己的教子一顿,但犹豫半天,还是把电话放了下来,“年轻人受些教训也好,他过得太顺了。” “嘿,真是疯狂!”派拉蒙的雪莉兰辛满是幸灾乐祸,“也许没能投资《泰坦尼克号》和没能与马克库恩合作,都是我的运气!” 其他混在好莱坞,与小库恩有那么一点交集的电影人,也都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了这件事。当然是不赞同的居多,正常人都会觉得他的话太超出常理了,只是很少有人愿意得罪他。 包括布鲁斯威利斯在内,与小库恩小有矛盾的电影人,态度都很温和和委婉,马克库恩也是好莱坞的一方人物,不能轻易招惹了。 除了脾气火爆的梅尔吉布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