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郑老师(下) (第2/4页)
” “2b!” “二丨逼?” 听了背后王献之的英文发音郑前差一点从楼梯上摔下去,收个徒弟不交学费不说还骂自己二丨逼,简直生可忍熟不可忍。有些就是这样作为陌生人时看着挺文明守礼貌的,一旦熟悉了那就不可忍了。 郑前看了一眼一楼的学生们正在埋头苦写,郑前为了不打扰这些祖国的花朵只有等了,不过有些花朵都三十多岁了居然还没有成熟结果,而这最后一题正是以船为主题各自编写一首诗,王献之挑了三张写的好的一一朗读,而这三张编写的令王献之满意的郑前一听居然清一色都是打油诗,而且其中居然没有祝英台。 打油诗尚且都能中标,那其余的尖子生那估计写的都是狗屁不通了,而祝英台岂不是连打油诗都写不出了来。 郑前可是对这些学院的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这些还是三大学院的尖子生,那一般的学生起不来连诗都不会写了。 郑前还以为这个时代的学生都会写诗…… “这里面梁山伯写的诗虽然实在太一般,但他的字迹工整让我很喜欢,总体来看更胜一筹。”王献之拿着梁山伯写的诗当作佳作当众念了出来:“诗名《乘船》,人立船头总见浪,航行路上尽遇风,事情再好有异议,敢破风浪方建功……” “谢谢先生厚爱,晚辈一定更加勤学苦练,争取下次先生云游而来的时候为先生献上更佳的诗作。” “我今已经决定暂居天中,在天中我拜了一位老师打算和他学习写诗和画作。” “真是想不到,天中居然有人能当王先生的老师……” 听了梁山伯的话诸位学子皆震惊不已,王献之的学名也是响当当的,没想到天中也有此等奇才能成了王献之的老师。祝英台也为了梁山伯能出风头而赶到替他高兴,自己虽然没取得这次比试的前三甲,但梁山伯取得了第一同样也让祝英台高兴,不过现在的自己,好像不能像之前那样单纯的喜欢着梁山伯了。 如果把一个心交给一个归属,在梁山伯和郑前之间祝英台或许还会选择梁山伯。 如果在梁山伯和郑前两人中选出一个人啪啪,估计祝英台会选择 到了岸上祝英台看着梁山伯紧紧的拿着那首王献之的《桃叶歌》,心里很羡慕:“梁兄,你能否把这幅字借我一阅?” “让你看看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不能碰,只能我拿着你看。”梁山伯也不是太小抠,只不过看周围所有人都要拿去看看的意思,这个万万口不能开,不然就堵不住了,你看他看的就读书破万卷了。 祝英台有些失望,不过也可以理解,“那算了……” “梁山伯,祝英台不是你的好兄弟吗,你就放手给他看看又有何妨?”一个红罗书院的学长一副看不过去的样子,其实他们心里小九九,梁山伯把字画给祝英台看之后,还能不给他们这些学长看看,况且他就算不给也可以在祝英台手里拿。 “什么好兄弟,好兄弟能做出那种见死不救的事,要不是王先生看不过去推了一把梁山伯就见死不救了!”另一个学长鄙夷的看着梁山伯,祝英台长得比女人还女人,只可惜是个男人,不然他就往死了追祝英台了。大家都是先入为主,认为女人不可能犯大不敬来书院学习,这不是藐视王权吗,一个不小心就被杀头的事傻子才做。 听了这些人口中的梁山伯来救自己原来只是意外,这让祝英台有一些伤心,又想起了那个钓鱼老头说过的郑前想都没想便冲下了水,一个陌生人都可以如此,为什么你就不行呢,这么一想祝英台对梁山伯又不觉得愧疚了。 或许我们的关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吧,多么自欺欺人呐。 祝英台或许并不合群,一直一个人吊在人群之后,没走两步便被人拽到了一个胡同里面去了。刚想大喊大叫的没想到是那个曾经把自己衣服托了,还抱了自己老半天的大叔。说是大叔毕竟也不准确,古人的年龄观和现在自然也有所不同,不过对于十六岁的小姑娘,二十八岁的郑前是大叔倒也不算假。 “干嘛?” 郑前给花木兰买了一些凉糕回去,知道要见祝英台顺便也给祝英台带去点:“给你买一些凉糕。” 祝英台尝了了一小口:“也不知道你在哪卖的,都还没有我自己做的好吃呢。” 祝英台嘴里说不好吃手却老实的接过了凉糕,估计祝英台是以又便宜不占王丨八丨蛋的心里,尤其是对于郑前这个占了自己天大便宜的人,这一天祝英台都在想当时那让人面红耳赤的样子,五岁以上就没在男人面前不穿着衣服了,今天上午居然就果着让一个男人摆弄了半天,对于祝英台这样一个单丨纯的初妹来说,不天天想才怪。 而且就因如此连诗都想不出来,白白的浪费了这一年的三院每年一度的学生比试。 郑前也不耽误时间,如果要不是有任务在身郑前才不会来找这个小丫头片子,此时郑前从宽大的衣袖里掏出了在王献之那里特制的一副画:“那这副王献之的字画你要不要?” “真是出自王先生之手?” 祝英台打开一看果然是王献之的字和画,书院大堂也挂了一幅,祝英台研究了半天,这幅画中生动的画了两只蝴蝶,一只黑色一只白色,画作之下果然有王献之的亲笔签名和印章,而画作之上是这幅画作的名字,看了一眼祝英台便面红耳赤。想了想半天可不是郑前一身黑衣自己一身白衣,原来这两只蝴蝶比喻自己和郑前。 看名字就知道了,郑祝,郑前和自己的姓氏组合在了一起。 居然郑祝,也是够了! 祝英台有点担心这幅画今后梁山伯看见又做何感想,一副自己珍藏的画面居然比喻了自己另一个男人相知相守,恐怕他即便是知道自己是女子,甚至爱上自己,那也会负气而走吧。 不过这是自己敬仰的王先生的作品,而且梁山伯显然也不在乎自己这个兄弟,收了就收了吧。 梁兄,为什么不是你救了我,为什么不是你送了我这幅画呢? 去买早饭的郑前得瑟到天黑才背个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