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双雄对决之征战东北_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的语言 (第2/2页)
一样,要来回的通过n个地方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中转站多了,风险自然要大些,而杜晖发明新语言后,其实就变成了大家直接说普通话交流一样,还没听说过谁对话还要带本书的吧!同样的电台发过去的东西用的都是新的语言,就算对手截获了,比如这次通信是100字,对手破译后,还以为这次通信的重要情报就隐藏在这100字当中呢,在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破译也是无济于事了,并且不久以后,李月娥成功的推出了第二种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语言,呵呵,就更不可能有人能破译了,这个兵种为未来的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激烈的战争中,一分一秒都有可能左右战局,而直接通话汇报情况或是下达命令,使得杜晖永远站在了优势的一方。 杜晖见到孙春豹后,让人给高志航发电,让他派轰炸机还运输通信兵,并让孙春豹处理这件事,把他们安全的送走后,在让他们回来给自己警卫就可以了,不过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杜晖没有告诉傅作义和阎锡山,现在的阎锡山和傅作义也是懒的过问,随后的一段时间,傅作义去见了周恩来,而杜晖却是从天上和地下对这两个辖区内的地形地貌亲自前去了解了一遍,用杜晖的话讲就是,打仗不了解地形还打什么仗,自己要是连自己家哪有山、哪有水、山多高、水多深都不了解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呢!杜晖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把山西、绥远、察哈尔用自己的双脚量了一遍,他可不是瞎看的,回来后,他分别让阎锡山和傅作义组织人,哪里要修建什么样的防御设施,哪里要堵死,哪里要挖开等等,都亲自重新设计了一遍,然后让他们去执行,冬天本来不是干这些的好时候,不过杜晖等不起的,好在劳动力非常充足,要是赶上春耕和秋收就麻烦了,还有工钱给的也高,并且是一天一结算,本来这时候农民们没有多少活可以干了,而工人们还是有收入的,有些勤劳的农民也不想在家闲着,都想出来找点事干,就这样杜晖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环境,当然了好多威胁性大的活都是日本人干,杜晖对他们可没有一点怜悯之心,但是杜晖却不傻,给他们吃的东西还是可以的,他也知道干重活必须首先保证身体,在这里冬天还有内河捕捞队给大家加餐,还有一些相应的机械也在进行紧张的施工,杜晖明白自己要在明年7月前把这些地方建成固若金汤的堡垒,让小鬼子的攻击碰的头破血流,杜晖是按照历史来进行计划的,不过他忽略了佐佐木一郎也是可以改变历史的,后面的“活”还是不太一样的。
蒋介石为什么要来西安呢!除了历史上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并且现在的蒋介石是协胜利的余威来的,刚刚的两广政变,蒋介石处理的非常好,不但削弱了李宗仁、白崇禧的势力,还有大量的部队投诚过来,所以他来的西安,想让张学良和杨虎城剿共的同时,还想看看阎锡山和傅作义两人到底在搞什么东东,这是他来此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可不想刚刚解决了两广的事,这边又出问题,并且他也知道,他们的动作几乎和两广政变,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只是自己没有精力同时处理两方面的事情而已,如果傅作义和阎锡山和李宗仁他们穿一条裤子的话,事情还是比较麻烦的,这次来他还想搞清楚这件事,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杜晖了,这家伙和日本人停战后,一直没有动静,不过他却去了张学良那,听说阎锡山那他也去了,还有现在的东北军军饷也听说是杜晖在供应,并且好像比自己的中央军都丰厚,这他妈的不是要破坏我的计划吗!蒋介石就是想借助日本人的手,让张学良的东北军成为无源之水,自生自灭吧了,这回好了,蒋介石的计策被彻底粉碎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见见杜晖,毕竟以前双方也是有过交往的,还有杜晖也说过去年的仗打完了,双方还是有下文的,基于这些新的老的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处理方法,所以蒋介石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来到了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