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这个字我不能签 (第2/2页)
秦淮人这才知道,这么晚叫他来陪客人吃饭,居然还有这样一项事情等着他。如果不是要签这个字,这个饭局吴成也不会记得起叫你来。 秦淮人心情复杂,草草看了一眼合同,就推脱道:这个字我来签不合适吧,这是企业行为,怎么会要我们政府部门的人来签呢? 吴成听了不太高兴,耐着性子劝说道:我看秦婷婷他们公司很有实力,她这是念及乡情,要完成父亲的遗愿才来到我们南溪的,不然谁会跑到我们山沟沟里来。既然她有这个要求,你就代表一下,把这个字签了。 秦淮人固执地坚持道:这个字我不能签,我签字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这个字应该农资公司的经理法人来签呀,应该秦淮河来签的。 吴成明白再说下去也没用,眼前这个书呆子认死理,心里一肚子的气,嘴上还是客气道:算了,不签就不签,吃饭去吧,别把客人冷落了。 这顿饭,秦淮人吃得很压抑。他坐在远离客人的地方,也离吴成远远的。他清楚这下肯定把南溪县的一号人物得罪不浅,吴成本来就不怎么待见自己,今天一点面子也不给就断然拒绝签这个字,吴成心里一定恨得咬牙。但是这个字又是万万不能签的,这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今天如果稀里糊涂就把字签了,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自己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 吴成就像没事一样回到酒桌上,看不出他有半点的不痛快。作为一位沉浸在官场多年的政客,早已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他的身上有一种常人不具有特殊的气质。这一点,秦淮人就自愧不如,差得远,也永远也学不来。
这就是吴成,尽管生着你的气,但是看见你默默无声坐着,他还能不露声色拉着你的手,却跟客人敬酒。你永远也不能洞察到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这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如果不是现在在干部队伍里提倡文凭提倡学历,那么只有中专学历的吴成,一点也不会输给舒春旺。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吴成兴致很高,很能带动现场的气氛,第一次来到南溪的秦婷婷看来是被这里的头号父母官感染了,言犹未尽,一点倦意也没有。主角不离席,其他人自然不好先走了。 秦淮人进了卧室,蓝玉正倚在床头看书,见到丈夫进来,她站起来,关心问道:喝酒了? 秦淮人脱去外套,挂在衣钩上,回答道:喝了一点。今天来了一位外商,吴成硬拉着过去敬了几杯酒。 蓝玉眨了眨眼睛,好奇问道:哪里来的外商呀? 秦淮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金色的名片扔在桌上,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蓝玉拾起名片,仔细看起来,羡慕道:还是位女士呀,这么多头衔呀,这买卖一定做得很大吧? 秦淮人若有所思,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大不大我们也看不出,不过这女人出手阔绰,一来就送县里一台皇冠车。 蓝玉虽说对车没什么概念,但也能猜测到这台车肯定价值不菲,追问道:她为什么对咱们南溪这么舍得下血本呀? 秦淮人摇头说:谁知道呢。不过,听她的意思,她的父亲就是我老家秦家坳的,还是我们一个辈的,她这次来多少有点寻根的意思。 蓝玉忍不住又拿起名片看,喃喃道:是哦,她也姓秦哦。 秦淮人分析道:我看她说的倒是合情合理,她的父亲已经去世,推算过去如果还活着,现在差不多该有八十岁吧。红军的时候,咱们南溪,正好夹在红区和白区之间,有参加红军的,也有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的,这老头子估计是抓了壮丁的,跟着蒋介石兵败去了台湾,又辗转到了香港,最后发达了。 蓝玉呵呵一乐,说道:那你这位同辈倒是因祸得福了。 秦淮人叹了口气说:谁说不是呢,世事难料呀,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离开故土,就永远窝在秦家坳,守着一亩三分地了。 夫妻俩嘘嘘感叹了一番,蓝玉忽然掉转话头问道:听说,舒春旺要提拔为常务副专员?他这火箭上升的也太快了吧。 秦淮人点点头,回答道:消息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十有八九有这回事。 蓝玉咂舌道:依这样的速度,我看地委书记、行署专员迟早是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