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_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长女 (第1/2页)

    慈宁太后很小的时候就被卖为奴婢,辗转进入当时的东海王府,根本不记得家人的情况,连是不是真姓王都不能肯定。

    她以为线索中断,不可能再找到家人,因此从来没做过尝试。

    有人替皇帝的生母惦记着这件事。

    平恩侯得到东海王的点醒,离开晋城之后,没有直接返京,而是绕路去了东海国,借助崔家与夫家的势力,她得到了很好的接待,虽是妇道人家,照样能够呼风唤雨,只不过需要通过当地的官们代为传话。

    东海国刚刚从叛乱中恢复正常,百废待兴,特别急于讨好朝廷,平恩侯的到来,被地方官员视为一种暗示,以为这都是皇帝及其生母的意思。

    平恩侯

    官员们心照不宣,皇帝的生母身世不明,万一最后找出来的是一户低贱人家,可就尴尬了,因此乐不得由平恩侯负责。

    一开始的进展不是特别顺利,如同大海捞针,无从着手,又不能公开贴出告示,只能派出得力的差人,细心打听。

    皇帝由北方南下时,曾在东海国停驻过一天,引发轰动,在那之后,形势一变,几乎每天都有人跑到衙门里自陈,声称是皇帝的舅氏,故事编得颇为完整,却经不起推敲,一查之下漏洞百出,免不了要挨顿板子。

    平恩侯不能总在东海国待着,于是跟随皇帝的队伍一同回京,她以为这事急不得,可能要几年工夫才能得到结果,但她毕竟做了一点事情,对老君多少有个交待。

    她预感到老君会生气,却还是低估了老太太的怒火。

    崔家老君刚刚从一场大病中痊愈,她派出一个孙女去引诱皇帝,满心以为能让崔家再多一层保障,也想不到,孙女居然被皇帝送给了匈奴人!

    老君恨皇帝,可是时移势易,那已经不是她能随意呵斥的倦侯,而是大楚天子,连她的崔宏都不敢显露半句微辞,反而上书感谢皇帝赐予女儿“公主”的称号,引以为荣。

    老君的恨意只能全转到平恩侯身上。

    “捆起来!捆起来!”老君怒不可遏,站起身,推开两边的丫环,想要动手。

    平恩侯立刻跪在地上,周围的仆妇不敢违逆老君的命令,将平恩侯的双手扭到身后,但是没有真以绳索捆绑,用长巾在手腕上绕了两圈,意思一下。

    平恩侯没敢挣扎,保持被捆的姿势,嘴上没忘了辩解,“老君听我说,那真不是我的错,三妹拿的主意,事后就再也不肯见我……”

    老君冲上去,想要狠狠扇长孙女几个巴掌,被一群妇人拦住,都劝她些,病刚好,不要闪着身子。

    老君是被气病的,“放屁!崔昭至少也是贵妃的命,干嘛要自愿嫁入匈奴?肯定是你这个贱人暗中使坏……”

    平恩侯忍受辱骂,等老君累了,她苦着脸辩解道二弟当时也在,可以为我作证,三妹出嫁真的与我无关。”

    提起崔腾,老君更怒,其实她早崔昭是自愿出嫁匈奴,可她理解不了,更理解不了崔腾为何不肯据理力争,可她宠溺孙子早成习惯,自觉地为他开脱,将责任全归到长孙女头上。

    “崔昭是你带去晋城的,你不负责谁负责?崔腾在皇帝身边当差,时刻谨慎,哪敢多说一句话?崔腾好歹还记得我这个祖母,写信向我说明情况,你倒好,惹了事连个屁也不放,躲去逍遥自在,说,去找哪个野男人了?”

    平恩侯面红耳赤,的几个月里,她一直在东海国,因为事情迟迟没有眉目,也就没敢给崔家回信。

    老君的怒气跟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退下又涨起,没个结束的时候,当着诸多外人,平恩侯也不敢说得太明白,只能忍着。

    整整两个时辰之后,老君实在太累了,平恩侯才得以解脱,本想找机会私下里向老君解释,结果自那天之后,她连崔府的大门都进不去。

    老君在府中只手遮天,根本没人敢为平恩侯通报。

    平恩侯无奈,只好继续等待,心想等父亲,总能解释清楚,老君不会一直活着,崔生性懦弱,崔家还是需要像这样的人主持家政。

    崔宏了,却一直没有见长女,与老君不同,崔宏并不怨恨平恩侯,只是太忙,没管家里的闲事。

    就这样,平恩侯自以为立了大功,却一直没机会向崔家表露,突然间,东海国传来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