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税(一)第一更 (第2/2页)
。 而除此之外,陆渊向卡洛斯采购的一整只舰队和大量军火消耗了十万两,城中安置难民的福利院已经增设到了二十多家,收容难民数千人,消耗数万两银子。还有战后各城池的重建,修械所工匠们打造兵器盔甲等都需要数万两银子来支撑。 所以陆渊手里的钱看起来宽裕。 但实际上前景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消耗巨大,另一方面却是由于他没有更多地收入来源。 琉球的田地本来就不多,只有十万亩左右。大明的税收标准,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而陆渊即使是所有田亩都收重税,一年两季收下的粮食也不过是万石,折合官银万两,还不够支付两个月的官家薪俸。 所以尚氏王族在认清楚国情之后,开创了一年四季税的制度。 其中只有秋季十月是商税粮税并收,其余春夏冬三季分别在三月,六月,十二月收取商税,虽然每隔五年的春季也会收一次人头税,但是因为琉球的人口本来就少,陆渊干脆把这一项去除,以显示德政。 而四季税的政策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毕竟,陆渊不是菩萨,没了税收支撑这个国家政权就运转不下去。 而在四季税中,这商税又是占绝大多数。 和大明对商人的轻税甚至免税不同,琉球对于这一命脉的税率是很重的。 一艘来自海外的商船根据所载货物的价值来抽税,最高可达五税一,最低也在十税一以上。 但是由于东海洋面上的海船多为走私,所以即使课以重税,他们也是一本万利。
而对于那些空手套白狼的海盗来说,在琉球卸货销赃可是无本生利的活,他们从来不在乎税收有多重。 年前起事占领首里城的时候,已经是迫近年关。 琉球当局来不及收取冬税,而陆渊要收税也来不及了,干脆免去了冬季的商税。 也算是对于那些因战火而受惊海商的一种补偿。 然而,时间过了将近三个月,陆渊的执政也逐步的走上正轨。 所以他对于此次的春税征收是很重视的。 万事开头难,如果此次能够顺利的完成,给那些过往海商一种安心的感觉。 他们就能第二次,第三次的给陆渊带来利益。 三月初八日上午,陆渊回到首里城。 在初十日到来之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这就是将尚氏的遗老遗少整体迁移到蒲添城和北谷城之间的蒲添极乐陵去守墓。 根据陆渊的计划,此次迁移一共有男女老少六百四十口人。 他们大多是尚氏王族的旁系或者口上喊着忠于尚氏的遗臣。 在蒲添陵,陆渊给他们准备了数百多亩免赋田。 可以供他们自给自足。 然而,当礼部的小吏向他们宣布此项命令时。 却遭到了几乎所有遗老遗少的反对。 然而,他们是亡国之人,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于是很多人就以死相逼,说着要用自己的死来唤醒被欺骗的首里居民。 可是,实际上首里城的百姓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名义上摄政陆渊的统治,对于那些作威作福的旧贵族他们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最终其中很多人再也无话可说,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但是最终却传来一个让陆渊感到稍许意外的消息。 那就是尚久死了。 他在王城中被囚禁了三个月。 但是对王室的忠心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甚至还屡屡要在这些同样被囚禁的年轻人中组建复国党,希望能够趁着陆渊的失败而重新夺取首里城。 这些养尊处优的年轻人有吃有喝的,自然没人会去听他的。 一些人还趁机向看守报告这一情况,尚久因此没少受到警告。 而陆渊的那一帮在他眼里看起是乌合之众的军队却在石溪联军,今归仁要塞等战役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占领了整个冲绳岛。 当那个礼部小吏前来宣读陆渊命令的时候,尚久彻底的绝望了。 在王城中,这些被关押的遗老遗少至少还能偶尔想起自己曾经的身份。 但是如果他们被迁移至蒲添极乐陵那种渺无人烟的地方。 那么三年后,五年后,将在也没有人会想起他们肩上背负着的使命。 于是,逝去了一切希望的尚久自杀了。 他被发现吊死在国殿的王座之前的时候,已经死了两个时辰,身体已经僵硬。 而当其他的那些同伴听到这个死讯的时候,也只是皱了皱眉,或者叹了口气。 毕竟,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 再多的嗟叹也挽不回江河日下的命运。 尚氏琉球,从此也算是彻底的载入了史册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