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击掌为誓 (第1/2页)
商船连夜出海,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 海上的日子是颇有一些无聊的,在这段时间里,宁江就不断的用小刀和小丫儿,以及有时会偷偷溜到他的屋子里的meimei和情人做实验,来练习他的针灸之术。 当然,在管叶舟和那些鱼翔帮众的眼中,他这个“小白道人”,和“混江双蛟”是全无关系的,甚至连面都不曾照过几次。混江双蛟上船后,基本上就躲在她们的屋子里不出来。 在宁江的调教下,小刀的变化术,也熟练了许多,虽然变成人时,依旧无法让猫耳和猫尾消失,但有时摇身一变,可以变得与小梦jiejie看上去几乎是一样大,抛开猫耳朵不提,两个人站在一起,简直就是双胞胎。 这个时候,宁江就会感叹着,这还真是天赐之物啊。 走海路,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船身要禁得起大的风浪,掌舵的要熟悉各处的暗礁。 不过鱼翔帮的这些船,实际上也只是沿着海岸线,按着早就画好的海图北上,走的都是近海,风险要小上许多。 就这般,他们终于从湟河的入海口,进入湟河。 这一日,商船停了下来,宁江躺在床上,玩着小刀,外头传来敲门声:“道长,到了。” 宁江收拾了一番,当然,真正要收拾的东西也不多,一个其实不重的药箱子,让小丫儿背着,小刀则拿了一面小旗,旗上书着“妙手回春,神针济世”这龙飞凤舞的八个大字。 出了房间,来到甲板上,此时,天色刚亮,船停靠在湟河北岸、吕州的一处码头。“混江双蛟”也各自戴着面纱,下船而去。 离开前,宁江不断的向管叶舟微笑道谢,基本上,等这些人回到江南后,宁江就不可能再看到他们了。 如果不是要借他们的船来到这里,鱼翔帮早就已经被端了。 下船后,于无人之处,他带着小刀和小丫儿,与笺丽、小梦见面。他道:“接下来,你们自己小心,吕州这一带,没有我们天地会的分舵,墨门的据点,应该是有的,可惜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善公主留下的联络方式是在霍州,与这里隔得有点远。” 春笺丽笑道:“放心啦,以我们两个人的本事,现在还怕得谁来?” 宁江叹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江湖上的高手不知多少,蛮族中也有相当一些,不是好惹的。总之,这一路上,多走多看少惹事。” 春笺丽道:“你才是,这一路上,可千万不要仗着自己拿我们的身子练了几天针灸,就到处医死人。” 什么叫医死人?我怎么可能医死人?我的医术很厉害的好不好? 宁小梦道:“哥哥,你自己也要小心,要低调一些,不要总是那般嚣张,需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喂喂,我什么时候嚣张了?我哪里嚣张了?我一向都很低调的好不好?而且这话不是我刚刚对你说的吗? 居然要被meimei教训,宁江多少有些无语。他道:“好吧,那就击掌为誓,这一次,大家都低调一些。” 两个少女齐声道:“好,击掌为誓!” 宁江举起双掌,笺丽和小梦各举起一只手,“啪”的一声,同时击响。 然后,她们便分了开来。宁江继续扮成青年道者,带着小丫儿和小刀这两个“小道童”上路,笺丽和小梦也跟着往霍州方向行去…… *** 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乱世洪炉,如同沸水一般,将所有人放在内中蒸煮。 湟河以北,尽皆遭到战火的摧残,其中又以吕、蔡两州最甚。蛮军第一处出贺兰山和夏缺口时,这两州就是华夏一方与蛮军决战的关键点,其后,华夏一方崩盘,到处都是贼匪乱兵。 即便是在宁江为相时,整个战略里,这两州也是被放弃的,原本是打算将所有兵力放在湟河上游,设置重重关卡,拖延蛮军进入中原的步伐,直至将蛮军拖过一整个冬天。 结果在宋乾登基后,兵力强行推进,最后反而造成了兵力的分散,整个战绩彻底崩溃,湟河以北依旧没能守住,反而导致李胡和蒙郁两部直入中原腹地,京城失守,天子宋乾和满朝文武尽皆被抓。 经过兵锋的接连洗礼,一路上,到处都是荒地,直可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流民被来来回回的赶,溃散后无人管束的乱兵,远比匪徒还更加残忍。此外,大量蛮族从银川迁徙而来,掠夺华夏子民为奴为婢。 期间也有许多反抗蛮族统治的百姓或是游勇,然而随着中原的彻底失守,新天子在江南建立新朝,这些义军大多都处在孤立无援的绝境下,或是被蛮军剿灭,或是苟延残喘、勉力支撑,又有墨者来回奔走,试图建立各路义军之间的联系,一边宣传新墨学,一边建立彼此合作的统一战线。 然而蛮军实在太强,再加上,被地主豪绅控制着的团练,其中不少甚至是宁可投靠蛮军,与蛮军一同欺压低贱的华夏百姓,也不愿意支持新墨门,在各方的围剿之下,新墨门也只能由明转暗,处境艰难。 今日吕州的这些日子里,宁江以“小白道人”的身份,一路上救治病人,竟也真有妙手回春之效。 这一日,纵连秦小丫儿也忍不住问道:“老爷,您的针灸真的这么厉害?” 宁江道:“废话,你老爷我何等人?生而知之,在拿起针灸的一两日后,就会用了。” 秦小丫儿道:“那为什么从江南到这里的一路上,还要两位姑娘和我们给您练手?” 宁江道:“那不是因为让你们摆出各种姿势衣裳半解定在那里让我用针戳啊戳很有意思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然后小丫儿就无语了。 此时,到处一片荒凉景象,周围村落里,连地里的草根都被逃难的难民挖出。他们所经过的一个县城里,到处都是残砖断瓦,角落里散落着一些凄苦的百姓,更多的则已跟着乞活的大军离去。有传言说,湟河岸边有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