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锋_第六十四章:江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江船 (第1/2页)

    十日后。

    宁舟飞跃千山万壑,百江清流,地势逐渐走低,河流不归汪洋,反流崇胜州中间地带。

    他在善清阁向长老陈述了沸烟波事宜,及对公子卿的评说后,稍作准备,就出山远游了。

    飞空行走数天来,满眼尽是白云片片,目望苍穹,如锅盖罩定,略微有些压抑。

    这日,立在云头望见一城,这城甚大,繁华无比,商贾不知多少,城内城外遍布河道,接连川河,四通八达,江面上停泊着上万艘江船,有大有小,进进出出。

    码头处处,只见人们匆匆而行,有少年意气书生挂剑出游,也有巨富大商运货行船,更多的则是码头的搬运汉子,蚂蚁一样,忙忙碌碌,一辆辆独轮车往来不绝,忙碌中透着繁华。

    他触景之下,心思一动,“再往前去,便是莽莽十万山,内中尽是些精怪野族,山大王之流的盘踞,倒是不好直接过境,此去天波雨涧,也无需急切,不妨就乘了船去。”

    想着,就敛去遁光,朝下方落去,略一扫量,就见一艘大船现于眼前,此船甚大,能容千人,分上下六层,用的是上好木料,粉饰华丽,望去只见上船者,衣着考究,非富即贵。

    宁舟着一身青衫,并不名贵,身背两尺刀匣,道风隐隐,英气飒然,船下迎客小厮见了,心下一凛。

    他才十六七岁,是个不入流的人物,但做着迎来送往的活计,见过的人海了去了,知晓来者定不寻常,起码不是他惹得起的,当即陪着笑脸迎了上去,“敢问道长,可是要远游?”

    “不错。”宁舟问道:“此船前往天波国,需耗费多少光景?”

    天波雨涧山脚下,为天波国,涧中道观受此国供奉,如今天波雨涧虽破败不复以往,但此国任在。

    因天波雨涧周边,有些山头有灵机可用,故没有门路的小散修,多有去往此国,祈望有无人占据的道场,可为己用。

    小厮弓着身子,“约需三月时间。”他又讨好道:“此江顺流而下,一路过去,行径数百国,可观诸般风景,在此期间,道长也不会无聊。”

    宁舟随手抛出金锭子,“安排间上好舱室与我。”

    “是是。”小厮连道两声,笑着把金锭子接过,暗想这道人出手大方,这金锭随便就拿出来了,想是个富足道人,若是伺候好了,打赏一些下来,家中老母也可生活的好些。

    不由更加殷勤了几分。

    三个时辰后,人货已是装满,船老大吆喝一声,“起锚。”

    栓索的钢铁滑轮,在机关cao作下,徐徐转动着,发出轧轧的钢铁声,水花翻卷,铁锚被逐渐带起。

    船上管事见了,对着一位中年文士,客气道:“麻烦鲁先生了。”

    鲁先生淡淡说着,“不急。”

    见他这幅做派,管事也不敢多说,立在一旁恭侯着。

    鲁先生在喝茶,他细细品味着,喝完一杯茶后,这才起身,到了船首位置,拿出一只铁环,口念一咒,手掐一诀,将手中铁环晃了晃,喷出两缕细烟,朝前一飞,就钻入河中。

    未过多久,船身一阵摇晃,一些人见此,不由惊慌失色。

    管事扬声道:“诸位客官莫怕,这是拉船神兽翻身了,待会咱们这船,还靠神兽带着走呢!”

    听了这话,没有坐过这船的,纷觉好奇,趴在船舷上向下打量。

    就看河面如沸水翻滚,从下头升起两条黑背大鱼,长有五十丈,那眼珠子都有小桌子大,一张口能吞三间屋子,尾巴一摇,船身两边大浪破开数丈来高,惊涛骇浪,蔚为壮观。

    见此景象,无不惊叹,啧啧称奇,怎也弄不明白,这般大的鱼兽,是怎么被逮住的。

    两条大鱼身上都有长索捆着,连接大船,就见大鱼一游,船客们只觉江风荡荡,好不凉快。

    有个垂鬏小儿见此景象,被吓得哇哇大哭,令众船客颇觉有趣,哈哈大笑,笑声洪亮,似要把云霄翻动。

    宁舟负手而立,任江风灌来,衣袂猎猎如旗作响,观此一幕,就知天波雨涧附近,道法昌盛,已经用于民生了。

    无量附近,道法更为厉害,但是这些地处,派门林立,有门有户,轻易不外传,散修又遭排挤,故散修稀少。

    而天波雨涧这一带,少有大门阀,散修众多,有些凡间富家人,学了些微末道法,便为家中兴旺出力,还有些散修,自知自家道途已无路,便舍了修道心思,逍遥红尘,照拂自家家族,其后辈多有开疆辟土,富贵一方者。

    在这般环境下,凡人也多有机会接触道法,不求学个长生术,只望炼得一些手段,能活的更轻松些,这些人大多数,才踏入道门半只脚,少有真本事的。

    宁舟自忖,这艘大船背后主人,能役使两条精怪,船上还有修士坐镇,当也是这样仙凡结合的家族。

    别无他事,宁舟坐于顶楼甲板上,观江河水势,脑中想着扶宇转海一气手。

    水柔掌亦柔,其柔虽不同,其理却相通。

    涓涓细流,山泉流水,这些水势不大,近乎至柔,而江河海川之水,动辄升起十丈浪,浩浩荡荡,惊涛拍岸,一拍之下,水虽柔,劲却绵绵,以柔发刚,能劈山开岳,粉碎顽石。

    这是自然之力,天地之威,人修道法,亦有自身之威。

    力道框架已死,自先天生灵而始,传承就是这般,多年来无甚变化。

    气道却不同,诸般法门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观山河地貌,锦绣山河,以此为基石,创出的法门。

    宁舟把两尺刀匣放在一旁,盘膝在地,试图从这江河中,找出一些规律来,可惜的是,枯坐十日,并无半分所获。

    宁舟也不气馁,道,不证不明,不求无果,眼下他就在准备积累,积蓄足够,便可一飞冲天,破开关门,窥见其中道理。

    远空云翳渐显乌浓,眼看就有一场大雨降临。

    小厮看了看天色,提着食盒上来,凑近道:“道长,吃食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