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时代_第183章、军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军规 (第1/2页)

    杰西卡没有回答毓敏的提问。

    眺望着岛上渐渐变小的火势,忧心忡忡的道,“时间所剩不多了,但愿赛文能够及时赶回来www.shukeba.com。”

    毓敏不以为然的道,“就算他耽搁了时间,我也会留在这里等他的。”

    毓敏的这个想法不符合沈七的安排。

    沈七的意思本来是,倘若他无法带着多莉及时赶回白雪号。白雪号到了时间必须扬帆开走,不能呆在这里等他。下一轮的风暴就要来了。不能为了少数几个人,拖累了整个舰队在风暴中全军覆没。

    对于赛文舰队的几乎所有成员,哪怕是像拉马克和杰西卡这样不算作正式团员的外援,都把赛文提督的指示视作为军令。

    军令如山,违令者死。这是军旅常识。

    一千多号人里面唯一敢于不把沈七的号令当回事儿的,只有毓敏郡主。她是习惯于默认爱新觉罗一家乃是天下的主人,其他的一切人等都是臣民而已。毓敏其实是真心愿意听沈七的安排,但她的定位仅仅只是从善如流,乐意于采纳好朋友的建言。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服从指挥。

    绝大多数时候,毓敏对海上的一切和舰队的事务毫无认识,她全无任何想法,沈七说啥她就听啥。

    唯独这一刻,沈七事先下达的指令是如果没能等到七爷带着多莉等人及时返回,白雪号就应带领整个舰队迅速开离此地。再不开走的话,就要落入风暴圈里了。

    这一次毓敏觉得沈七的安排不妥。

    既然不妥,她当然就不会盲从。

    于是毓敏打算让白雪号留下来,一定要等到沈七登船,才可以起锚扬帆开走。

    那是七爷啊!当然必须等啊!毓敏觉得此事毫无商榷余地。

    却不料杰西卡的想法完全就不一样。

    “这是赛文提督的军令,公主殿下莫非是想要抗命吗?”杰西卡刚才被毓敏一再戏弄,这时候心里也微微有些怨气,趁机就想小惩薄戒一下这个愚昧无知的蛮族公主。

    “我又不是沈七的手下,何来抗命一说呢?”毓敏浑然没把洋妞的警告当回事儿。

    中国人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一个洋人来置喙呢?更何况毓敏跟沈七有过肌肤之亲,感觉好像是相当亲密的自己人。岂容得一个外人指手划脚。更何况这还不是普通的外人,是外到了半个地球之外的西洋外人。

    疏不间亲没听说过吗?

    其实毓敏并不是完全不懂得军中令行禁止的森严军规。

    只不过,在有文化的中国古人心目中,严厉整饬军纪,属于法家的铁腕手段。法家那一套在战乱时期很有用。然而和平时期,儒家的怀柔仁治学说效果更好。

    儒家就不同意法家的那一套。

    儒家讲究个天地君亲师的伦理秩序。按照这个秩序,毓敏对沈七有所嘱咐的话,比沈七的军令更有优先级。

    她代表的是君权。

    军队的指挥官对于下级的统领权限,想来应该归属于“师”那一类。

    所以毓敏是全然没把杰西卡的威胁当回事儿。这并不是无知愚昧,而是所受的教育不同。见识有所不同,看待世界所取的视角也不同。得出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实很少有人把法家和儒家的思想分得来脉络分明。

    中华文明向来是兼收并蓄,几千年积淀下来,弄成了一锅大杂烩。譬如道教的世界观里面就有很多剽窃佛门的设定。又比如中原流行的禅宗完全有别于原本佛学,带上了更多中国道派的哲学思辨精神。

    这种种元素混在一起,草根平民固然是分不清楚的。寻常的迂腐文士也很难把一切分辨明白。只有极少数看透看破的高人隐士,偶尔能看懂这样一种思想上的乱象。

    毓敏当然是不懂的。

    爱新觉罗家的人没有一个能把治国治军的思想弄明白的。

    当初努-尔-哈-赤带着皇太极和多尔衮打天下的时候,满洲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战争中取胜。于是“令行禁止”的规矩在没文化的清兵阵营里也是很严格遵行的。

    一直到康熙雍正两朝,仍然坚持乱世用重典的法家铁腕整饬朝纲和江湖秩序。

    到了乾隆朝,画风忽然一变。

    天下承平日久,乾隆帝也不知道是听取了那一位贤臣的谏言,毅然绝然地走上了一条所谓的儒道仁义之路。这样一来,军备废弛和军纪松弛,就不仅仅只是大清文武官吏**的结果了。清**队战斗力的急剧下降,跟中央倡导的文治精神很有关系。这种事情无所谓聪明或者愚蠢,识时务者为俊杰而已。满人入主紫禁城之后,大清国走过了一百五十年的和平治理之路,自然而然地从战斗民族转型成了文艺民族。

    毓敏恰好生逢所谓乾隆盛世的末期。这年月已经没什么人热衷于军纪森严的铁血意志,这年月大家都讲究一个以儒雅斯文为美。尤其是满族统治者心里知道自己的祖先当年因为残暴血腥得罪过汉族,追思旧事的时候难免心中惶恐,于是便越发地崇文抑武反对暴力提倡仁义精神。

    关帝庙就在这个时代按照乾隆爷的御意,雨后春笋一般地在全国兴建起来。除了两千个县各县都有关帝庙,甚至很多乡镇都有。弘扬关帝精神,寓意着教化万民都学做一个讲义气懂廉耻的好人。同时也暗喻着满人不再是野蛮民族,他们也积极想要求上进。

    乾隆朝满族统治阶级最充满自我嘲讽精神的壮举就是,除了崇扬关帝精神之外,还把岳飞和杨家将一起捧上了神坛。要知道岳爷爷是抗金的,金就是清,清就是金。

    努-尔-哈-赤最早开国的时候,国号就是大金。

    因为满族的祖先来自于松花江的一条支流,这条小河里富含金色的水藻,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烂,宛若神迹降临人间。

    这年月别说是中国北方蛮族了,就是欧罗巴的学者也闹不明白藻类生物的奥秘,科学的进程还远远没有走到那一步。所以跟宋鏖战的昔年那个大金是崇拜这条金水河的,据此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