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2囤积粮食,楚燕帝下旨 (第1/4页)
“未必,吵一吵,没准儿啊,他们俩的感情更好。【】”白娉婷闻言笑道。 “大小姐这么有把握?”阿若有点不太相信。 “我有多少把握谈不上,如今也只是看个人造化吧。”白娉婷淡淡一笑说道。 “到底是真头晕还是假头晕来着?”顾七娘正在说那人。 “他自然是真的头晕,你一小丫头不懂医理,处在这儿做什么?”姚郎中这是要顾七娘走开别妨碍他给病患瞧病。 “我——娉婷,你总算来了。”顾七娘见白娉婷来了,立马激动的迎着白娉婷走了过去。 “是啊,我若再不来,你们俩可是要吵架了。”白娉婷伸手理了理发鬓,嫣然一笑道。 “没吵。”顾七娘绝不承认。 “吵了。”姚郎中这厮会拆台。 白娉婷闻言会心一笑,只是对姚郎中说,“这是我好友的meimei,从今日起,她便是回春堂医馆的招待。” “娉婷,做招待是不是很忙?”顾七娘问白娉婷。 “嗯?七娘可是无法胜任?”白娉婷问道。 “我可以胜任的。”顾七娘点点头。 “这就对了。”白娉婷笑着说道。 阿若跟着白娉婷从回春堂医馆出来,小声的对白娉婷说,“大小姐,顾七娘也许是后悔了吧。” “何以见得?”白娉婷不解道。 “奴婢猜的。”阿若把玩着自己的手指,掰来掰去,又扭头看了一眼正开始忙碌的顾七娘,说道。 “没事儿,她刚来,我嘱咐别人会多多照拂她的,再者,我也不能让她砸了咱们回春堂的招牌啊。”白娉婷笑着说道。 七月初三,白娉婷十四岁生辰。 白娉婷本想低调一些,但是架不住锦园一拨人说要好好庆祝,姜娘子更是说想要熬两大锅粥去给乞丐吃,施粥做善事。 白娉婷本想反对,但是白婉婷,叶溯等人都觉得这个主意好。 七月初三这日,天气极好,古苏镇岳桥边架起了两口大锅。 锅中烧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粥棚上飘着红绸带,红绸带上写着庆贺白神医十四岁生辰,特意施粥,以结善缘。 姜娘子和赵娘子等人忙的焦头烂额。 附近的一家酒楼里,白娉婷手执美人纨扇正在给自己扇风。“这天气可真热。真难为姜娘子她们对着热乎乎的大锅了。” “大小姐,这是好事儿,姜娘子也是为了你好。对了,今天是你的生辰,你可要请沈家人过来?”阿若问道。 “不必喊了。”白娉婷笑着摇摇头。 “为什么不要喊了?”阿若觉得恨奇怪。 “往后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多,也不差这会子。再说我娘身子重,我爹肯定走不开。我大嫂二嫂手头上的事儿也多,就不打扰她们了。”白娉婷笑着摇摇头。 到了下午,才把两大锅热粥才施舍掉,白娉婷主仆几人才一起离开。 但是也因为白娉婷施粥的这个举动让大家都觉得白娉婷是个心地善良的神医。 回到回春堂医馆,门口有一个农妇打扮的女子,她手里挎着一只篮子,上面盖了一块灰布。 “冒婶儿,你咋的在这儿?”白娉婷见是上次自己给瞧了月子病的烟笼村的农妇冒氏。 “我今个在山上采了一点野货来谢你。”冒氏笑盈盈的揭开了那块灰布。 只见里面包着十几只拳头大的栗子球,白娉婷不由地眼前一亮,蹲下身小心捻起一只栗子球,就像一只大刺猬,有的球外裂开了一条缝,露出里面挤压在一起的红色栗子壳。 “大小姐仔细别刺着!”阿若在一旁提醒,又问冒氏:“冒婶儿,你这些栗子是从哪弄来的?