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高傲的罗马(为小桥公爵盟主加更) (第2/2页)
,呆愣愣的抬眼看着唐奕,终于开口出声。 “为庸若有差池.....老夫要他们.....灭国亡种!” ...... 唐奕送上一个安慰笑容,“宋伯伯放心,为庸就算没有差池,老子也让他们灭国亡种!” ...... “传令曹老二,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两个月之内必须凿通运河!否则,他就给我游过地中海去!!” ...... ———————— 大宋,开封。 皇城,紫宸殿。 两个月之后。 哈里发赵祯并没有因为哈里发之名感到任何欣喜,相反,少了宋庠这个理财能臣,新任三司使欧阳修显然不能让赵祯满意。 钱不够用,依旧是大宋面临的最大问题。 黄河整治已经停摆,去岁河患导致十数州县绝产,朝廷因没钱,只能眼睁睁看着开春百姓无种下地。马上就是秋种,若再不想办法,秋播麦种亦无着落。 这意味着,灾后第二年这十数州还要绝产,大宋开国百年,这还是第一次! 占州防范吴哥的禁军已经三个月没发军饷,已至士气低迷,战力锐减。石进武不得不提前在军中实行军改,半兵半农,在占州开荒种地,开始创收了。 现在,不但三司制库空空如野,赵祯的皇家内库也被搬空了,连同回山的观澜钱库、去岁的观澜所有收入,包括唐奕私人那份儿,也都被赵祯征用,填补国需。 “陛下!!” 文彦博诚然上禀,“不要再犹豫了,加吧!今秋灾后州府若朝廷再无资助,必乱!” “如今,已然是别无选择了。” 连续两年绝收,对于灾区来说是致命的,再不想办法,饿死人还是轻的,民乱起叛,才是无法承受的。
...... “陛下!” 群臣拜匐,“已无良策,加吧!” 即使原本反对加赋的臣僚亦知不加不行,开始统一意见了。 现在,除了赵祯心有不忍,满朝文武已然是打算放手一搏了。 “加.....”赵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加赋,这分明就是竭泽而渔,后患无穷。 “不加!!!” 赵祯最后狠一咬牙,“无论如何,不能加赋!!” “景休!!” 此时此刻,老皇帝身子前倾,狠不得上前抓信曹国舅的衣襟。 “臣在!”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灾区之事,朕交给观澜了!” “你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朕把十数州府的粮种给朕弄出来!” “陛下....”曹佾都快哭了。“观澜现在已然是无能为力了啊......” 去岁灾区的赈灾粮、物资保障,一直到现在都是观澜在撑着,朝廷没出过一个大仔儿。 而去年、今年上半年,所有的盈余,包括各家分红,也都让赵祯拿走了,哪还有钱准备这十数州府的粮种? “朕不管!!” 赵祯瞠目欲裂,“只要灾区渡过难关,其余的事可以缓缓。再有半个月,秋税一到,危局自解!” 曹佾暗暗摇头,还秋税一到危局自解?别说秋税了,明年的春税都已经提前花出去了,怎么解? “陛下,这....不是办法。” “朕不管!”赵祯几近偏执。“加赋....朕不欲也!” “你只说,能不能办到?” 他这是把曹佾把死角里逼,不答应也得答应。 “诶~~!!” 曹佾长叹一声,硬着头皮答道:“能!!” “臣这就回去与王、杨、潘、张几家商量,我们从私帐凑钱,也得帮陛下渡过难关。” 赵祯眼神瞬间锃亮,兴奋的站起身形,“拜托景休了!!” “陛下言重了....”曹佾也是特么无语了,客气完一句,偏头看向满朝臣僚。 “此为社稷危难之时,众位同僚就不能为国分忧吗?” 得,这货也不是什么好鸟,自己放了血,也得拉上一帮垫背的才算回本儿。 赵祯这个高兴啊,恨不得上去抱着小舅子亲两口,就等他这句话呢! 上道! 他这个皇帝没法向臣子张嘴要钱,可是曹国舅帮他要了。 “众卿家.....” 满脸希冀的看着殿上诸臣,可惜,入眼尽是低垂的头颅。 “众卿家....”又唤一声,还是无人回应。 赵祯失望的拍回龙椅,心道:捞钱时一个比一个痛快,让他们出一点钱,怎么就这么难!? ...... ———————— 不得不说,老皇帝又天真了。 人性使然,别说大宋现在只是财政危机,往后数几百年,大明朝都特么快亡了,皇帝想让臣子放点血,都特么抠不出来。 这是天性,圣人之学都教化不了。 ...... “诶....”再叹一声,难道......真的只加赋一途可解危局了吗? ...... 正当赵祯开始绝望之际,殿外一声黄门唱奏,打破了殿中死一般的寂静: “癫王唐子浩,疏奏启京!!!”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