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1/2页)
丞天大陆曾流传一则秘闻,无人知晓其真伪、也无人关心其真伪。 传说百年前,有位狂士自异域而来。 于一酒馆内狂饮三个昼夜,而后奋笔疾书,一发而不可收,诗作千篇竟然一气呵成。 有人传,此人之诗,发天外之音,非同凡响。 别人作诗,诗中有诗,算是一种境界; 诗中有画是更高的境界; 但此人诗中见景,诗外见情、冥想见理,这是前所未有之境界。 民间传说中的丞天三圣慕名而来。 圣人源丞,因为丞天国号的缘故,只能改名为承,入圣后尊为承子; 圣人构经,入圣后尊为经子; 另一人为商圣慕容仆。 相继落坐之后,狂士道:“颢天妙地如仙境。” 三人一怔,心道,狂士盛名之下,随意之作,也必然不俗,只能肃然以待。 承子道:“神思而至所为何?” 经子道:“法则天地惊鬼神。” 慕容仆道:“天下所属唯慕容。” 狂士再即兴吟诗一首。 承子惊道:“此情此景当惊世,神思妙想蕴其中。” 经子奇道:“经构严谨当为首,狂士一去无诗仙。” 慕容仆目绽精光,道:“先生可否允准我慕容家来拍卖此作?” 这本来是个笑话,之所以称为秘闻,是碍于相国大人的颜面,也仅是私下口口相传罢了。 无论狂士、圣人经、还是圣人承,都只是虚构的人物。 据传,这个笑话的始作俑者为当世第一诗才,翰林院大学士丘莫语。 丘莫语并非人如其名,他对慕容家独占商道的行径很是不满。于是,杜撰了此笑话讽刺慕容仆。 在一次朝会之上,有人当面将这个笑话讲给慕容仆听。 他听罢淡然一笑道:“圣人言,强天下,唯兵不举;富万民,唯商不论。狂士焉能治国?言语功夫,纸上谈兵者有之,却也较这藏头之流好些。慕容仆所见与诸位有所不同。承子所言可为思其源,叹其源;经子所语,可为惊其法、穷究之;慕容仆所言实非妄语,商之一途,利国利民。在商言商,商人重利乃是本份。身在其位,当为国库谋划,我之忠心,日月可鉴!狂士之语、幼稚之言也并非一无是处,可聊作茶余之资,仅此而已。” 之后,丘莫语真就人如其名,不再言语。若是圣上令其闭上嘴巴,他闭上的就不只是嘴巴了。 慕容仆在事后也不再追究,毕竟他借了势,扬了威。虽说是化劣势为优势,但对方的险恶用心过于昭然,这令他想起此事,心中难免不快。 这不快的根源在于墙上的一副诗画之作,那是慕容家先辈遗作,算是传家之宝,亦是惊世之作。 慕容仆气道:“来人!” 仆人都在他处,未听闻老爷的呼唤。于是,他又道:“将此画收起来吧。” 依旧没人回应,于是慕容别向后院而来。他要看看,府中人都在忙什么。 不料,路过欢然的房间之时,发现房门紧闭。心道,难道然儿有不为人知之事? 于是,慕容仆看着紧闭的房门,疑惑道:“然儿,房中可有客人?” 欢然因仙人造访,忽略了义父的存在。便在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幕容仆已现身于门外。 就在欢然头疼该如何与义父解释之时,明心伸手一招,房门开了。 慕容仆与众人目光交汇之时,打了个冷战。明心淘气,见这老头修为低微,魂力却几近枯竭,便想着和这老头儿开个玩笑。虽说只是随意之举,便令慕容仆浑身发冷,汗毛倒竖,张口欲言,又口不能开。 “明心,不得无礼!”明白边阻止边向慕容仆施了一礼道:“这位老丈,在下明白,初到贵地便如此唐突,还请老丈海涵。” 慕容仆腹诽,你明白就好!顿时感觉浑身一轻,轻轻的啊了一声,发现自己可以说话了。但他没作声,而是向欢然望去。 欢然尴尬道:“义父,您先暂避片刻,有事稍后再谈。” 欢然就这么将愣怔的慕容仆半哄半推的送到门外,而后将房门再次合上。看着紧闭的房门,慕容仆面色复杂,心中苦涩。也不知是因为养子大了,有了自己的私密事而令他心中不快;还是在这三人的力量面前自己无计可施;亦或是自己终究没将欢然真正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 血脉联系终究是存在的,即便没那么直接,慕容仆的心有些不安。 此时,鉴君从前厅而来,见老爷面色有些难看,张口欲言。 慕容仆伸手阻止,而后背着双手向前厅而去。边走边叹道:“然儿,长大了!” 鉴君不明所以,附和道:“孩子终究要长大的,这还不是老爷最希望的事吗。” “他的秘密越来越多了,以后这个家里,凡事要多问问然儿。” 鉴君一怔,老爷这口气怎么——在交待后事?他也不便多问,人家虽非亲生,那也是父子。涉及此话题他只能沉默。毕竟他是个外人,谈深了,不太合适。于是,微微颔首道:“是,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