咋还带着球呢?” “不是要十月中旬成熟吗?怎的现在就成熟了?”白娉婷疑惑道,莫不是这个时空和现代不一样? 冒氏笑着忙地将那块灰布卷又遮盖起来,看了眼白娉婷道:“我就是来跟白神医说这话,这些栗子球,是我今日一早去烟笼山北边山头那块的一大丛栗子树,我当时带的这包袱卷不大,不然急给全采回来了,适才采摘了一点而已。” “一点也足够了。”白娉婷笑着说道。 “阿若,你领冒婶儿进屋去歇着。姜娘子,今个我生日,你去厨房把糯米糕拿五块让冒婶儿带回去给她的两个孩子品尝下。” “这可使不得,我是来谢恩的,可不是来拿东西的。”冒氏非常朴实,怎么都不肯要。 “冒婶儿,你怎能这样,我也是一片心意,给孩子们品尝的,又不是给你吃的。”白娉婷假意怒道。 冒氏见白娉婷这般说,心中也晓得白娉婷是真心相待,她也不再拒绝了,笑盈盈的接了过去,嘴里说着感谢的话语。 “不用客气了。今个是我们大小姐的生辰。你就说句祝福语吧。”阿若眉开眼笑着提醒冒氏。 冒氏点点头答应了,笑着说道,“祝白神医的回春堂医馆生意兴隆,红红火火。” “好的,这话我爱听,阿若,你帮我送送冒婶儿,我先回去了。”白娉婷让人把栗子安排去了厨房后,自个儿先进去了回春堂医馆。 因为白娉婷生辰,所以丫鬟小厮的脸上个个高兴的很,还把锦园打扫的特别干净,晚上摆了三桌席面,大家伙开吃之前,一个个对着白娉婷说了吉祥的话语,白娉婷一人包了一两银子的红包,可把大家伙儿高兴坏了,都觉得自己在锦园生活的好,去别处当丫鬟小厮可不见的比在这锦园好。 白娉婷说大家热闹一下就好,亲朋好友就不请了,但是她不请,不代表别人不知道不送礼物来。 风大少两口子还给白娉婷送来了整棵红珊瑚的大盆景,那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可把白娉婷高兴坏了,这些她都让阿若记录在册后,给抱进了她的库房里。 七月初四,风少恒带着墨剑来了一趟锦园和白娉婷说开设风记瓷器厂的意思。 “可有合适的地方了?”白娉婷问风少恒,“就是瓷器厂的场地,还有适合做瓷器的泥土,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功课的。” 风少恒冲着墨剑打了个手势,然后墨剑说道:“白姑娘请放心,咱们风府的一处庄子在香山那边,香山上有一面山坡,窑厂就可以选在那里,那里的泥土颜色比别的地方的土都白,也比别的土质细腻,粘性也好,咱们附近的村民都拿它来当做石灰水刷墙呢我曾经拿那里的土试着做过几个瓶子,的确很不错,白姑娘要是不信,我让人可以先在你家的炉子上试着烧一个,明天烧好了请白姑娘看看。” 白娉婷听后仔细想了一下,突然想起以前在修理茅屋的时候,就曾见过工匠们用那种白土刷墙壁,确实比别的土看起来白很多,看来墨剑所说不假,心里不由得大喜。 风少恒也为了自家能多一项赚钱的项目而开心。 “墨剑,你让人去取那种白色的泥土过来,然后在这边烧出来瓶子给娉婷看,我呢先回去,把瓷器厂的规划和人员给调度好。”风少恒笑道。 “倘若真能成,你们给我的药瓶价格可一定要合理,可不能抬高的,好得我想做你们风记瓷器厂的长期顾客呢。”白娉婷提前说好。 “这你就放心吧,这个风记瓷器厂,我是真打算记名在秋心名下的。”风少恒认真的说道。 闻言,白娉婷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