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吃白食 (第1/2页)
他原本运气同时抵御笛声筝音,甚感吃力,这时心无所滞,身在局外,静听双方胜败,乐音与他心灵已不起感应,但觉心中一片空明,诸般细微之处反而听得更加明白。 周同授了“旋风十八路谭腿”,要旨原在“攻守并重”四字,若以此拳与李巨道长、高虎相斗,他既内力不如,自难取胜,但若置心局外,却能因内心澄澈而明解妙诣。 他一直不明白自己内力远逊于周同,何以抗御笛声之能反较他为强,只因那晚周同身在局中,又因昔年的一段情孽,魔由心生,致为笛声所乘,花月儿童真无邪,却不是纯由内力高低而决强弱。 这时花月儿只听高虎初时以雷霆万钧之势要将李巨道长压倒,笛声东闪西避,但只要筝声中有些微间隙,便立时透了出来。 过了一阵,筝音渐缓,笛声却愈吹愈是回肠荡气。花月儿忽地想到周同教他背诵的“旋风十八路谭腿”功诀中的两句:“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果然甫当玉笛吹到清羽之音,猛然间铮铮之声大作,筝琴重振声威。 花月儿虽将“旋风十八路谭腿”拳诀读得烂熟,但他悟性甚高,这时听着两大高手以乐声比试,双方攻拒进退,与他所熟读的历诀似有暗合,本来稍有不懂的所在,经过两般乐音数度拚斗,渐渐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关窍,不禁欢喜。 跟着又隐隐觉得,近来周师叔所授武功诀要,有些句子与此刻耳中所闻的筝韵笛声似乎也可互通,但诀要深奥,未经详细讲解,此刻两般乐音纷至沓来,知道危机重重,立时撇开,再也不敢将思路带上去。 再听一会,忽觉两般乐音的消长之势、攻合之道,却有许多地方与所习诀要甚不相同,心下疑惑,不明其故。 好几次李巨道长明明已可获胜,只要笛声多几个转折,高虎势必抵挡不住;而高虎却也错过了不少可乘之机。 花月儿本来还道双方互相谦让,再听一阵,却又不像。他听两人反复吹奏攻拒,小半个时辰下来,已明白了一些笛筝之声中攻伐解御的法门。 再听一会,忽然想起:“依照旋风十八路谭腿拳诀中的道理,他们双方的攻守之中,好似各有破绽和不足之处,难道周师叔传我的口诀,竟比李巨道长和地诛煞的武功还要厉害么?” 转念一想:“一定不对!若是周师叔武功真的高过李巨道长,这十年之中他二人已不知拚斗过多少次,岂能仍被困在岩洞之中?” 他呆呆的想了良久,只听得笛声越拔越高,只须再高得少些,高虎便非败不可,但至此为极,说甚么也高不上去了,终于大悟,不禁哑然失笑:“我真是蠢得到了家!人力有时而穷,心中所想的事,十九不能做到。 我知道一脚踢出,如有万斤之力,敌人必然粉身碎骨,可是我腿上又如何能有万斤的力道?俗语常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挑担尚且如此,何况是这般高深的武功。” 只听得双方所奏乐声愈来愈急,已到了短兵相接、白刃rou搏的关头,再斗片刻,必将分出高下,正自替李巨道长耽心,突然间远处海上隐隐传来一阵长啸。 李巨道长和高虎同时心头一震,笛声和筝声登时都缓了。那啸声却愈来愈近,想是有人乘船近岛。高虎挥手弹筝,铮铮两下,声如裂帛,远处那啸声忽地拔高,与他交上了手。 过不多时,李巨道长的长笛也加入战团,笛声有时与长啸争持,有时又与筝音缠斗,三般声音此起彼伏,斗在一起。 花月儿曾与周同玩过四人相搏之戏,于这三国交兵的混战局面并不生疏,心知必是又有一位武功极高的前辈到了。 这时发啸之人已近在身旁树林之中,啸声忽高忽低,时而如虎啸狮吼,时而如马嘶驴鸣,或若长风振林,或若微雨湿花,极尽千变万化之致。 笛声清柔,筝声凄厉,却也各呈妙音,丝毫不落下风。三般声音纠缠在一起,斗得难解难分。 花月儿听到精妙之处,不觉情不自禁的张口高喝:“好啊!”他一声喝出便即惊觉,待要逃走,突然青影闪动,李巨道长已站在面前。 这时三般乐音齐歇,李巨道长低声喝道:“好小子,随我来。” 花月儿只得叫了声:“李巨道长。” 硬起头皮,随他走入竹亭。 叶菲儿耳中塞了丝巾,并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