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话 老刘夜话 (第2/2页)
咱也整两杯。中不?!”苏达和小张双手赞同,一桌人热闹开餐。 酒过三巡,老刘脸有些微红,老刘儿子吃饱回里屋写作业。苏达擦擦嘴,掏出芙蓉王给老刘和小张让烟,老刘眯着眼睛吸了一口,低头叹了口气。苏达不解,问为什么叹气。 老刘扭头看了一眼苏达,又看了看小张,略显深沉,缓缓说道:“小兄弟啊,你刘哥我来北京也有七八年了,打拼这么多年真是太不容易了。从最初在工地干小工,到今天能在市场里有自己一个十平米的摊位,我可以说问心无愧!”老刘突然显得有点激动,声音拔高了几度,继续说:“可今年发生了好多烦心事让你刘哥都不知道该咋办了啊!”老刘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老刘媳妇儿在旁坐着低头不语。。 “刘哥,有啥事儿说出来兄弟听听,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也许能出点主意呢?”苏达关切的问道。 “兄弟,我谢谢你们的好意,但这事咱们所有人都无能为力!行,我说!”老刘重新点起一根烟,继续说,苏达和小张认真听着。 “俺就这一个儿子,今年八岁,为了能够从小带在身边,前两年该上小学了,俺四处奔波给他找了不少学校,可偌大一个北京城竟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他,理由就是俺是外地人,不符合入学条件。好!外地人!这说法俺也认了,谁让俺先祖当年没定居这儿呢!后来,我听老乡说海淀区远郊有一所小学,专门收俺们这些来京务工人员的适龄学生,名字就叫打工子弟小学!虽然条件比起北京的小学简陋不少,老师也少的可怜,可俺还是比中了彩票还高兴啊,毕竟儿子有学上是件大事。就这样,俺儿子就在那所上了两年到现在,可前阵子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家长,这所小学接到通知要被关闭。理由好像是……好像是没有办学资质,属于不正规的学校。唉……”老刘说着顿了一下,低头狠狠抽了口烟,缓缓吐出烟柱。
“凭啥关掉小学啊,这么不讲道理呢!关掉学校那么多孩子去哪上学,北京那所学校会收他们!”小张用山东话愤愤地说。 老刘夹了口菜,继续说:“俺正为这事烦心呢,前两天又接到市场的通知,告诉俺说限定三个月内搬离市场,说市场要拆除了。俺当时就急了,质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还挺牛,说是要开奥运会,小型市场都要拆除集中安置。俺一打听那新市场的摊位费,打死俺也拿不出来那么多啊!唉……”老刘叹了第二次气,晃了晃酒瓶,冲媳妇儿说道:“孩儿他妈,再去里屋拿瓶酒。”老刘媳妇儿默默起身进屋拿酒。 桌上沉默了,小张还是不服气的劲儿,狠狠地抽着烟,老刘满脸通红,沮丧中带着无奈和沧桑,苏达静静的看着,听着,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 老刘重新给三人各倒上酒,对苏达和小张说出了一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的话。 “我刘长根老实巴交一农村汉子,一不偷二不抢,不杀人不放火,就凭着勤劳的双手,我们起早贪黑,过年都不回老家,就是为了能够在北京落下脚,能够给娃创造更好的条件,别和我一样吃苦受累。说实话,我喜欢这里,我真的喜欢这里,可我不直到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这个城市还是不接纳我们。上学不让上,逛商场连售货员都嫌弃俺,说俺不像来买东西的人,走到哪都被贴上外地人的标签。北京外地人那么多,难道都和我的处境一样吗?难道咱们外地人就不应该在北京工作生活么?我不拖欠北京房东一天的房租,我做生意童叟无欺,无论外地人和北京人,我一视同仁,我也尊敬每个人,无论外地人和北京人。可为什么我想留在北京就这么难,我做错什么了……是不是我真的到了该回老家的时候了……”老刘声音有点哽咽,又喝了一口酒。 而此刻,小张已经低头不语,苏达凝重的望着老刘,眼里却泛起了闪闪泪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