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2/2页)
奥王子的弟弟,再娶一位萨克森公主。 为什么英国国王的王权争议案,需要卷入萨克森家族呢?因为英国人的民族不容争议地定义为盎格鲁萨克森人。英国人的祖籍就在萨克森。他们的祖先当年是从萨克森出发,渡过英吉利海峡去开拓英伦三岛的新世界。寻根的话,萨克森就是不列颠人的根。当年的萨克森可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欧洲大国,不莱梅、汉堡,和波兰,曾经都是萨克森的疆域。也就是后来丧权辱国,一再割地赔款,最后只剩了区区一个德累斯顿。跟后来的大清国同病相怜。其实萨克森的遭遇比大清更惨,大中华后来还是重新崛起了。萨克森却变成了未来德国的一个州。 乔治国王现在跟维托利奥王子之间,发生了英国王位继承权问题的争议,乔治的人气更足一些,维托利奥的血统更好一点。萨克森王族后裔愿意跟谁联姻,谁的说服力便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所以杰西卡质问范斯腾,“你知道撒丁王国跟萨克森选侯国之间的联姻意味着什么吗?” 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英国国王的继承权之争,你特么的到底站在哪一边?杰西卡发言的时候态度很不好!因为她根本就不愿意嫁给撒丁王国的小王子。 这个问题的性质,现在已经升华到一个海军少校根本HOLD不住的高度,范斯腾哪一边都不敢乱选,他只能选择投降。机智的,临时性的投降。 范斯腾是个不懂政治的军人,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偷偷派人回到雅加达,去问问巴达维亚的首席执政官大人:咱们到底要站哪一边啊?赶紧拿出个靠谱的说法!下一次我才能正确判断当面遭遇的对手,究竟是不是可以炮轰的对象。
长崎港发生的事件,收获超过了沈七的预期,赛文舰队的战损为零。 但是,并没有爆发预期中的一场热血激斗,七爷的心中略觉不爽。 无独有偶,拉马克上校也很不爽。 现在,包括刚刚投降的范斯腾少校,包括岛津爱知,包括初雪和铃姊妹俩,也包括沈福沈禄,全都来到了赛文舰队的旗舰上开会。 拉马克上校气愤愤的,“范斯腾你太让我失望了,我都没有来得及开火,你就投降,真是辱没了德鲁伊维特上将的赫赫威名啊!” 范斯腾却不以为耻,笑了笑,“你只是个军人,说了你也不会懂!想跟我交手,咱们以后有的是机会!”他的意思就是,他今日并不是被任何人打败才投降的,他完全是因为吃不准能不能向对手开炮,为了顾全巴达维亚海军的未来,不得不忍气吞声。 荷兰的海上帝国已经被英国哥们儿打垮,巴达维亚和为数不多的几个远东殖民地,已经是荷兰人最后的希望。范斯腾其实是爱国的,他不能激于一时的愤怒,贸然选择错误的对手开炮。巴达维亚共和国现在很受伤,禁不起更多错误的折损。 目测起来,红头发的萨克森准公主殿下是毫不迟疑地站在了撒丁王子也就是英国的天主教合法国王一边,(她伯父死了她就是公主,现在暂时得加个“准”前缀),拉马克上校很可能更加倾向于乔治国王一边。根本不用范斯腾出手,英国国家海盗之间自己就会爆发内讧。既然如此的话,范斯腾为什么不能等到对方内讧之后,再站出来捍卫巴达维亚的荣誉和利益呢? 作为荷兰军官,范斯腾虽然不懂政治,完全不了解奥地利人意大利人在背后搞的那些小动作,但是,英国光荣革命前的英王是斯图亚特家族的,光荣革命后的英王是荷兰人,这件事情,每一个荷兰人都洋洋自得,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所以范斯腾其实是倾向于站在杰西卡一边,帮忙出力打击拉马克。 因为,十年前打败荷兰海军的,是英国新教徒的海军舰队。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这样一条判定原则,范斯腾少校觉得自己应该站在笃信天主教的撒丁王子和萨克森国王的一边,共同打击身为新教徒的乔治国王一派。 当然,这只是他的直觉。荷兰海军少校这时候不敢轻举妄动,无论如何也要秘密请示过共和国执政官之后,才能做出抉择。这样的抉择牵连太大,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岂容儿戏。 于是范斯腾忍下这口气,不跟拉马克争论口头上的输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