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矿源枯竭 (第2/2页)
剑用来发动反坦克一刀斩之类的奇葩剑术,他其实是想用锻造陌刀和日本刀同样的工艺,来精致打造一批又轻又薄又坚固,韧性还相当高的装甲材料。 这其实是某种特殊合金的古代版!这是个白科技属性的神级金手指。这是在钢铁时代正式来临之前,古代人凭着机缘侥幸,恰好能够得到的唯一的一种合金钢。几乎拥有着未来级的神属性,恰好是古代人可以超前得到的。 事实上22世纪博物馆藏的无数古代神兵都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事实:古代人确实敲敲打打歪打误撞地锻造出了尺度较小的表面渗碳铬钢合金材料,只不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七爷所做的,其实没有技术含量。也就是古代人做得到却看不透的一个盲点而已。幸运的是,这年月的英国人也没有看到这一点。 七爷不泡妞、不去居酒屋、不去K歌,兴冲冲地奔着日本荷兰联合经营的诹访铁厂来了……容易吗容易吗?不容易啊!结果,一番报国热情,被冷水浇灭。 日本鬼子的优质矿源,目测也是断绝了。 长崎的冶铁工坊现状很明确的诉说着:荷兰人已经对日本的资源没了兴趣。这里的工坊已经沦为廉价铁板低档货的生产车间。 这样一来,日本光荣公司在游戏里YY过的所谓长崎铁甲船,也就成了瞎扯淡。 劣质铁矿粗制滥造出来的下品凡铁,既沉重,还易断裂。 给帆船镶嵌这么沉重的破玩意儿,会极大缩减战舰载人载炮的总数,极大减慢航速,换得的结果仅仅只是两三炮就能砸裂的一堆废物,这么傻的事儿,谁肯干?谁干谁傻笔。所以日本长崎的特产铁甲舰,要么就是纯YY,要么就是不中用的傻比之作。 除非是优质铁矿石,天然含铬或者含锰。(只能指望天然,这年月没办法均匀添加进去。) 才有望绕过当前这时代面临的工业瓶颈。
当前的世界工业瓶颈就是:英国人也没能掌握炼钢的奥义。英国人现在只能炼成没用的泡泡钢。在不久之后,他们将首先掌握真正的炼钢技术,这个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要想赶在英国人之前获得更好的钢板护甲,只能依靠手工锻打。 手工锻打的成品,一定是小件、薄件,一定不会是大型板材,也不可能是圆筒状。 圆筒状的钢质炮管和枪管,必须在钢铁技术或者电焊技术成熟后才能浇铸或者焊接成型,眼下这个时代只能在小件和薄件上面动脑筋。 必须不能是大件,热轧卷板型材什么的更遥远。 然而,虽然受到了小和薄的限制,却并不是一点用处没有。枪管其实可以用锻打成弧形零件的办法,凭着精湛的铁匠手艺来拼合完成。 类似于龙鳞甲一样的原理,小片的钢质板材,也可以拼合成有用的战舰护甲。 纯手工打造小块的合金钢片,早在大唐时代就可以做到。日本的太刀工艺也是这种技术的实例证据……然而,传说中的“东海玄铁矿”,要到哪里去找呢?本以为长崎就是东海,结果,长崎地主的余粮也已经吃光。 七爷对长崎的兴趣立即降到了最低。 此地的战略价值忽然低得来不能再低。 七爷心目中的那款“龙鳞甲”,并不是三国迷心目中的古代甲胄,而是,来自于21世纪某军火企业试制的一款防弹衣。 该款防弹衣就是采取了若干陶瓷片叠加镶嵌的原理,由此得到了“Dragon_Armor”的命名。七爷由此得知,他今日所做的试验虽然故意恶搞,却并没有原则上的大错,玻璃确实跟陶瓷有一比,只不过,七爷这个年月的确找不到合适的高模量弹性粘合材料。没有足够强力的高分子聚合物,陶瓷和玻璃其实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 今日所做的实验,其实是巧妙融合了误导性和启迪性在内。 七爷真实想要的对象,跟今日试验装甲的原理大致相仿,却又存在重大的不同。 这个相仿之处在于:都是采用“Dragon_Armor”式小片装甲拼合思维。区别之处就是:玻璃仅仅用来掩人耳目,七爷真正想要的是铁匠高手锻打出来的原始铬钢。 手工锻打,注定不可能量产。 恰好七爷不需要量产,他要的只是一条或者几条橡木无敌包铁风帆战舰。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包铁”,而是,比包铁高大上得多的表面渗碳铬合金钢薄板材料。 表面渗碳技术是在二战期间首先由小胡子元首的工程师们所掌握,直接导致对手的大炮无法击破德国战舰和新式坦克的装甲。然后,这项技术迅速被斯大林同志山寨过去,结果才引爆了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和斯大林同志,激烈互拼材料科技的那个年月,遥远得很。 眼下谁也别指望获得大件材料的此类黑科技,那是工业基础根本不支持的妄想。然而,世界工业基础在很久之前,就可以支持古代锻造大师们在小片材料上,成功制造出同一类型的小尺寸工艺成品。 优秀的海盗是根本不需要一支战列舰舰队的。赛文海盗团需要的材料,总量并不算特别的大。 尤其是太平洋那么辽阔,比大西洋更适合海上单兵作战。 既然长崎没货,那么,七爷的目光不得不移向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虽然有点远,其实也不算太远。荷兰人在一百多两百年前就能够从雅加达畅游到长崎来,沈七又怎好意思抱怨长崎到澳洲的路程遥远。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