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的大隋_第二百三十一章君子尚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一章君子尚法 (第1/1页)

    旬卿不是那种很会开玩笑的人,他拥有与江火不相上下的智计。

    在对待敌人时更多了一种毫不犹豫的狠辣。

    除了敌人之外,他也有朋友,曾经的江火算一个,现在的虞世南是一个。

    虞世南能保住小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旬卿。

    他看到一个与曾经的自己相似的人,这个人比他更可怜。

    但,并不是可怜人就值得旬卿帮助。

    他从虞世南的身上看到一种独特的气质。

    这种气质别人学不来,许多人终生都无法拥有。

    “若你走进李建成的府邸,或许你也就彻底的死了www.shukeba.com。”

    旬卿说的话并不夸张,反而很实际。

    曾经的虞世南已经死了,现在他正在走旬卿所走过的老路。

    这条老路走到尽头的结果只有一个字。

    死!

    他或许不用死。

    不用死亡的人生,莫不是长生不老就是怀揣着虚无的灵魂。

    一个虚无的灵魂能做什么?

    喝酒?吃饭?玩女人?

    仅此而已,绝不会剩下更多,若要添加更多的东西。

    一条命或许太奢侈了,削去半条,成为半死不活。

    虞世南沉默了,旬卿虽然年龄不是很大,也就比江火大那么一点。

    然而世间很多先生也不是百岁之后才成为先生的。

    “怎样才能杀尘。”

    虞世南收回停放在府邸门前的左脚,脸色平静,但就是这平静之下却藏着一座活火山。

    最直接导致他们这群太学先生流落的是尘。

    他内心最想杀的也是尘。

    江火是他心中的一座道德高山。

    他想超越这座道德高山。

    他受不惯别人的施舍,尤其是在妻子死后。

    那种不求回报的施舍在他看来是一种侮辱。

    比别人的脚踩在自己脸上的侮辱还令人恶心。

    怎样才能杀死尘?这个答案旬卿心里很明确。

    “你杀不死尘,我也杀不死!”

    “为何?”

    虞世南不解,尤其处在迷途中,他心中简直充满无尽的疑惑。

    “先离开这里再说,虽然李大人许诺整个李府之内我们这群谋士可以随意通行,但有些地方还是不要待太久的好。”

    旬卿一把提住虞世南的肩膀,只一瞬就消失在原地。

    片刻,他二人站在一棵枫树下。

    面前的枫树很炫,烁烁的黄颜色铺在青石道之上,让人无意间去猜测这棵枫树刚落地时的颜色。

    枫树刚落地时肯定不是黄颜色的,甚至没有颜色,可能只是干瘪瘪、黑漆漆的一株幼苗。

    春天发芽,夏天长枝,秋天落叶,冬天蛰伏。

    这就是一株枫树的一年。

    旬卿指着面前的枫树,道:“我们人与枫树不一样,唯有一点不一样,你知道是哪一点吗?”

    枫树比七尺高的两人还高出一大截,垂下的叶正好能够将他二人的背影藏住。

    在这种环境下也最适合一个人思考,以及……

    虞世南老老实实的拱手道:“世南不知,还请旬先生指点。”

    旬卿点头道:“枫树在秋天做了它们最成功的一件事,那便是褪尽废物。”

    “而我们人,时时想着向上爬,尽管带着伤,尽管流着泪,尽管藏着刺,我们也要向上爬。”

    “然而,我们忘记了一点。”

    虞世南随口问道:“什么?”

    旬卿接着说道:“你所怀揣的伤会不会在向上爬的过程中更伤?”

    “你所流的泪会不会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衍化成悲雨?”

    “你所藏的刺会不会在向上爬的过程中伤到自己的同时也伤到别人?”

    说罢,虞世南怔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他明白了,他确实杀不了尘。

    旬卿或许能,但他不屑,或许因为其他的原因不能动手。

    是将尘留给江火做见面礼吗?

    虞世南脑海中不禁出现了这句话。

    半晌之后,虞世南回过头,再躬身拱手,道:“世南谨记先生的教诲,多谢先生指点迷津。”

    风过,哪还有旬卿的人影,只在原地留下一片枫叶,上面写着几个小字。

    虞世南走过去,拾起这片枫叶,念道:“一山不容二虎,在下走了。”

    十个小字,江火来,旬卿走。

    留在原地的还有一本书,虞世南将这本书,连同枫叶一起放入怀中收好。

    他明白旬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圣人之途,只有圣途才能吸引到他。

    战争,他确实不是江火的对手,所以他宁愿继续寻找为圣之路也不愿再与江火冲突。

    “旬先生,真乃当世大儒。”

    虞世南忽然跪在旬卿离开的方向,恭敬的磕了几个头。

    旬卿或许是因为当初走错了路而离开。

    又或许是因为他和江火太像。

    太像就会产生矛盾,双方间就会有杀心,旬卿已经不想争。

    因他尚法、崇儒,且弃圣,所以他不想争。

    而这不争又是一条路,弃圣,不是怀着悲愤之心去恨过去的圣人。

    既然是一条路,他想要做的是超越圣人,所以弃圣。

    孔颖达或许是一个学识上的大儒,仅仅也只是一个学识上的大儒,还称不上当世圣人。

    大隋没有任何人敢自称圣人,旬卿更不会,他贬低圣人,唾弃圣人之头衔。

    所以他走了。

    “旬先生既然说江火有机会杀了尘,那我就等他,帮助他,从今以后,这是我的执着!”

    虞世南也离开了这棵枫树,他与旬卿的谈话没有任何人听见,能听见的不是人。

    是枫树旁,枯败莲池中的红鱼。

    红鱼当然听不懂人说的话,躲在枫叶下,躲在浮藻间才是它们的一生。

    池中鱼,守一隅,安得自由而不自由。

    江火也像这池中鱼一样,他不自由,心却自由。

    在小小的地牢中,他盘膝,右手拾起一块碎石,左手握着一盏油灯。

    没错,他在作画,画一幅关于李渊试探李世民孝道的画。

    画中李世民开心的笑着,手里捏着一支狼毫,端坐在案子前。

    李渊就站在他身后。

    李世民所表现的笑太过了,在这笑意之中隐藏着忌惮,所以李渊要试探他的孝心。

    “父亲,您不问我江火去哪,也不问姐是否会担心江火,是否因为知道世民有意隐瞒您?”

    李世民写完一帖字,交到李渊手中,脸上依旧带笑。

    李渊看完字,随意放在案子上,说道:“老实说,我不太喜欢江火,他太自傲了。”

    因为棋局上输给江火,李渊心中仍旧认为江火是一个能威胁到自己的人物,比之炀帝相差无几。

    在自己儿子面前,他永远不想去隐瞒,因为李世民是他儿子。

    李世民反问:“旬卿先生呢?他难道就不自傲吗?”

    李渊扶须叹了叹,转身走出正殿,悠悠道:“旬卿,走了。”

    “走了?”

    李世民抓抓脑袋,心智计谋一点都不缺的他却想不通旬卿为何会走。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