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折叠式布袋 (第1/2页)
暴风中心的最强风力于下午四点半过从巴雅岛附近数公里处经过。 与最大风力中心距离如此之近,小岛上的植被被横扫得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火山顶上的荷兰人抢在最大风力来临之前,及时进入了火山口躲避。 并没有触发李越预期中的瓦斯爆炸事件。 德鲁伊维克森是有备而来。 前期踏勘的时候,他已经知道火山口深处蓄积着大量与煤矿矿坑相差无几的瓦斯气。于是他首先用篮子悬吊了两只火炬下去作试探。 火炬在火山口深处熄灭而不是爆炸。 这个年月的化学家连元素周期表都弄懂了,更何况燃烧和爆炸需要氧气这样小儿科的道理。 于是荷兰人判定火山坑里的瓦斯气体在此之前已经被人引燃过,结果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氧气和瓦斯气。 这一招还是从英国旷工那里学得来的。 在英荷开战之前的那些好年月里,荷兰的实业家拿着阿姆斯特丹银行的贷款,大举投资英国的煤炭采掘业。那个年月荷兰人曾经是老板,英国人充当旷工。所以是英国工人遭遇了大量矿难事故之后,首先想到用绳索悬吊一只装着蜡烛的篮子下去试探。 倘若瓦斯气浓度和氧气浓度足够,就会引燃一次不伤人的爆炸。 然后就安全了。 爆炸之后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虽然也会产生窒息的效果,不过,矿工们会用鼓风机通过布制的通气管,源源不断地向矿井深处灌入新鲜的空气,令矿工们不至于窒息死亡。 这样的鼓风机最初很像中国铁匠发明的风箱,正是荷兰人首先想到用风车的力量,结合绞盘和杠杆的机构,来实现自动鼓风。这其实就是后世大型建筑物里通风管道的最原始模型。 只不过后世的通风管用镀锌的铁皮来制造,这年月的用油布或者涂抹过沥青的亚麻布。 荷兰人今天没有带来风车和鼓风机。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的海面上的狂风风能充裕得根本用不完。 荷兰人虽然没有带来风车和杠杆绞盘设备,却带来了由许多布袋子缝合链接而成的两条很粗很粗的通气用沥青布筒。 也就是卷成圆筒状的一连串布袋子,在没有鼓满空气的时候,看上去好像老式相机的伸缩头,又好像老式双接头电车的结合部那种蒙布结构。 这边是荷兰人的通风管,便携式可折叠的好东西。 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倘若德鲁伊维克森将军和他的手下不懂得关于瓦斯和空气爆炸的化学原理的话,倘若他们不懂得人类呼吸需要的其实是氧气的话,他们今天用绳子把自己悬降进入火山坑的深处,就无异于自找死路。还好他们是荷兰科学的缔造者。虽然全世界都不知道荷兰科学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日本人可是把“兰学”当作圣经来崇拜的。换着是中国矿工或者印第安人,那就有可能傻乎乎地冲进去窒息而死。 印度人反而不会这么无知。东印度公司在锡兰岛上开矿,让大量印度人成为了懂科学的先进矿工。同时期的中国人还在迷信着在矿坑深处遭遇的离奇死亡,是出自于地下亡魂的索命。大概窒息而死的人脸上会出现绝望的神情吧。这个迷信的错误不只是东方人犯过,两百多年前的欧洲人差不多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曾经从矿坑或者山洞深处找回来的尸体表情上,误判地下的深处潜伏着可怕的恶魔。 窒息死亡者临死的神情,跟被恶魔吓死或者夺魂而死,看上去还真是很像啊! 于是德鲁伊维克森对他带来的布质通风袋系统很感自豪和骄傲。 两条布袋管道已经铺设好了,一端展开喇叭口,系在迎风坡两棵大树之间,尽情地接受海风的输入。另一端深深地延伸到火山口的深处…… 万事俱备,荷兰士兵开始纷纷沿着长绳空降进入火山坑深处的地下湖。 荷兰老将军甚至考虑过要不要垂掉两艘小艇下去,仔细斟酌之后,他放弃了这个过于费事的企图。而是改用了临时制作出来的几大块木筏。下午早些时候赶工制作升降机的时候,木匠锯开的边角料多得用不完,正好做成了木筏。 先期降到水面上的荷兰水手在通风管的支持下,慢慢木筏划开,试图向周围寻找可靠的湖畔岸礁,作为大部队的落脚点。 德鲁伊维克森手扶大树,屹立在风雨之中,冷静指挥着全局。 他打算坚持到最后,作为最后一批降落的人。 至于李越暗自推测的,荷兰人究竟会留下多少人手坚守在猎猎的风中,负责看守暴露在火山口外的这批悬降装备……这个问题,德鲁伊维克森早有安排,他打算留下十二个人。 十二个最值得信赖的手下作为幸运儿被选中留在外面值守。 虽然留在外面就要禁受暴风雨的考验,不过,安全系数还是比深入火山坑深处更大得多。 反正发现的黄金是参与其事的全体士兵均分的。 深入火山坑将要面临的凶险是神秘莫测的,莫测的危险有时候比明确的威胁更让人感觉恐慌。所以大家都觉得留在外面淋雨其实跟幸福一些。 火山坑深处还不晓得会发生什么呢! 毕竟刚才吊下去探路的火炬是熄灭了的! 虽然输气管给力输送了新鲜的空气下去……然而,为参与冒险的官兵们输送氧气以供呼吸的时候,同时也让瓦斯气再次有机会邂逅大量的氧气。 总之,刚才的火炬触发的是熄灭事件,而不是爆炸,这在80%的意义上是个大好消息。但也不能排除还有20%的意外会在输入新鲜空气之后触发爆炸。虽然这样的几率不大,却也不算很小了。 技术上本来是没有爆炸的问题。 因为通风管输入氧气的同时,肯定也有效稀释了火山口深处积聚的瓦斯浓度啊! 瓦斯需要多少浓度才会触发爆炸?化学家们声称说是40%?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