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风云初起(上) (第1/2页)
紫霄老祖将韩少倾的心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以让他手中的南明离火顺着这道缺口进入到韩少倾的心室之中。此刻的韩少倾身体被紫霄老祖的灵力拖浮在空中,目光涣散,心脏已经彻底停止了跳动。 这是最为艰难的一刻,凡是要引南明离火入身,这更是必须经历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刻的韩少倾已经死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呼吸更是停止。可这种状态仅仅持续了数十息的时间,韩少倾陡然猛吸一口炽热的空气,只觉得肺部宛如烈火灼烧。南明离火顺着他的心脉沿着血管飞速在他的体内扩散,而刚刚“复活”过来的韩少倾又一次不得不承受着无边的痛苦。 灼烧之感最为严重的是他的心肺,每吸一口空气,他都觉得呼吸道仿佛受到了烈火的炽烤,而他体内其他器官同样承受着这种痛苦,只是要稍微轻松一些而已。 “最艰难的时刻你已经熬了过去,如今你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危,但你能否承受这种痛苦吗?”紫霄老祖问到。 韩少倾紧要牙关,没有对紫霄老祖说一个字,但是他能看得出来韩少倾脸上所表达的表情,那是在逾越过痛苦的鸿沟,成长于布满荆棘之路,历经千难万险才能磨练出来的属于强者的表情。 坚毅。 永不失败。 人类若想要融入南明离火,这其中最为艰难的一步便是死中求活,在绝望之中得最后一丝生机。南明离火以人类的灵魂为燃料,只要灵魂之火永不熄灭,南明离火亦永不消散。灵魂此物,说来渺茫,谁也无法确定它的存在,但至少人们可以肯定,所谓灵魂便是精神的一种,只要精神之火永不熄灭,灵魂内的炽热之火便永恒跳动。 对于南明离火来说,韩少倾的躯体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因为这具身体内隐藏着一只宛如巨龙一般的灵魂。灵魂的力量不在于生命境界的高低,而在于他把自己看做是何物,若他将自己视为巨龙,那么他就巨龙! 这一刻,南明离火在韩少倾的体内不断翻涌奔腾,尽管此刻的他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可他也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奇异力量在他的血液之中涌动。 “小子,你竟然是灵体!” 紫霄老祖顿时大惊失色,额头上冷汗直冒。 韩少倾没法说话,紫霄老祖的身体便已经动了,他的灵力暴涨,这股力量之强早已超出了韩少倾的认识,他根本无法感受到这力量是强是弱,但他可以肯定发生了什么难以预料的大事。 “可恶,我竟然没早些看出你灵体的身份。灵体千万年难见一例,没想到竟然是你……” “南明离火乃是灵魂之火,原本任何体质都不碍事的,可是灵体却大为不同,灵体几乎排斥任何外来之物,又能融合世间万物,究竟是排斥还是接纳,此刻全靠你来掌控,我的力量已经没有了一丝用处!” 这时韩少倾忍着痛苦,艰难道:“前辈,你做的已经够多了,收手吧!” “可是你……”紫霄老祖无奈叹息,收回了他的灵力,徒留韩少倾浮在半空之上。 南明离火在他的体内肆意游走,而他的灵体出于自卫,正在排斥这股力量,使得他的身体变成了两者的战场,而他所承受的痛苦也因此增加数倍。 韩少倾猩红的双眼仿佛能滴下血液,身上的血管根根爆起,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炸成一摊血rou。 这一刻,他的脑海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运转驭灵术! 驭灵术容纳万物,而他想要令身体的排斥停止,只有不断的运转驭灵术这一种方法。 随着驭灵术的运转,他身上红蓝两色的符文印记闪闪发亮,更是冒出一缕缕的白烟,韩少倾的身体缓缓松懈下来,那股强烈的痛感一时之间竟然骤减大半。 他不由松了口气,紫霄老祖在韩少倾的身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对韩少倾又用了新的看法。 “韩少倾,你成功了呢……” 人间四月,长安街头。 这几日来,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京城内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免喜好热闹,凑到了一处。 玄宗皇帝亲下诏书:“张家有女,至及笄之年,久于深闺,故朕下此诏书,以摆英雄擂,广纳天下豪杰,不论富贵贫贱,出身高低,凡于此擂得胜者,即可持此皇诏迎娶张家千金www.shukeba.com。” 寥寥数十字,给天下的震动却是不亚于任何大事。此诏一下,九州之内的年轻一辈皆闻风而来,至此之时,京城早就已经暗流汹涌,各方势力无论为了何种目的,已经暗中筹谋,等待着一场风云变幻。 而今日,正是擂台开始的日子。 皇城以南,整个长安城最中心之处,如今早已人满为患,长安百姓们为了凑今日这个热闹无不是个个起早,想要一见这数年来长安城最大的盛事。 朱雀门,乃是皇城正南门。朱雀门所在四通八达,北去沿着朱雀大街至承天门,乃是太极宫所在。而朱雀门东北方向正是皇家宫院大明宫所在,故此这朱雀门常有禁军驻扎,是长安城要地,一旦控制了这里,整座长安城的街道巷口都尽在掌握。 若是平日,胆敢有草民斗胆聚众于朱雀门,那是要抓起来用刑伺候的,可是今日却大不相同,玄宗皇帝有令,责皇城禁军辅张九龄丞相,于朱雀门摆擂招亲。此等盛事,应邀万民同乐,切不可驱赶。皇城禁军全权交由张九龄,若现心怀不轨之歹徒,可动军击毙之。 玄宗皇帝对张九龄的信任可见一斑,不然也不会将禁军军权完全交给张九龄,而能为了张家区区一个晚辈搞得如此声势浩大,玄宗皇帝心中自然是有所思量。首先,此举可广得民心,更能收纳天下贤士,岂不是一举两得之法。 这一天夏日已近,春风微醺,玄武门城头,一个龙袍身影傲然而立,他俯视整座长安城,心情大好,“哈哈,朕已是太久未曾见过如此盛景了!” “陛下之治,在乎天下,盛景常在,却只是陛下未曾出宫入眼罢了。”阮经笑道。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