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流_第八十五章 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会 (第2/4页)

  进来坐下后就仔细看了一眼,最后才在右手边最后的位置看到了南扬地产的牌子,这时一瞧这位肖副总,长得挺斯文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海归人士。更印证了那天在电话里。李秋禾对这个副总的评价。

    当然,他也从来没见过这个肖副总。只是前天在电话里听李秋禾提了一下,才知道公司里有这么个投资副总。这并非是李秋禾失职,事实上李秋禾每个月都会给他来一叠厚厚的报表,内里包括了公司从运行到人事方面等等的所有大小事宜。

    只是他一直都没时间或者说懒得去看罢了。在生意方面,他历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重活了一遍的他来说。现在的生意就跟在电脑上玩大富翁一样,没什么挑战。当生意大到一定规模后,他也可以说钱只是银行里的一串没有意义的数字罢了。钱再多也实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毕竟他本身就高,加上拥有了提前十多年,赚钱太容易了。只有在仕途上有所斩获,才能体现他最大的人生价值。他希望,自己也有一天能攀上那个遥不可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一直小心翼翼的经营自己的仕途之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实实在在的政绩给这个的方贴上他陈扬的标签。

    不过看到肖副总时,他不由想到这个女邻居,陈扬心中就有些好笑。才每个。月一千五百块就买了这个大律师三年时间,倒是物有所值了。记得自己好像曾经答应过,要给她奖金什么的,因为工作忙就一直没兑现过,连工资好像也就只支付了一次,想想真是汗颜。就是不知道母亲帮她涨工资没有?在电话里光顾着谈工作指示她cao盘了,也没听她提起过。不过估计应该是涨了的吧,不然以李律师那种斤斤计较一点也不肯吃亏的性格,早就打电话过来抱怨了。

    众人围在概圆会议桌芳坐好。把会议室大门一关,就算是正式开

    了。

    陈扬则依旧跟往常在这里开会一样,坐在了最中间的地方,背后则是两面鲜艳的旗帜,国旗和党旗交相辉映,庄严威严。

    陈扬既是公司董事长,同时又是负责具体管事的总经理,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公司的具体情况,内容很少,十分钟不到就说完了。确实。一个才成立十天不到的公司哪有什么东西好说啊。他基本都围绕着高路一期建设着重说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间公司的架椎简单到了令人指的地步。

    届董事会成员包括李秋禾吴网丁建国等九人,他亲自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除此之外,就只有几个区政府办公室的同志在里面做了兼职。

    别说,按公司章程,下面的行政人员都不过可没人敢指望能在陈扬手底下领双份工资,少捐点,的就偷笑了。

    财务总监也是政府的人,区财政局的李茂副局长。四十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是辛庄政府体系里少数正规大学财会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当然,他也是陈扬临时拉来的壮丁,但跟其他人不同。他不是来凑数的,而是实实在在要帮陈扬把好财务关的。就前几天。陈扬还专门找他聊了足足两个多钟头。

    无论是前世在商场里做生意还是现在在机关单个里当官,陈扬都很重视财务方面的工作。不过,他鼓捣这间公司无非是为了搞集资修路罢了。至于公司赚不赚钱,就不是他关心的问题了。而且,这高路还在建着呐。赚钱的事没个三五年时间根本就是没影的事儿。

    跟人事及公司构架方面的简单正好相反这间公司的股份结构则异常复杂,既有区政府这个国家机关,同时也包括在座这九人在内的所有大中小股东。

    先,由区政府牵头,并且以辛齐高未来十五年的经营权按一定比例折合成*人民币三个亿,占据了础的股权,剩余的溉则由各大小投资方按投入资金比例各自戈分掉了。将来如果再通过其他方式融资则另说。毕竟现在陈扬手头上的修路资金才两亿出头。远远达不到他预算中的八个亿修路资金。

    这并非是说高路十五年才能赚到三个亿,而是这部分钱现在完全是个虚数,谁也看不见摸不着。政府方面等于是把高路这十五年的经营权卖给了投资者。而且政府方面一毛不拔,将来就获得一条造福一方人民的未来之路,说实话,作价三个亿未免都太多了些。

    而且,至少从表面上看来,陈扬也只是做为大股东区政府的代表入主董事会的,将来随着他的升迁,这间他鼓捣出来的国企自然会交到下任区政府领导人手中。当然,如果在他任期内改制又或者进行资本整合拓宽融资渠道的话,就另说了。

    二股东是李秋禾,她是以南扬集团的投资代表进入到董事会的,占到总股份的鳃,然后就分别是做为社会各界捐资代表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出资五千万,然后依次则分别是出资三千万的吴网,两千万的丁建国等开区的投资者等等。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家国有企业。而且辛庄大大小小为高路捐过钱卖过劳力的老百姓,哪怕你只捐了一块钱,只出了一天工。也全都是这家公司的小股东。当然,这些捐钱都是以基金会的方式进入到了这家公司里面,而这家基金会是政府公益性质的,即便将来通过高路赚钱了,也只能望钱兴叹了。

    至于有偿借贷的那部分,不另外计入公司股份,将来基金会方面会连本带利返还给借款人,利率则以每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再往上调3个百分点左右的期间内浮动。比如区政府辖下的各级机关单位里头的那些被陈扬不打招呼就扣了部分工资的公务员们,他们就属于这部分有偿借贷。

    这也是他实在没办法才被逼想出来的法子,要知道国家财政部早已经明文规定,所有个人或集体,都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向社会非法募集资金。他只能是通过成立股份公司的方式找钱了。虽然换了种比较科学的说法,但说实话,本质上还是集资。

    实际上,陈扬甚至包括这间公司所有的投资者都没想过通过这家公司赚钱。而且这帮老板们没有一个是真心实意投资高路项目的,基本上都是看在陈扬的面子上才勉为其难的往里头砸了钱,比如吴网丁建国等大老板,另外像其他一些中小投资者,既然都决定来这里投资建厂了。或多或少都得给陈扬这个开区一把手点面子,做生意的都讲究个和气生财,这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建厂资金都投进去了,没必要为了百八十万把开区领导

    更何况这帮人也不傻,谁都知道这条路关系着开区的命脉。要是路修不成,都别指望有好日子过了。不过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