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前行 (第2/2页)
三日之后,迎着第一缕晨光,徐玫睁开了眼睛,流光溢彩。 “小姐。”大麦立即走了过来。 “我很好。”徐玫道:“备水吧。” 一番洗漱之后,徐玫在园子里逛了逛,见这园子虽然小巧,但布局精致颇为讲究,拥有许多奇珍异草,不像是一般所在,于是随口问道:“这地儿,之前是谁的?修的挺不错。” “这是八十年前渤海**皇太后大夏明珠公主命人修建,用以寄托乡思的,名为夏园。园子建成之后,**皇太后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后来归了渤海王室。今赵王后下嫁过来之后,这所园子,被用作了聘礼给了赵王后,但之四年前,渤海有难,这园子便给抵押给了徐家商行,给渤海王换到了一笔银子物资。” “此举,也让赵王后在渤海国赢得了人心。” “后来,赵王后干脆直接将这园子卖给了徐家,不要了。”大麦摇摇头,道:“其实,这地方,放在徐家手里,也卖不出去……赵王后是有些欺负人了。” 谁会买? 园子放在这里,又搬不走。还要出钱出人,负责修缮保养。 “现在我不是住进来了。”徐玫微微笑道:“也算是有用的吧。” “那是,能供小姐住几日,花出去的银子也就值得了。”大麦嬉笑恭维道。 “那这里离王城应该不远了?”徐玫登上一座假山,四下眺望。 “不远的。”大麦指着北方,道:“小姐您看,那边就是王城了。坐车的话,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到了。” “不错。”徐玫眺望那一片宫阙楼阁,站了片刻,走下假山,问道:“联系到衡山了没有?” “已经联系上了。”大麦低声道:“小姐这就要见他吗?” “恩,你让他安排个见面之所,我们悄悄出去走一走。”徐玫道:“这个园子虽然很不错,但进进出出,有些太引人注意了些。” 衡山和嵩山都蓄了胡须,看起来大了十来岁的样子,气质粗犷,完全没有了在京城时候的贵公子的样子。两个人见到徐玫来了,都起身抱拳行礼,眼中忍不住有些异色。
徐玫今日换成了少年装扮,只是眉目清秀而已。但眼波流转之间,一点光芒,竟然让他们二人为之心颤,不敢直视。 “两位,好久不见。”徐玫微微有些感慨:“我实在没有想到,两位会这般锲而不舍,竟然没有放弃。” 宣仁帝登基,之前种种,就都过去了。衡山二人完全可以放弃追踪胡不为,光明正大地返回京城,该任职继续任职,该过日子,仍然可以平安富贵地过日子。 不会有人去追究他们曾经做过什么。 “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做。”衡山和嵩山也十分感慨,微微露出苦涩,道:“只是没想到,竟然有一整年了。” 一整年之中,两个人改头换面,实在是吃尽了苦头。 “说实在的,这样的日子,我们也不想再继续了。”衡山看向徐玫,低声问道:“玫小姐,冒昧问一句,您这次过来,是有什么打算吗?” 他们没有办法去向大夏宣仁帝高密。因为,那样会牵连他们自身。让宣仁帝知道他们知道那些秘辛,绝对是要命的事情!而其他人,谁还会在乎胡不为?大约,也只有眼前这一位徐家小姐在乎? 按照衡山的估量,他和嵩山两人联手,都不一定能留下胡不为! “自然是要彻底了解因果。”徐玫面色微微一冷,道:“还请两位将他的近况说给我听一听。” 衡山两人相互看了看,有些迟疑,道:“有些内容,只怕脏了小姐的耳朵。”衡山拿出一张画像,道:“他眼下是这个面目,小姐看看吧。” 修了眉,蓄了短须,五官突出了棱角,眼神忧郁,气质孤高。若非是极为熟悉之人,只怕一时间,很难将他认出来。 很不错。 别有一番男子魅力。 徐玫眼睛眯了眯,放下画像,道:“说说吧,也没什么不能听的。” 衡山咳嗽一声,方才开口道:“胡不为来到渤海国之后,化名胡雍,先是以画师身份进入了王宫视线,而后获得了赵王后赏识,名为王子师,却实则是赵王后常向其请教朝政手段,以为心腹,几乎言听计从。” “胡贼也颇有计谋,赵王后如今掌控大半个渤海国,他贡献良多。”衡山抿了抿唇,道:“又,最近有传闻说,其与王后关系非同一般,恐有私情。但,这或许是有人恶意中伤。” “他现在担任什么官职没有?”徐玫问道。 衡山摇摇头:“没有。据说,赵王后几次要拜他以高官,他都拒绝了。” 既然不肯做官……要么他觉得时候不到,那么,就是他图谋更深更多。 算了。 何必想太多。 徐玫放弃了思索,当场写下了一封信,给了衡山,道:“你将这封信送到他手中。” 衡山接过,面露疑问。 徐玫淡淡地道:“我们是要杀掉他,何必理会他在渤海国如何,又与谁有怎样的关系。只要他出现了,直接动手就是了。” “您邀请了他见面?”衡山道:“他会到?” “应该会的。”徐玫道:“若他不到,就再想他法吧。” “只怕打草惊蛇。”衡山再次道。 “不会。”徐玫摇摇头,没有解释更多。 胡不为在女人跟前,总有一种惊人的自负。所以,徐玫觉得,她以自己的名义邀请胡不为出来相见,胡不为十有**会自身前来。因为,他就是那般自信的人啊。 九月初九。 重阳登高。 徐玫于夏园假山之上摆下了菊花酒,抬头悠闲地看着鸿雁向南飞飞过去。 黄昏。 “小姐,客人到了。”朱燕快步过来,低声道。 “果然来了啊。”徐玫哂然一笑,微微摇头,道:“将客人请进来。” “但小姐,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朱燕低声道:“像是赵王后一同过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