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两百零三章 西安事变(6) (第2/2页)
是你们的本意,而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该死的小鬼子,他们如果不抢占东北,你们也不会到这来,并奉命去剿共,而你们的意愿不也是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吗?我希望你们擦亮眼睛,认清敌人,千万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出来,我也是东北人,有朝一日希望和你们共赴国难、收复东北、复兴华夏文明。 杜晖会写歌。并且还会唱这事大家都知道,而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利用上,对这时代的人来说,杀伤力是巨大的,这首歌一经传唱,就在中国大地上挂起来一阵抗日的旋风,杜晖成功的将西安事变的矛头彻底的转移到小鬼子身上了,并且杜晖在下面的人还都跟着起哄,煽起群众的爱国热情,而何应钦的地面步兵本来已经和东北军在前线开始对峙了,不过双方还真没有任何擦枪走火的事发生,这不因为别的,大家还记得杜晖在几年前就派了20万精锐来大陆参军吧!现在的他们最小的也是排长、班长了,这事如果不是司令来调停,也许早就干上了,现在对面的是自己的司令,草,想什么呢!司令在报纸上都说了,这事他来管,我们要是执行上面的命令,不就是跟司令为敌了吗?所以从开始接到命令后,所有的部队行军缓慢不说,还老出事,不是没了军粮、就是士兵得病、还有枪支损害严重等等要求更换新的,反正几乎各个部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何应钦哪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呢!况且又不是一支部队,而是全军、全军懂么!等他连忽悠带恐吓的把部队开到了东北军的对面时,已经是23日了。 并且这段时间,好多党国的重要人士也都开始帮杜晖说话,希望杜晖能从中调停这次的事端,尤其是宋庆龄,前文说过,杜晖给她的支持是不少的,这个时候她也义无反顾的开始帮杜晖,结果本来就不坚定的中央军内部,何应钦集团终于顶不住国内和党内的压力,被迫停止了目前的军事行动。 23日宋美龄到达西安后,双方的谈判正式展开,而蒋介石一直不同意张学良提出的主张,使得谈判陷入了僵局,杜晖没有办法又去单独和蒋介石见了一面,他告诉蒋介石,目前不是处理和党外矛盾的最佳时机,委员长现在必须回到南京,一定要处理好党内的事情,才能有精力去处理其他的事,蒋介石明白杜晖的意思,攘外必先安内吗?最后蒋介石接受了杜晖的建议,同时杜晖还告诉蒋介石,“自己已经得到一些东北军的支持了,还有自己和少帅私下里也谈过了,少帅说,为了赎罪他愿意陪他委员长一起回南京,把东北军全权交给卑职处理,如果这是这样的话,我向委员长保证,马上带着东北军回东北,现在的地盘请委员长立即派人来接收。”蒋介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想到这次的事变对自己来说是因祸得福了,得到了杜晖不说,还彻底解决了东北军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地盘啊!杜晖难道真的只想打日本人?难道他真的对地盘一点欲望都没有吗?如果一切都按照杜晖说的这个结局发展,那自己可就赚大了,希望杜晖不要得到东北军后反悔就是了,随后的事情和历史上基本一样,蒋介石答应了共产党和张学良他们的意见后,在张学良的陪同下离开西安,回到南京,接着就把张学良给扣押了,而张学良在走之前,告诉属下,自己不在以后,东北军所有的事宜都必须听杜晖的,换句话说,杜晖成了新的东北军首领。
就在杜晖这边忙的不开开交之时,月18日小鬼子酝酿已久的伪满洲国终于建立了,溥仪还是皇帝,长春还是新京,其他的情况基本和历史上差不多,如果不是杜晖和他的东北别动队,溥仪早就可以当皇帝了,没办法,杜晖的军队闹的太凶,36年初鬼子和杜晖的长白战役才分成胜负,杜晖也没有了继续威胁东北内地大城市的能力了,在这种情况下,鬼子才把溥仪搬上台,比历史晚了太长时间了。 溥仪建国后,德国和意大利率先成立了满洲国的地位,并且德国和中国断绝一切外交往里,虽然国内都强烈的反对溥仪,不过舆论这东西一定杀伤力也没有,杜晖也知道佐佐木一郎打了自己一个时间差,这笔账只能来日在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